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天初步浏览完道德经》第5天(中断后继续)
不论是书香门第的世家,还是偏远山村里的忙农,在自己行事和教育孩子上,都知道有个“度”,这种传统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他们透彻了“度”的道理,而是因为前人流传下来的宝藏未曾中断。
前有春秋时期近道之人李耳编纂《道德经》,写下:“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这样的句子。后有汉朝戴圣主编《礼记·大学》,留下“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正是这些历经千年时光打磨仍然存于时间的人与世界运作规则,组成了中华文明的底蕴,一句知止,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光,在耳边化为敦敦教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