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端木家达
网络图片侵权请删尽管上门提亲的人一波接着一波,跟娣都以自己年纪还小为由统统拒绝,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在南京工地上做小工的这些年,邻村有一个小伙子叫宝生,他与跟娣在一起打工并喜欢上了跟娣。
宝生一米八大个子,长的特别帅气,比跟娣大两岁,宝生在工地上做工时处处照顾跟娣,每到吃饭,宝生总是先替跟娣先打好饭;长年累月在外做工,跟娣想家了,宝生陪她聊天解闷;只身在外,感冒咳嗽生病,无人关心,宝生主动帮她去买药;每次从南京到乡下来来去去,跟娣的大包小包都是宝生帮她拿,跟娣也暗地里悄悄喜欢上了宝生。两个命运相同的人,在相互关心、相互照顾下萌生了感情,跟娣从心里默默地盼望着宝生,能早早托媒人上她家去向她的爸妈提亲,而这个埋藏在心里秘密跟娣从没跟爸妈说过。
跟娣的爸妈在家里合计,他们认为跟娣忠厚老实,又不识字,将来成家定要找个老实点的男人,至少跟娣能把握得了他,否则,跟娣会吃亏。
此时,隔壁大队张村,有一户比较殷实的人家托媒人上门说亲。他家的儿子到了适婚的年龄,名字叫三伢,年方二十,也是不识字。张村与旺村相隔二里路,跟娣的爸妈自认为对三伢家情况知根知底,一来他家境不错,将来跟娣嫁过去也没苦吃,二来离娘家近,两家有事可互相有个照应,所以,也没跟跟娣商量就把这门亲事定下来了。
跟娣是个孝顺的女儿,从不违背爸妈的意愿,总以为他们决定了的事,不会出差错,恰恰是这桩不幸的婚姻差点要了跟娣的命。
邻村那暗恋跟娣宝生,知道跟娣订婚消息后,他顿足捶胸,后悔不已,可又有什么用呢?在农村婚姻大事很讲究规矩的,如果男女双方订婚后,任何一方无故毁约,那被毁约一方要上门讨要说法的,宝生知此事已无可挽回,只好激流勇退,与跟娣以兄妹相称。
一九七八年的冬天,跟娣嫁到了张村,做了三伢的妻子。(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