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端木家达

婚后不久,跟娣与三伢有了两个孩子,大的是儿子叫新运,小的是女儿叫杏花。看着两个孩子长的活泼可爱,人见人爱,激起了跟娣对未来的美好生活无限憧憬和向望,她暗自下定决心,再苦再累,一定要把这一对儿女培养成人。
为了实现这个人生最大目标,跟娣这个从小吃苦受累、勤劳、逆来顺受农村妇女,决然挑起建设小家庭重担。
与三伢生活的这几年间,因为他们婚前缺乏了解,又没有感情基础,加上双方性格合不来,两个人之间的矛盾就逐渐暴露出来,且日渐加深。他们几乎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有时也会发展到相互打架。三伢自幼患有气管炎病,体质很差。一旦干农活累了,哮喘病就发作时喘不过气来,可是三伢又偏偏有抽烟、喝酒的嗜好,每次去医院治疗,医生都要求三伢戒烟酒,跟娣也再三劝他为了身体把烟酒戒掉,固执的三伢总会说:“我一天做到晚,就这么点爱好,都戒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跟娣见劝不住,三伢毕竟是自己的丈夫,她也就不再劝阻,有时家里没有烟酒,她还要主动去村里小店赊账,买些给三伢。
三伢性格倔强又非常木纳。跟娣在外再苦再累,回到家后,就想听三伢对她讲些暖心的话,或陪她聊聊天,可总是事与愿违,两个人只要在一起,要么吵架,要么就像两个哑巴,他们无法交流。
说来也奇怪,结婚后跟娣,却能无师自通,居然烧的一手可口的饭菜。因为她烧的菜好吃,而且做事又快,所以,村上人家做红白喜事都请她去当厨师,请的人多了,跟娣的烧菜手艺越来越好。
发展到后来,附近几个村里,只要家里做大事,大部分人家都上门请她去当厨子。跟娣帮人家烧菜从不收钱,只收些东家酬谢的礼物,如,喜糖、喜烟等。因此,村上的人缘特别好,乡亲们都夸赞她人品好。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间到了一九八零年,农村实现承包责任制,跟娣家分了六亩水稻田,二亩旱地。
现在,摆在跟娣面前的最大困难就是如何种好这八亩地,丈夫三伢的身体每况愈下,越来越差,根本无法下地干活。一家四口的吃喝用度,年底上缴的各种费用,全指望着这几田地收成。
为了苦苦支撑起这个家,跟娣不仅独自忍受心里孤独,而且要吃尽常人难以承受的劳累之苦,终究这些也没有把跟娣击跨,她仍顽强地负重前行着。(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