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读了多少本书?有超过20本吗?掐指算一下~
之前在社交平台上看到有些人给自己的2019年立下一些雄心壮志的flag
今年要看完100本书
每个月要坚持阅读10本书
每天要坚持看100页书
……
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吗?
不否认这样的设定是不对的。
我想说的是,这背后设定的原因跟目的是什么?仅仅只是想让自己完成制定下来的阅读任务吗?它的意义何在?
曾经看过一个问答,感觉挺真实的:
“我加入了很多学习的社群,群里面每天都会有很多学习达人在分享知识内容,总觉得自己也不能落后,所以会逼迫自己每天也学一点知识分享到这个群里面,但慢慢会发现,除了把知识内容发到群里面,过后几乎不记得自己学了什么了!感觉全世界的人都在进步,好像就我一个人在原地踏步。”
“看到别人在进步,自己也要假装在学习进步,这样感觉才不会落后。”
像这种看似在学习,实则并没有真正吸收知识的状态,我称之为「走过场式的学习」。
表面上是在学习,实际上只是走个过场而已。想让别人看到,也安慰自己有做到。但事实上真的有在学习吗?还是仅仅只是在用阅读看书这样的行为来麻痹自己?
希望以上不会是你的心理。
今天,我们不是聊阅读数量的,而是聊阅读「质量」的。
在聊阅读「质量」之前,需要先回答一个问题。
你知道何为学习吗?阅读跟学习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如果按照文章开头讲述的现象。
阅读=学习,也就是将读书当成了一种学习的状态。
但学习真的就只有这么一个阶段吗?
行为主义心理学给出的观点是:
学习是外在环境刺激引起的行为变化,要有可观察,可测量的外在变化。
而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则是:
学习是内在倾向或能力的变化,内在变化与外显行为并不完全一致。这种经验是后天经验习得的,并能保持一段时期。
综合以上两大学派可以这样来定义学习:学习是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或内在倾向与能力较为持久的良性变化。
可以简单这么理解,当我们在学习一个知识点的时候,这个知识点最后会让自己产生一种什么良性的变化,才叫做有效的学习。而这种状态,可能是心智上的,也可能是外部可以体现出来的。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米尔斯-加涅将学习的过程看作是由操作系统、执行系统、预期,三个系统协同作用的过程。
操作系统:由感受器、感受登记器、工作记忆(短时记忆)系统、长时记忆系统、反应生成器和反应器组成。
执行控制系统:对信息、表征形式和加工策略的选择具有指导和监控作用。
预期:指人的信息加工活动受目的指引。
这个知识的学习过程可以说是经历着信息输入-编码-加工-贮存-提取-输出的过程。
根据这个学习过程,我们可以回答前面所提出的问题。
阅读跟学习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学习只有阅读这一个阶段吗?
不是的。阅读只是属于信息输入这个阶段,并不属于整个过程。
很多人之所以看了很多书,最后没有产生结果就是因为只停留在获取的阶段。不断地进行输入,但是却没有进行加工内化,没有进行有效输出。这种情况只会导致自己不断地在「走过场式的学习」,输入再多也不会产生太大的作用。
前端的输入很重要,因为作为首要端口,用来摄入知识量的。
同时中端的内化加工更重要,整理自己摄入的知识,梳理,内化,重构,并纳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里面。
最终后端的输出,是对自己知识加工内化结果的呈现。
所以我们可以简单将学习过程概括为这三个阶段:「获取-内化-输出」
1、获取:获取信息阶段(前端)
关于获取阶段,从这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1)学习动机:在学习之前,需要明确自己为何而学习。也即是明确学习的目的。
不妨尝试一下这两种阅读体验:
没有任何目的地进行阅读。
提前设定了问题,根据问题来进行阅读。
比如:现在想要回答“什么是逻辑思维?”这个问题,那在看书的过程中,就会围绕这个问题展开思考,并不断去挖掘书里面能给出的答案。
这个过程是基于自己想要什么,从而再去获取的。
而没有目的性的阅读,大部分只是顺着作者的框架走,看到哪里算哪里。
这就是有目的学习跟无目的学习之间的区别。
平常可以积累一些问题,再根据这些问题去阅读相关书籍,看看效果产出如何。
一般有目的学习可以基于:
问题驱动:为了解决某个问题?
