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学与思 7.10

作者: 虚怀若谷_4a90 | 来源:发表于2022-07-10 00:17 被阅读0次

    写作创造美好生活

    ——学习《2022新教育年会主报告》感悟      字数:1600

    今天上午朱永新老师的年度主报告是新教育年会的重头戏,六十多岁的朱老师一连站着讲了至少一个多小时近两个小时,把本次年会的主题“师生共写随笔”的概念、意义和价值,以及实践路径和方法说的明明白白,深受感触。下午看着文字稿又听了第二遍。朱老师在报告中不时地结合昨天老师们的实践案例举例分析,不断引导大家向共写的美好迈进。

    回想自己真正践行新教育的一年时间里,不停地为阅读呐喊,努力让写作也逐渐走向学生成长的前台。阅读和写作这一对孪生儿在丰富的生活浸润下,在更专业地引领指导下,一定会开出娇艳的生命之花。路漫漫其修远兮,只要不停下探索的脚步,坚守心中的教育梦,就一定能创造美好的生活。

    朱永新老师做年会主报告

    先重新回顾这段描述:

    “师生共写随笔”就是新教育师生对话的一项重要行动,也是新教育写作的一大特色,它通过教育日记、教育书信、教育故事、教育案例分析等形式,记录、反思师生的日常教育和学习生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自主发展。

    一、学习收获

    1.写作对教学的意义

    通过写作学习到的知识,比机械记忆的知识,理解更深刻,记忆更牢固,效果更理想。写作是终身学习时代“抓铁留痕”的有效学习方式,这已经达成了普遍共识。

    2.写作对个体的意义

    写作让个体从嚣杂的外部世界回到安静而丰富的精神世界,写作让个体面对自己的灵魂、拥抱自己的灵魂。

    写作的人是伟大的观察家。他不仅需要一颗纯洁的心灵,更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写作的人能够看到别人无法看到的世界,发现别人无法发现的风景。

    写作的人是幸福的。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周国平说,写作是在苦难中自救的一种方式,通过写作,我们可以把自己与苦难拉开一个距离,以这种方式超越苦难。

    3.家庭写作启示

    新教育认为,应当全力保护这一文化传统,恢复其独特的文化濡染作用,使我们紧张、浮躁的心灵得以舒缓、平复和宁静,在这种更雅致也更个性化的亲情对话中,聆听对方的心灵律动,走进彼此的精神世界,架设真情沟通的桥梁。

    二、新的领悟

    1.今天初次领悟“培养卓越口才”的意义,口语表达也是学习力。

    如果学生要能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知识,就必须有能力将一堆琐碎数据、数据消化重组,并透过语言的表达来跟别人沟通。简而言之,学生要能学习,必须学会写作。写作有助于构筑良好的教育生态,提升教育的品质,写作者在写作的同时,也在书写自己的生命传奇。

    我们之所以把“培养卓越口才”列为新教育十大行动之一,就是要以造句、属对、对话、讲故事、演讲、辩论等形式,让孩子愿说、敢说、会说,形成终身受益的自信心、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说写良性互动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2.让跨学科写作成为跨学科学习的重要路径

    学科写作课程的实施没有一个“快速解决方案”,不仅需要学科师生之间持续对话、研讨与合作,也需要行政的力量在考核评价等方面加持。

    今年刚刚发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明确提出了“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学科写作虽难但势在必行。

    3.人人都可能成为优秀写作者

    写作在经历了从传统的口头写作、书面写作等阶段之后,一个“人人都是写作者,人人都可能成为优秀写作者”的全民写作时代正在风姿绰约地向我们走来。

    三、新教育家校共写的意义

    新教育家校共写主要指师生之间、教师与父母之间通过交互书信、便签等,让教师、孩子与父母共处一个生命场中,共同创造意义与价值。它具有平等性、合作性、理解性、坚持性、发展性等特点。其价值和内涵是促进生命成长。

    自己开启的暑期行与思也是在践行教师网络写作、教师和家庭共写,促进家长督促孩子坚持写作的动力和源泉。

    新教育写作就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新教育写作希望通过学生写作,用文字搭建成长阶梯;通过教师写作,书写自己的教育史;通过包括家庭写作、家校共写、师生共写、教师共写、网络写作等在内的共同体写作,在写作大家庭绽放自我。

    公众号栏目点滴思考:文学社  读书会  新网师  家校共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暑期学与思 7.1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ebg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