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孔子夸张子贱。
原文: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译文:孔子大力夸赞子贱:“这就是君子该有的样子。如果说路过没有一个君子,拿着一位君子是谁培养出来的。”
解读:孔子可能喝了酒,但是饮不及醉。处于微醺的状态之中,开开心心看着自己的学生们。
子贱的名字叫宓不齐,子贱是他的字。子贱可能做了一件很好的事,就遭到了孔子的大力称赞,这才是君子应该有的样子。
孔子因为喝了酒的缘故,所以就有点自夸的意识。为自己有这样的一个学生很自得。
学生事老师最好的作品。我们每个人都是老师的作品,我们每个也可能在某种层面上称为别人的老师。
第四节:孔子评价子贡。
原文: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译文:子贡跑过问孔子:“我怎么样?孔子说:”你就是一件器物。“子贡继续问:”什么器物?“孔子说:”你是瑚琏。“
解读:这是一段特别有趣的对话,上面孔子表扬完子贱,子贡就跑来问,自己是怎样的。他说看你是一件器物。
前面说过君子不器,不要把自己当成一件器物。你是一个会计,就只会做会计的事。你是一个营销,只做关于营销的事。
把子贡形容成瑚琏。什么是瑚琏?瑚琏就是祭祀用来装粮食的,不是最重要的,但是也是特别贵重的器物。不像是鼎,有着国之重器,是最重要的物品。而袁隆平,就是属于国之重器。
这也侧面的说明,孔子对于君子的要求是很高的。同时孔子对于子贡也是非常严苛,因为比颜回差一点,就老是被孔子敲打。
第五节:谁说做人一定要有好口才。
原文: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译文:有人评价冉雍:“说他达到了仁的境界,但是表达能力不怎么样。”孔子说:为什么非得那么会说话,非得那么能表达?冉雍的境界在不在仁,我不知道。但是用不着那么会说话。“
解读:好口才不一定是好人品。
孔子不喜欢一个人的口才特别好,前面说到,巧言令色,鲜仁矣。一个人眉飞色舞的表达,表情十分的丰富,言辞特别的华美,很少是仁人。如果一整天用一张嘴来跟别人打交道,这是人往往都会招致厌恶的。
孔子对很多人说过:“不知其仁。”其实并不是说他不知其仁,而是一个人是否处于一个仁的状态,我们看不出。而且仁的境界是很难达到的,孔子评价颜回三月不违仁。其他都只能够坚持一到两天,很难长久的坚持下去。
同时,孔子是非常反对别人夸自己的学生口才好。孔子并不喜欢眉飞色舞,擅长表演的人,所以,对于他人的评价。孔子说,用不着非得会说话。
这是孔子对与夸夸其谈之人的看法,一种是世俗所谓的成功,一种是孔子对于境界的追求。两种不同的方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