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会计证我是一次考过的。对于从来没有学过会计知识的人来说,这应该还算不错的成绩,而且我真正看书只看了一遍多一点点。为什么呢?第一遍看书还算顺利,但看第二遍的时候,看了《会计基础知识》的三分之一不到,就再也看不下去了。之所以能够做到一次通过,还是在于我看的时候真正做到了“认真”二字。我在整个学习备考的过程中,主要做到了以下三点。
一、逐字逐句去看书,每一个角落都要看到。
我在看这种需要记住的书里面的内容时,会非常地认真,那真的是每一个字都会看到,哪怕是那些看起来可能并不重要的内容。其实那些一、两分的小的知识点很可能就在这些内容里面,这些小的知识点,你在看第一遍的时候认真地看了,往往很容易记住。而如果第一遍看得不彻底,后面再看就可能不会那么细心,很容易就漏掉了。
对于重要的内容一定要做好标记,并且要在心里默念两遍加深印象,这样能够记得更牢一些。
二、一边做题一边思考出题思路。
会计证考试一般考三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知识》与《初级会计电算化》。我在看《初级会计电算化》的时候,感觉没有什么内容可看,都是教你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没有什么需要记的知识点,但是要记住步骤又很麻烦。在试着做了两套模拟试题之后,我发现它的实操内容共有60分,而且考查的内容是固定的,只是公司名称或者数字的变化。也就是说我只要把这十五个考查的题目多做几遍,记住了操作步骤就可以保证过关了。其它的电脑基本操作知识怎么都可以考那么十几分吧。于是我后来就是重点练习实操,电脑的基本操作知识基本没看,最后这门课好像真的考了七十几分。
还有在临考试之前的那天,我想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这门课程一定会有关于违法处理方面的题目,就重点看了一下相关的罚款内容,结果大概考了八分的题目。
三、实在看不进书就做题,做一道有一道的收获。
在看《会计基础知识》第二遍的时候,看到大概三分之一的内容的时候,我感觉真的看不下去了,后面有半个月的时间是一点书都没有看,根本提不起兴趣。考试前十天左右的时候,我感觉不能浪费时间了,虽然是打算两年考过,但是能够多考点分总是好的。看不进书那我就做题吧,反正做了一道题就把它都记住,说不定考了呢。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去做题,做错了的就用手机拍下来再去背,最后把那个教材附带的30套电子试卷全部做了。最终的结果还可以吧,反正是一次通过了,听说有的学财会的学生还有要考几次才过关的。
今天重新回想起这个经过,然后想起这一年来学习写作的经历,也许我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这两个字——认真!认真听每一节课,认真完成每一篇作业,认真写好每一篇文章。这样才可能有成长,有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