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读书成长励志
读道德经2 有无相生

读道德经2 有无相生

作者: silvincent | 来源:发表于2019-03-15 10:30 被阅读26次

1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2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是因为有丑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相互转化,难和易相互形成,长和短相互显现,高和下相互依存,音与声相互陪衬,前和后相互接随——这是永恒不变的。所以,圣人以无为的态度处理事务,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顺应万物生长而不加以限制,孕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帮助万物而不依赖它们,功成名就而不倨傲。正因为不居功,所以也不会失去什么。

3 悟

《老子》在第一章中提出了道的概念,可以说是全书的总纲,而第二章则可以看做是引言部分,进一步明确地提出了他的辩证法,自然和社会的万事万物都存在矛盾,比如有和无,它们又处于同一体中,这也就是矛盾的普遍性和同一性。它们互为存在条件,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又相互渗透。

美和丑、善与恶……,都是如此。知道美,是由于有丑的存在。没有绝对的善,知道善,是由于有恶的存在,善也是相对于恶而言的。

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无为有处有还无“。

无为,并不是指啥事都不干,不是"不作为”,而是指,如同一门技艺,达到像庖丁解牛一样的熟练程度。无为,是一种很高级的状态,有点像心流,但又不止于此。

因为圣人顺应自然规律而行事,所以“无为”,却又无所不为。

相关文章

  • 读道德经2 有无相生

    1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

  • 功成弗居

    读《道德经》第二章 功成弗居 感悟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

  • 道德经-有无相生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 有无相生思想中的结合模式与泯灭模式

    1.有无相生思想 ”有无相生”思想是道德经中的重要思想,这里借鉴过来,在数学思想方法中它是基本思想之一,在本人简书...

  • 读经典,润心灵(2)

    《道德经》第二章 功成弗居 读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

  • 02-2 有无相生

    02-2 “有无相生”出自《道德经》第二章;意思是说:有和无是彼此产生的,相互转化的。Existence and ...

  • 国学|低头读《老子》:行不言之教

    低头读《老子》:行不言之教 文/新铁 《道德经》中有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

  • 读《有无相生》有感

    日更第84天 今天读老子的《有无相生》,感悟颇深。 一、万物都有对立面:美丑、善恶、是非、大小。。。。。。沒有丑,...

  • 《道德经》

    《道德经》第二章 第二章 功成弗居(2)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①;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

  • 读经悟道(二)无为之事

    【道德经】第2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道德经2 有无相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dzk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