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孩子们还未完全适应学校的生活,便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教师节。
这个节日发展到今天,已经历经了36个年头。教师节成立的初心是让人们尊师重道,在初期也确实有着重要的意义和践行。
但是到了今天,这教师节似乎已经变了味。
我家孩子今天刚上一年级。班主任建了一个微信群,平时用来布置作业发通知什么的。
然后家委会又建了一个家长群(仅包括家长,没有老师)。
教师节的前几天,家委会的几个成员就在家长群讨论,教师节送什么礼物给老师。
前面每个孩子交过100块钱班费。有的家长提议,送花吧,费用从班费里面出,三门主课的老师每人一束花。
也有的提议再加一个保温杯吧,一束花100块,再加一个200块的保温杯,费用控制在一个老师300元。
还有的家长说,要送就送有价值的,比如奢侈品包什么的。
有个家长弱弱地说,刚开学才认识几天,搞这些形式主义,有必要吗?
底下有几个家长默默发了点赞的表情。
有家长讥讽:不就几百块钱的事儿嘛?摊在每个孩子身上也就几块钱而已!人家都送就你不送?是亲爹亲妈嘛……
就在教师节的前一天,当地媒体公众号有篇文章曝光了某中学一个班主任,要求用班费来为12名任课老师各买一束鲜花作为节日礼物,有个学生问可不可以不买,随后这名班主任要求其转班的事情。
最后教育局找到学校调查此事,学校给予该老师停职处理。看到此篇文章的我心里窃喜,心想这下家委会成员们该消停了吧。
但实事证明,还是低估了某些家长想送礼的热情。大家仍在群里讨论送礼的事情,只不过多了一项讨论的内容,就是看什么礼物不扎眼能顺利地送进去(学校禁止送礼物)。
期间也有家长表达了不想送的意见,觉得班费是用来购买学习资料及集体活动费用支出,不能用来给老师买礼物。
最终家委会决定少数服从多数,用班费买3束花送给三门主课老师。
教师节过了,这个风波终于告一段落。反思一下,教师节变味的原因。
个人认为真正想送礼物的家长不到两成,就是牵头的那几个家委会成员和几个信奉“有礼走遍天下”的家长。
现在社会上笑称家委会的职责是“为老师谋福利”,深刻地反映出家长们对家委会这个组织的不满。
个人觉得不可否定家委会的正面意义,比如他们平时出板报、管理班费、采购物资之类,确实繁琐辛苦。
提议送礼也可能是碍于别的班送了怕自己班没送不好的原因,不可只相信愿意相信的那部分。
另外那几个信奉送礼物的家长在大染缸里混久了,他们的眼里的社会是灰色的,认为不送礼物就是自毁孩子前程。
大部分家长还是被大势所裹挟,有家长出来说送,再有人站出来说不送有被嘲讽甚至孤立的风险,继而担心孩子被穿小鞋。
在孩子的前途和自己的意见面前选择前者,对于每个家长来说这是本能。
少数家长能站出来说不同意见,我很佩服,这是需要勇气的,因为这少数家长说出大部分家长的心声。
再说说老师。其实从老师的角度上来说,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所有付出都是分内的。学生的进步和家长的配合就是对老师最大的尊敬。
收到一句祝福的话,或者自制的一张贺卡就已经很开心了。我相信老师们也从来没指望过能收到什么礼物,也不会因为礼物的贵重与否而对孩子区别对待。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礼物对老师来说也是一个负担。家长不愿送礼,而又不得不送,最终会导致家长对老师这个团体的反感,以及老师的无奈。
如今的教师节,商家打着节日的旗号写文案搞促销、家长们的朋友圈各种真诚地致谢、家长群里变着花样吹出的彩虹屁,表面看上去都是真诚感人。
这种繁荣的表象之下呢?映衬的是大家疲惫而又苍白的内心。这个节日也如同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教师节,又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