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1000种思维模式每天写1000字想法
人人能够掌握的创造力源泉|多元思维048号

人人能够掌握的创造力源泉|多元思维048号

作者: 肚财神 | 来源:发表于2019-03-28 22:19 被阅读24次

《直觉泵》确实难啃,到这第八节更难读懂了,理解都有些困难了。但为了万维钢的“读完这本书,你的思维水平会有一个不可逆的提高”。作为比较笨的我,还是坚持要成长,没办法,逼自己读下去吧。

最可气的是,丹尼尔.丹尼特在前言的标题竟然是“我要写一本人人都能读懂的书”。困难不是文字,而在于它表达的意涵所在。因为翻译的原因,这个目的更难达到了,只能尽量全面理解书中的原意。这本书需要反复阅读才行。

今天讲的是引发创造力的思维工具。

侯世达(Hofstadter, 1979, 1985)所说的“跳出系统”(jootsing)是一个重要的策略,不仅在科学和哲学领域,在艺术领域也是。创造力是一种让人梦寐以求却只有少数人才能够拥有的才具,它往往会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让人意想不到的方式打破孕育它的系统所设定的规则。

怎样打破常识获得突破呢?这是不管是理论研究还是工作上都非常极其需要的一种能力。侯世达的方法是跳出系统(joosting),通俗地说,就是不要在系统里面找答案,答案在外面。

读到这里,想到了李笑来老师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里关于“解决问题的万能钥匙”的答案也是如此。极有可能,李笑来关于这个问题的灵感源头就来自于这本书(有很多证据,今天先不展开了)。

谈到创新性的解决问题,有一个极火的TED视频,叫做《向没有借东西》,是台湾的火星爷爷通过创造实现梦想的分享,强烈推荐你看一下。

要有所创新,必定是从外在的系统中来,而不会是产自原来的系统。这就是创造力的核心要点,也是丹尼特和侯世达强调的“跳出系统”。

想想也是,所谓创新,就是有变化,有不一样的东西,如果还在系统内就不是什么创新了。

但创新也不是一味求新就行了。天马行空的想象通常只是空想。管用的“跳出系统”,或者说解决问题的钥匙一定是有迹可循,而不是随便藏在什么地方。

所以,创新一定要有边界,不能信马由缰,至少不能一直信马由缰。你一定要有个根据地,要在这个基础上创新。如果你想找一个房间的钥匙,肯定要在房子周围、或通过与房子相关的信息去找,而不会到随便跑到离房子很远的马路上找。

丹尼特举了一个他熟悉的例子——你不能指望通过邦加鼓(bongo drums)演奏贝多芬的音乐收获名声。随意瞎折腾是没有结果的。

喜欢=熟悉+意外。创新也是如此,在系统基础上的寻找才可能有惊喜。

具体怎样操作呢?各类书籍上总结和阐述的很多,既然是创新,也就没有定法。丹尼特在《直觉泵》给出了两条线索。

第一条线索:警惕大家都非常赞同的东西。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长期存在的争论似乎无法取得进展,双方都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正确性,往往是因为他们都同意的某个东西其实是错误的。

我们天天看着太阳东升西落,那么天圆地方是这正常的,那么永远也不会发现地心说是错误的。

有一个高级的决策思路也是这样——在讨论选项的时候,如果很多人对其中一个决策都非常赞同的话,不是马上采用这个方案,而是搁置它。

大家都同意的东西不是不好不对,而是因为如果要一个创新行性的想法,一定是打破当下认知的。

所以,对于创造力或者创新,第一条线索就是警惕一致性。

第二天条线索是警惕前提。如果一个想法或理论进行不下去了,思考一下你的前提和元假设是什么,把它推翻会出现什么情况?

有时候,一个理论中的问题可能是很久以前埋下的,那时可能有人说:“为了便于论证,让我们假设……”然后人们纷纷同意:“为了便于论证,我们就这样假设吧。”后来人们你来我往地讨论下去,却没有人记得最初的假设了!

19世纪末,物理学界认为在牛顿的经典物理大厦中。人类经由三大定律甚至都觉得自己能够解释整个宇宙了。

在十九世纪的最后一天,欧洲最顶尖的物理学家欢聚一堂,并由其中最负盛名的开尔文爵士发表了新年致辞,爵士回顾了十九世纪物理学的成就,指出物理学大厦已经建成,剩下的只是一些修饰工作。但是,爵士还是谨慎地指出了当时物理学的两朵乌云,一是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一是普朗克的黑体辐射。

而正是这两朵乌云把开尔文爵士的脸打的啪啪的。

这两朵乌云都基于同一个假设:以太是广泛存在的。这个假设是亚里士多德提出来的,在此之前的几乎所有物理学家、哲学家都对这个假设深信不疑。

如果爱因斯坦不对以太假设提出质疑,并最终证明了以太是不存在的,那么广义相对论就永远不会出现。

所以,第二条线索就是警惕那些看起来牢不可破的假设,那里藏着创造力的金矿。

总结一下今天的思维工具:
1.创新的方法是“跳出系统”。
2.而跳出去的线索有两条:警惕一致性,警惕看起来牢不可破的假设。

怎样用在我们的生活中呢?我觉得就是保持觉知,既入戏又出戏,时不时站在外在角度审视一下自己,不盲从权威和大众。

好像有点难,但谁说成长就容易呢?


知识本身不是力量,“知识+持续的行动”才是!我是陶肚,用三年构自己的知识宝库,我们一起来吧。

相关文章

  • 人人能够掌握的创造力源泉|多元思维048号

    《直觉泵》确实难啃,到这第八节更难读懂了,理解都有些困难了。但为了万维钢的“读完这本书,你的思维水平会有一个不可逆...

  • 多元思维模型——《好好思考》读后感

    这本书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掌握多元思维模型。 全书的逻辑结构很简单,即什么是多元思维模型,为什么要掌握多元思维模型...

  • 《好好思考》-建立多元思维模型知识体系

    1.认识多元思维模型 什么是多元思维模型呢? 首先多元思维模型不是多个思维模型,多元强调的是掌握不同属性、学科的知...

  • 多元思维是创意的源泉

    多元思维也可以叫做立体思维、全方位思维、整体思维、空间思维或多维思维。如果将人的思维看做是立体的,那么人的思维也可...

  • 《穷查理宝典》听书

    查理·芒格把他的成功秘诀总结为三点,分别是多元思维模型、逆向思维和聪明的投资策略。 多元思维模型指的是先掌握各个重...

  • 武志红的心理学课|创造

    创造力的源泉到底是什么?向思维认同,很可能会失去创造力。面对挫败,低挫折商的人启动“应付机制”,高接折商的人则是“...

  • 【读书清单】好好思考07

    001跨领域学习多元思维模型 跨领域学习多元思维模型,不是为了掌握更多的知识,而是要形成对问题的全局性理解,从而更...

  • 提升心智的逆天学习法

    心智黑客,那类掌握较多元学习技巧,能够通过对思维的深度思考与大时间周期刻意练习,来突破人生局限性的人。他们不断在运...

  • 多元思维下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

    多元思维也称立体思维、空间思维等,其重要特征是对同一个问题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运用多元思维,能够摆脱传统惯性...

  • 《量子创造力》

    为未来科学和发现而著,量子力学探索创造的思维,创造力并不局限于天才,人人都有潜在创造力。 第1部分理解人类创造力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人能够掌握的创造力源泉|多元思维048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eeh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