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 牛虻(二)

作者: 花生樹 | 来源:发表于2018-07-03 06:50 被阅读1次

《牛虻》作者是爱尔兰女作家艾捷尔·丽莲·伏尼契,该书描写了意大利革命党人牛虻的一生。主人公单纯幼稚的爱国青年亚瑟因被革命同志误解,佯装投河自尽,奔赴南美。13年后,当他带着一身伤残重回故乡时,苦难的经历已把他磨练成一个坚定的革命者。他参与了反对奥地利统治者、争取国家独立统一的斗争,最后为之献出了生命。小说涉及了斗争、信仰、牺牲这些色彩浓重的主题。

小说是作者伏尼契受到当时身边革命者的献身精神的激励写成的。它生动地反映了19世纪30年代意大利革命者反对奥地利统治者、争取国家独立统一的斗争,成功地塑造了革命党人牛虻的形象。

好的,继续让我说一下故事剧情。

在南美洲,亚瑟度过了人间地狱般的13年。流浪生活磨炼了亚瑟,回到意大利时,他化名为牛虻,为人也变得坚强、冷酷、老练。但这十三年的煎熬也使得他患上了一种不定期发作的疾病(书中并未提及病名,可能是癫痫),发病时他甚至无法控制身体。这种病也在他一生最后一次越狱中毁掉了他。

牛虻长于写作,笔法犀利甚至有几分刻薄,他受命于马志尼党揭露教会的骗局。他用辛辣的笔一针见血地指出,以红衣主教蒙太尼里为首的自由派实际上乃是教廷的忠实走狗。牛虻赢得了大家的喜爱。此时,他又遇见了琼玛,但琼玛已认不出他了。

牛虻和他的战友们积极准备着起义。在一次偷运军火的行动中被敌人突然包围,牛虻掩护其他人突围,自己却因为蒙太尼里的突然出现而垂下了手中的枪,不幸被捕。

牛虻的战友们设法营救他,但牛虻身负重伤,晕倒在越狱途中。敌人决定迅速将他处死。前来探望的蒙太尼里企图以父子之情和放弃主教的条件劝他归降;牛虻则动情地诉说了他的悲惨经历,企图打动蒙太尼里,要他在上帝(宗教)与儿子(革命)之间作出抉择。但他们谁都不能放弃自己的信仰。蒙太尼里在牛虻的死刑判决书上签了字,自己也痛苦地发疯致死。

刑场上,牛虻从容不迫,慷慨就义。在狱中给琼玛的一封信里,他写上了他们儿时熟稔的一首小诗:

不管我活着,

还是我死去。

我都是一只牛虻,

快乐地飞来飞去!

至此,琼玛才确认,牛虻就是她曾经爱过而又冤屈过的亚瑟。

该书作者艾捷尔·伏尼契(1864-1960)是英国左翼作家。出身在爱尔兰科克市,早年曾在德国留学,1885年自柏林音乐学院学成归国后结识了一些流亡在伦敦的各国革命者,她的丈夫是一位波兰革命活动家。这些对她的思想和创作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牛虻”所处为19世纪30-50年代,当时的意大利自1796年拿破仑侵入后,在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上又被分割为许多小国,南部是拿不勒斯王国。中部的西部地区包括意大利古都罗马在内的为教皇国,统治者就是罗马教皇本人。中部其余地区是塔斯加尼公国。由塔斯加尼公国略微向北,位于利古利安海沿岸的为狭小的鲁加公国,它的北面是摩地那公国和帕马公国。它们的西面和法国接界的是最后统一意大利的萨丁王国。而意大利最富饶的伦巴第和威尼斯,则被割给了奥地利帝国。

这就是小说的创作背景。

【无戒365训练营第182天】

相关文章

  • 182 牛虻(二)

    《牛虻》作者是爱尔兰女作家艾捷尔·丽莲·伏尼契,该书描写了意大利革命党人牛虻的一生。主人公单纯幼稚的爱国青年亚瑟因...

  • 当发现最深爱的人骗了自己,是一种怎样的悲痛

    ———— 《牛虻》小感 第一次读《牛虻》,是在高二的时候深夜躲在被窝里。大...

  • 读《牛虻》有感

    学号:201710020246 17财政二班梁燕 当牛虻还不是牛虻的时候,他只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年轻人。他...

  • 《牛虻》随感之二

    @不语 谢谢阿姨回应。我知道阿姨经常在默默听共读。 关于《牛虻》之前连故事梗概都懒得去了解呢惭愧的很![囧]只是本...

  • 《牛虻》之劝说父亲跟“我”走

    不管我活看还是我死去,我都是一只牛虻,快乐地飞来飞去。 《牛虻》以牛虻的命运、遭遇和结局为线索开展文章,将牛虻钢铁...

  • 如果他们不是父子,会成为一对好基友吗?

    不管我活着, 还是我死去。 我都是一只牛虻, 快乐地飞来飞去! ——《牛虻》 之前对于《牛虻》的印象,全部浓缩到这...

  • 《狮子与牛虻》

    《狮子与牛虻》这个故事讲的是一只狮子和一只牛虻的故事。 有一天,狮子发疯的对着牛虻大吼道:“滚蛋!你...

  • 牛虻:这只是父与子的故事

    初识《牛虻》,是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当初,我想当然地以为《牛虻》也是一部革命小说。直到偶然读到《牛虻》,被...

  • 《牛虻》

    “牛虻”所处为19世纪30-50年代,当时的意大利自1796年拿破仑侵入后,在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上又被分割为许...

  • 《牛虻》

    《牛虻》影片主人公牛虻(即亚瑟),开始由于他的幼稚、无知,受了教会的欺骗,连自己的情人詹玛也因出于误会而和他决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82 牛虻(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cnr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