美文网首页解道想法
何为道——天人问题

何为道——天人问题

作者: Svapna | 来源:发表于2021-11-15 22:30 被阅读0次

鲁迅曰:

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何为道,这是一个很本质的问题。道德经曰:道可道,非常道。当我们去讨论何为的问题的时候,有可能越讨论,越远离。为什么会有这种特性呢?

作为一个理科生,从小就沉浸于科学的海洋中,以科学为信仰,以科学为真理,以科学为最坚定的工具,去认识这个世界。这时,我们形成的知识结构,大概是这样的:

物质为基础的整个体系大致图, 未经过详细系统分析

整个知识结构,其实有一个非常本质的前提,那就是:世界是物质的。而这也是唯物主义者的先决条件:物质先于精神

唯物主义陪伴了我从小学到大学前半段时期,这段时期,我一直倾向于使用物质去解释这个世界,甚至于想用下面一条公式来概括整个世界:

S=F(t), 表示单子在时间t下的运动轨迹,单子的运动轨迹受其他单子影响F则是整个轨迹规律的函数。单子是最小的物质,可以达到无穷小,虽然人类未发现这种单子,但我们可以假设他存在,就像数学里面的无穷小(0)的概念一样。

当然这种想法,最终还是走不下去。因为这个其实就是物理学的拉普拉斯神兽

假如宇宙中有一头极其聪明的神兽,它能确定从最大的天体到最微小原子的运动的现时状态,就能按照力学规律推算出整个宇宙的过去状态和未来状态。


图片来自https://new.qq.com/omn/20190704/20190704A0J4ZG00.html,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冲击下,这头神兽也走向了最后。

大学阶段,有一个问题,始终让我无法解决:唯物主义如何解释人的感情。如果从物质的角度去解释感情,可能是这样的逻辑:

物质为本的"我爱你"简单过程

这种物质为本的思想体系虽然是逻辑自洽的,但是不可避免的是,人会走向物化,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本质不过是粒子在运动,人的过去和未来都是可计算的,可预测的,注定的,人的一切行为不过是粒子在沿着自己的规律在运动。这样的话,人的自由感情道德等问题也就无法得到解决。

既然唯物主义无法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唯心主义又会怎样呢?因此,后期我尝试了从唯心主义中寻找解决方案。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可以从上帝视角自我视角区分。
唯物主义是用上帝视角去看世界,一切都是已知和可知的,之所以存在未知,只是当前的手段能力不足。物质先于精神,因为有了物质,才能形成人,人才能有精神,这是从上帝视角去考虑,从时间的角度去考虑。
唯心主义是用自我视觉去看世界,一切的认识,都必须要回归到"自我"本身,"我"能认识到怎样的世界,人对外界的感知,则回到了人的本身。精神先于物质,因为有了精神,人才有对外认识的能力,也才能感知到物质,这是从自我视角去考虑,从认识的逻辑去考虑。

上帝视角这个角度出发,可以解释很多问题,其中包括唯物和唯心矛盾,还有西方哲学史上很多现象。历史上,西方哲学有理性派经验派之争,后期已经无法调和,理性派其实也是站在上帝视角看待世界,企图通过一套人类理性体系可以建立一套无所不包的系统,但最终陷入了独断论。而经验派则是站在自我视角看待世界,对人类理性抱有怀疑态度,以人的感知或者经验作为基础去构建世界体系,但人的感知是不具有普遍必然性,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感知世界的方式,因此经验派最终也陷入了怀疑论。最终康德的出现调和了这种矛盾,当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

上帝视角这个概念,不太符合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语境,因此打算用另一个符合中文语境习惯的词来替代,最后选择了这个概念,在中国人传统的语境里面,是最大的,天命最高。

因此,要解释天人问题这个角度,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西方追求是天人分离,因此也导致了物质与精神,主观和客观的割裂,形成无法弥补的鸿沟。中国人追求天人合一,似乎解决天人问题提供了一个好的方向,而则可能是这个天人合一的结果。但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说清楚,也就是上帝视角的问题,才能有前进的方向。因此,后面的文章,将会开始讲"上帝视角",也就是的问题。

相关文章

  • 何为道——天人问题

    鲁迅曰: 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何为道,这是一个很本质的问题。道德经曰:道可道,非常道。当我们...

  • 术和道(个人观点)

    今天在和朋友讨论术和道的问题。 何为道,何为术。 道指的是:每个人有属于自己的道。很多人用毕生也为发现自己的道。道...

  • 人的境界(3)

    我们说完“真人”,再来说下一个“人”的境界敬称:“天人”。 何为“天人”? 要解释“天人”,我们先来提一句在中华文...

  • 禅修 | 六道 五戒 十善

    六道,即:人道(人)、天人道(天人)、阿修罗道(魔)、地狱道、饿鬼道、畜牲道(三恶道)。 六道中,却以人道为中心,...

  • 武松“天人”也

    金圣叹曰:“武松天人也!”武松何为天人?“武松有石秀之“警,”吴用之“智,”杨志之“细,”李逵之“真,”…...

  • 何为天人合一

    天地人三才为易,统一于阴阳之中。 人得之于天,无人则天地无心。 天是人认识的天,无人则天无意义。 朱熹说:人者,天...

  • 何为道

    君闭目思索,嘴边说道“何为道?我为鱼道为网,河为天。捞网的鱼翁就是执掌命运的造化,这天地之道,人人皆可证人人皆可成...

  • 何为道

    有人说我悟出了自己的道 更有人说 我的道抛弃了我 道 这个词简单却又不平凡 大白若辱, 大方无隅, 大器晚成, 大...

  • 何为道

    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郭店楚简.语丛三》) 昔圣人之作易,将以顺性命之理……兼三才而两之(《说卦》)。即阴阳...

  • 何为道?

    《论语》中,常常有关于“道”的论述。例如《宪问》章: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再如《卫灵公》:邦有道,则仕;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何为道——天人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bsq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