任务驱动:为了完成某项任务?
项目驱动:为了完成某个项目?
教学驱动:为了教授某个知识?
可以尝试在阅读之前先设定目标,这样在阅读的过程中,你关注的就不是「数量」,而是「质量」了。
2)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调动大脑的思考。
当读到某个知识点时,尝试跟自己已知的知识点建立联系,有了一定的关联,新知识点就不容易被孤立,这样储存在脑海里就会更加牢固,同时新旧知识的联系也会产生一些新的碰撞,更加利于发散自己的思维。
3)当遇到自己不懂的知识点时及时记下来,再进行拓展阅读。
有两种拓展方式可以参考
横向拓展:找同类项、相似的知识点等。
深度拓展:查背景、含义、原因、解决什么问题等。
跳出书本里的内容,往外延伸进行拓展阅读,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边界。
4)关于阅读的3个小tips
速读:迅速掌握这本书的框架内容,便于知道哪些是需要重点看的,哪些是可以忽略的。
选择性阅读:选择性阅读重要的内容,忽略非重要的内容,有利于分配时间跟精力。
读书笔记:在阅读书籍或者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保持做读书笔记(这里的笔记不是指简单的摘抄跟复制粘贴),而是可以通过画图,来帮忙梳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2、内化:内化信息阶段(中端)
这个阶段我们分为三个部分
1)提炼:这是把书读薄的过程,提炼总结出来书中的重点脉络跟知识点,再填充到相对应的读书笔记当中。这个过程需要从自身出发,择取对自己有用的知识点。
2)整理:这是把书读厚的过程,在获取阶段有讲到对于书中提到的重要知识点,需要建立联系同时进行拓展阅读,这时候最重要的是要将知识点吃透,那就不仅仅只是局限于书本里的内容,还需要查询大量的资料,将这些知识点补充完善,再纳入到自己的笔记里,成为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
3)构建:将这些新的知识点纳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里面,再不断完善、重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让自己的知识体系越来越庞大。让自己的知识更新迭代得更快。
3、输出:输出信息阶段(后端)
将自己所获取的内容,重新提炼总结,再根据自己的框架,组织,结构化,以不一样的输出方式呈现出来。这是学习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
输出作为一种呈现方式,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现出来,方式有很多,比如:
写作
讲座分享
解答问题
教学-授课
完成任务
完成项目
……
总而言之,跳出作者原有的框架结构,从自己自身出发,来掌握想要学习的内容,这才是最重要的。
再将这些知识点重新学透,构建到自身的知识体系里面,这才是完整属于自己的内容。
这也是学习这个过程最终要达成的目标。
一个月读了多少本书,重要吗?
重要的不是看了多少本书,而是在这个过程中,自己获取了什么,从而产出了什么,有什么价值。
阅读只是获取知识的一种方式,最重要的是通过「学习」这个过程,内化获取的知识,打破原先的框架,并重构知识体系,最后通过输出呈现结果,这些才是属于自己的。这也是这个过程最终的目的。
顺便说一下,本文基本上主要针对的是偏实用类书籍的阅读,有目的地进行学习效果会更好一些。
如果是偏文学类或者消遣式的阅读,可以参考其他的方式。
有时候大脑没有什么想法时,也可以随意翻翻书籍,不带问题阅读,让大脑在这些书籍里面随意产生碰撞,也许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这也是一种思维扩散的方法。
希望我们也可以成为一个知识生产者,而不仅仅只是一个知识消费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