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大田》:种田也是技术活儿
大田多稼,既种既戒,既备乃事。以我覃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既庭且硕,曾孙是若。
既方既皁,既坚既好,不稂不莠。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
有渰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彼有不获稚,此有不敛穧。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
曾孙来止,以其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来方禋祀,以其骍黑,与其黍稷。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父母教育孩子,常说的一句话是:“不好好读书,将来就回家种田”。那个时候,沿袭了几千年的农业生产沦落为一个惹人嫌、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职业。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史的古国,本质上是一个依靠农业延续至今的国家。中国最本质的文明恰在于农耕文明,中国的知识分子在沦落为“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地步之前,最伟大的方向便是把耕作和读书糅合在一起的士子文化。耕读之家,耕读传家成为被世人接受的朴素追求。
农耕,本质上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两千多年前,农耕是个技术活,透过《小雅.大田》所描述的耕作祭祀活动,我们可以感受到人对于田地、自然的敬畏,感受到先民们对于农耕规律的细致体察。
[if !supportLists]一、[endif]先秦农业的“量田而耕”意识
所谓“量田而耕”,基本就是量体裁衣的意思。一方面耕作的农民得有高超的技艺和精准的判断力;另一方面,农耕文明得发展到有足够多样的选择的程度。耕作工具,耕作作物,可耕作田地等都是丰富的,不然的话选择便没了意义。
《小雅.大田》一改《诗经》中多数诗作比兴开头的作风,直接切入主题,“大田多稼,既种既戒”,肥美的田地,多样的庄家,根据土地的不同质量,我们选取适当的工具,最合适作物去耕种。当然,这是一首带有祈福性质的耕作祭祀,显然有谋事在人,祈福在天的意思。
“既备乃事。以我覃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既庭且硕,曾孙是若”,做足了各种甄别、勘查、准备文章,以我锋利的翻地工具开始耕作,先去耕作那些向阳的田地,播下各种各样的作物,一定会笔直的向上生长,长出结实的穗子,如此才是天子的心愿。
这哪里还是种田,完全是天人合一、政通人和的节奏。
[if !supportLists]二、[endif]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二小节里出现了先民们眼中的四害——螟螣蟊贼。在祸害庄稼方面,四害有着鲜明的分工。螟指的是螟蛾的幼虫,专吃禾苗的嫩心;螣是一种青虫,专吃禾苗的叶子;蟊专攻禾苗的根系;贼则特制那些专吃禾节的害虫。
我们所熟知的蟊贼大概就出自这首《小雅.大田》,原本是两种分工不同但都用于攻击根本的害虫,慢慢的引申为小人物对大系统的攻击与伤害。
透过先民们对田间四害的命名,我们会惊讶的发现,这些害虫完全可以和站在大田前做甄别、判断的智慧农民做势均力敌的对垒。先民们对于战胜它们,明显感到吃力,只能寄希望农神——田祖。“田祖有神,秉畀炎火”,
“既方既皁,既坚既好,不稂不莠。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庄稼长势真好,依稀丰收在望,将来丰收时一定是五谷丰登,粮食满仓的。期待大田里不结不结实的穗子,不长狗尾巴草。希望大田里的四害螟螣蟊贼在田神的执法下,都付之于炎火之中。
“秉畀炎火”实际上既是先民们面对螟螣蟊贼的无可奈何,也是一种耕作技巧。通过烧荒,不仅避免了虫害,也增强了土地的肥力。
[if !supportLists]三、[endif]和为贵,以和始,以和终
“有渰萋萋,兴雨祈祈”,云起云涌,依稀可以感受到是个雨水充足的好年景。这是天人合一的“和”。
“雨我公田,遂及我私”,雨水浇灌那需要纳税的公田,而后浇灌我那无需纳税的私田。这绝对算的上是“先公后私”的人我之“和”。
“彼有不获稚,此有不敛穧”,这里有晚种待成熟的谷物,那里有已经收割,成堆散落在田地里的庄稼。这是种植多样性的多元之“和”。
“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遗漏在这边田中的成熟庄稼成把成把,散落在那边田间的谷穗明晰可见,这哪里是我们不懂得颗粒归仓、无意遗漏,实在是丰年有意留给孤寡者的好处。郑州巩义的康百万庄园中有一块著名的牌匾——“留余”,这种自己安好,还要念及他人过得去的思想实在是渊源久远,这算得上和谐社会的“和”了。
[if !supportLists]四、[endif]天子庶民同心,一意事农
先民们向田神祈福的仪式,实际上是由天子参与的。“曾孙来止,以其妇子”,天子亲循田亩,劝黎民稼穑的传统也源远流长。天子带着黎民百姓,一起以一场美好的祈福行动,开启一年的耕作。
“馌彼南亩,田畯至喜”,伴随一年耕作的开始,妇女把饭食送到田边,督促农耕的官员高兴坏了。
“来方禋祀,以其骍黑,与其黍稷”,天子来祭祀四方之神,红色的牛、黑色的猪、黑色的羊,最好的三牲祭品摆在祭祀现场,最好的五谷也被摆在香案上。
“以享以祀,以介景福”虔诚祭祀让田神把香火享,以期赐予黎民苍生风调雨顺的丰收年景。
任何一项事业,兴盛的关键在人才。天子驾临农事,安排优秀的官员指导农事,各种有修养、有才华的人都参与到农耕之中,才有了几千年延续不断的农耕文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