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食乐感
浅论追女孩里的数学方法论

浅论追女孩里的数学方法论

作者: 夏一哂 | 来源:发表于2018-08-24 13:45 被阅读290次

    谈到现在一个严重的社会现象----单身狗太多,笔者认为是因为现在孩子从小缺乏爱的训练,不具备爱的能力,虽然可以通过阅读弗洛姆《爱的艺术》来学习,但当发现问题时,这样的内功学习就显得见效太慢,作为一个有悲悯情怀的曾经的老派单身狗,我深知这样急迫改进追姑娘技能的仓惶心情,本着快捷但不简单的原则,以精英人群独有的理性,尤其是借助数学-科学之母,让追姑娘过程变的讲科学,讲文明,讲友谊,讲情怀。有可能读到这里你已迫不及待了,我一直很擅长解决年青人的人生困境,因为我的成长史就是就是一部困境的集大成者的励志史,哪天有机会慢慢聊,一定会让各位泪眼婆娑外,肾上腺也会飙升的。不过由于篇幅有限,在这里我只能抛砖引玉,帮你指出任督二脉的出处,要想打通还要靠各位努力,实在不行,也可选择我一对一有偿咨询服务(说到这,我有些踌躇满志)。好,不废话了,切入正题。

    说到追姑娘里的数学,主要涉及两点,一个是在追求心怡的女孩时,首先就会面对诸多竞争者,这样的问题的解决方法就需要借助博弈论了。说到博弈论我们就不得不谈博弈均衡论的祖师爷纳什。

    据说纳什最终创立博弈均衡论,就是因为追姑娘受到了启发。故事是这样的,在普林斯顿大学的酒吧里,4个男生正商量着如何去追求一位金发美女,当时还在为毕业论文发愁的纳什却在朦胧的“博弈论”思维逻辑引导下喃喃自语:“如果他们4个人全部去追求那位金发美女,美女就会很骄傲地不理他们,美女以为会找到更好的。男生们碰壁后再去追其他女孩一定会被拒绝,因为没人愿意当备胎。但如果他们先追其他女生,那么金发美女就会感到被冷落,这时再追她就会容易得多。”在纳什眼里,追求女生就是一场“博弈”,而“博弈”是要遵循一定规则的,是需要“博弈”策略的。纳什从追美女的情境中找到灵感,从而给亚当斯密以重击,推算出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作用,成就了获得诺贝尔经济学的纳什均衡理论。

    当然你看完后会觉得纳什的博弈策略非常一般,心生失望,这情有可原,因为一来他的确是书呆子,大家可以看看下面截图,纳什第一次搭讪,第一句话就真诚和姑娘如是说的

    浅论追女孩里的数学方法论

    二来真正帮助纳什成功追到心怡女孩的博弈策略实际要用到升级版本,具体策略有待一对一有偿咨询时提供,高级的手艺只能如此。总之,纳什这样的书呆子,最终凭借博弈论祖师爷的学识与同样属于精英的妻子结为连理,但婚后天才就疯了,得了迫害妄想症,即使这样妻子也对他不离不弃,足见老奶奶当年中老爷子博弈均衡论的毒有多深了。

    关于第一个泡妞数学就先说这么多,第二个就牵扯决策策略了,对于很多单身狗的困境不仅仅是要和竞争对手博弈,还要在候选对象中理性快速的做出决策,但很多人犹豫不决,可以看看各大网站的感情版块,许多问题都在问如何选择,现代版的张无忌代表一种典型的爱无力综合症。对于如何改善,这里我们就不讨论各种心理的,人文的方法了,我们只谈谈数学的方法。

    数学家曾经研究过一个被称作最优停止理论的问题(optimal stopping theory),其实就是最早由苏格拉底提出的选麦穗问题,所以选谁不选谁是一个很高大上的问题,由哲学家提出,历经2000年由数学家解决,好了我这就抛出大杀器,数学公式如下:

    浅论追女孩里的数学方法论

    我就不解释,免得曲高和寡,直接说按照最优停止理论你该如何做。一个单身狗假如从20岁开始选择结婚的伴侣,并希望在30岁之前能结婚,一共10年的选择期。那他在前37%的时间不要决策,只谈恋爱不结婚,显得很下流,但这就是数学,这就是理性。也就是他应该在23.7岁的之前不做决定,而在23.7岁后只要出现超过前面遇到过的,就立马求婚,虽然未必能让单身狗获得最优解,但能获得不悔的人生伴侣,如果你不喜欢这么冷冰冰的数字,你只要记住37%这个神奇的数字,你就不会成为张无忌,你也会如笔者一样享受幸福的婚姻生活。

    好了关于这些就写这些吧,其实是否选择数学指导人生见仁见智的,但无论如何也应该有勇气全情投入一次值得粉身碎骨的恋爱中,并祝天下有情人终成伴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论追女孩里的数学方法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dvb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