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刚刚过去,今年中秋只吃了两小角月饼。
提到中秋节,我想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想到月饼,就算不是第一时间,也应该是第二时间。
可是想到归想到,吃却是懒得吃。
我小的时候,还是比较喜欢吃月饼的,一次吃两块还嫌不够。妈妈也爱吃,不过妈妈是不忌嘴,什么都爱吃,我却是因为月饼是新鲜玩意儿,一年只能吃到一次。
可是即使在小时候,月饼也不是我在中秋节最盼望的吃食。
小时候,每逢中秋节,二叔都会带着家人从县城回村里,我们一家、二叔一家、爷爷奶奶会坐在一起吃团圆饭,气氛很融洽。桌子上摆满各种吃食,鸡、鱼、肘子、红烧肉等,这些才是我最盼望的吃食。论难得的话,这些吃食不会比月饼更难得,我盼望这些吃食的原因除了平时很少吃到之外,就是我觉得它们比月饼好吃。原因单纯而朴素。
没错,我并不觉得月饼好吃。
月饼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馅饼,要想好吃,就要在馅和饼这两方面做文章。然而在我的印象中,月饼的饼皮是干的,像潮湿但不稀烂的土壤,吃起来嘴里发干,难以下咽;月饼的馅以谷物馅居多,虽然味道稍好,但对我的诱惑远小于鱼、肉。现在让我吃月饼的话,我多半会选择水果馅。
可是,月饼仅仅是馅饼吗?
每年的中秋,奶奶(我十二三时,爷爷去世了)总是固执地让爸爸或叔叔买一个大月饼,有普通月饼的三四倍那么大。奶奶会让妈妈把月饼切成七角,家里人必须一人吃一角,说这样才算团圆。如果堂弟任性不吃,奶奶的脸就会黑下去,不满地嘟囔、唠叨,直到二婶让堂弟吃掉。
以前,我虽然会乖乖地吃下这角月饼,但是这月饼的馅往往是我不喜欢的五仁或红糖,所以我总是在心里抱怨,觉得这种走形式很没意思,只是白白添麻烦。
可是昨天的中秋节,我没能吃上这角月饼。
十四那天,二叔来电话说,十五有事情回不来,要在十四中午把奶奶和我们一家接到镇上的饭店,和二婶那边的亲戚一起吃顿饭。我们一家都觉得很麻烦,跟二婶那边的亲戚又都不熟,说不上话,于是委婉推辞了。二叔也没强求,只是来家里接了奶奶过去一起吃饭。我当时觉得这样很合适,奶奶也很高兴地去吃了饭。
可是昨天十五,我不知怎的,想起了前几年的大团圆月饼,一整天觉得嘴里没味道,想吃点什么。中饭时,我吃了很多鸡肉和羊肉,还是觉得嘴里味道很淡。吃完饭后,一家人各自去休息娱乐。我看了一会儿动漫,去上厕所,经过饭厅时看到奶奶还在饭桌上吃花生米。
我问奶奶,怎么,没吃饱吗?
奶奶说:“吃饱了,就是觉得嘴里没味儿。”奶奶的脸上显出疑惑和落寞。
中秋节,还是吃两口月饼才合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