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兄的信息化项目管理学习笔记(三十四):项目质量管理(二)
大师兄的信息化项目管理学习笔记(三十六):项目质量管理(四)
五、管理质量
1. 关于管理质量
- 把组织的质量政策用于项目,并将质量管理计划转化为可执行的质量活动。
- 用于提高实现质量目标的可能性,以及识别无效过程和导致质量低劣的原因。
- 需要在整个项目期间开展。
- 质量保证着眼于项目使用的过程,旨在高效地执行项目过程,包括遵守和满足标准,向相关方保证当最终产品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期望和要求。
- 管理质量 = 质量保证 + 产品设计和产品的过程改进
- 管理质量既关注项目过程,也关注产品过程,属于质量成本框架中的一致性工作。
- 管理质量过程执行在项目质量管理计划中所定义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系统的行动和过程,有助于:
- 通过执行有关产品特定方面的设计准则,设计出最优的成熟产品。
- 建立信心,相信通过质量保证工具和技术,可以使未来输出在完工时满足特定的需求和期望。
- 确保使用质量过程并确保其使用能够满足项目的质量目标。
- 提高过程和活动的效率与效果,以获得更好的成果和绩效并提高相关方的满意程度。
- 应注意以下问题:
- 管理质量是所有人的共同职责,应鼓励大家参与。
- 敏捷项目中,质量管理由所有团队成员执行;传统项目中,由指派的成员具体负责。
- 管理质量过程中遇到问题应求助于质量保证部门,他们拥有跨组织经验,更专业。
2. ITTO
输入 | 工具与技术 | 输出 |
---|---|---|
1. 项目管理计划 - 质量管理计划 2. 项目文件 - 经验教训登记册 - 质量控制测量结果 - 质量测量指标 - 风险报告 3. 组织过程资产 |
1. 数据收集 - 核对单 2. 数据分析 - 备选方案分析 - 文件分析 - 过程分析 - 根本原因分析 3. 决策 - 多标准决策分析 4. 数据表现 - 亲和图 - 因果图 - 流程图 - 直方图 - 矩阵图 - 散点图 5. 审计 6. 面向X的设计 7. 问题解决 8. 质量改进方法 |
1. 质量报告 2. 测量与评估文件 3. 变更请求 4. 项目管理计划更新 - 质量管理计划 - 范围基准 - 进度基准 - 成本基准 5. 项目文件更新 - 问题日志 - 经验教训登记册 - 风险登记册 |
3. 输入
3.1 项目管理计划
- 质量管理计划定义了项目和产品质量的可接受水平,并描述了如何确保可交付成果和过程达到这一质量水平。质量管理计划还描述了不合格产品的处理方式以及需采取的纠正措施。
3.2 组织过程资产
- 包括政策、程序及指南的组织质量管理体系
- 质量模板,例如核查表、跟踪矩阵、测试计划、测试文件及其它模板
- 以往审计的结果
- 包含类似项目信息的经验教训知识库
3.3 项目文件
- 经验教训登记册:项目早期获取的与质量管理有关的经验教训,可以运用到项目后期阶段,以提高质量管理的效率与效果。
- 质量控制测量结果:用于分析和评估项目过程和可交付成果的质量是否符合执行组织的标准或特定要求。质量控制测量结果也有助于分析这些测量结果的产生过程,并确定实际测量结果的正确程度。
- 质量测量指标:核实质量测量指标是控制质量过程的一个环节。管理质量过程依据这些质量测量指标设定对项目及其可交付成果的测试场景,以及实施过程改进举措。
- 风险报告:管理质量过程使用风险报告识别整体项目风险的来源以及整体风险敞口的最重要的驱动因素。这些来源和因素能够影响项目的质量目标。
4. 工具与技术
4.1 数据收集
- 核对单是一种结构化工具,通常列出特定组成部分,用来核实所要求的一系列步骤是否已得到执行或检查需求列表是否已得到满足。
- 质量核对单应该涵盖在范围基准中定义的验收标准。
![](https://img.haomeiwen.com/i19742364/41012c44d739f532.png)
4.2 数据分析
- 备选方案分析:该技术用于评估已识别的可选方案,以选择那些最合适的质量方案或方法。
- 文件分析:分析项目控制过程所输出的不同文件,如质量报告、测试报告、绩效报告和偏差分析,可以重点指出可能超出控制范围之外并阻碍项目团队满足特定要求或相关方期望的过程。
- 过程分析:过程分析可以识别过程改进机会,同时检查在过程期间遇到的问题、制约因素、以及非增值活动。
- 根本原因分析RCA:是确定引起偏差、缺陷或风险的一种分析技术。一项根本原因可能引起多项偏差、缺陷或风险。根本原因分析还可以作为一项技术,用于识别问题的根本原因并解决问题。消除所有根本原因可以杜绝问题再次发生。
4.3 决策
- 在讨论影响项目或产品质量的备选方案时,可以使用多标准决策评估多个标准。“项目”决策可以包括在不同执行情境或供应商中加以选择,“产品”决策可以包括评估生命周期成本、进度、相关方的满意程度,以及与解决产品缺陷有关的风险。
![](https://img.haomeiwen.com/i19742364/6e255a07eb5e6962.png)
4.4 数据表现
-
因果图:把影响产品质量诸因素之间的关系以树状图的方式表示出来,使人一目了然,有助于识别问题的主要原因或根本原因。
-
直方图:是一种展示数字数据的图形,可以展示每个可交付成果的缺陷数量、缺陷成因的排列、各个过程的不合规次数,或项目或产品缺陷的其他表现形式。通常展现为一种垂直的条形图。
-
帕累托图:也称为排列图,是一种特殊的垂直条形图,用于识别造成大多数问题的少数重要原因。排序的目的是为了有重点的采取纠正措施。
-
散点图:又称相关图,是一种展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图形。在散点图中,用一支轴表示过程、环境或活动中的任一要素,另一支轴表示质量缺陷,并展示该要素与质量缺陷之间的关系。
- 亲和图:可以对潜在的缺陷成因进行分类,展示最应关注的领域。
- 流程图:展示了引发缺陷的一系列步骤。
- 矩阵图:在行列交叉的位置展示因素,原因和目标之间的强弱关系。
4.5 审计
- 审计是用于确定项目活动是否遵循了组织和项目的政策、过程与程序的一种结构化且独立的过程。
- 审计的目的:
- 识别全部正在实施的良好及最佳实践。
- 识别所有违规做法、差距及不足
- 分享所在组织和行业类似项目的良好实践
- 积极、主动地提供协助,以改进过程的执行,从而帮助团队提高生产效率
- 强调每次审计都应对组织经验教训知识库的积累做出贡献
![](https://img.haomeiwen.com/i19742364/e8faa66b4ebdf038.png)
- 质量审计可实现安排,也可随机进行。
- 可由内部或外部审计师进行。
- 质量审计之后,采取后续措施纠正问题,可以降低质量成本,并提高发起人或客户对项目产品的接受度。
- 质量审计还可确认已批准的变更请求(包括更新、纠正措施、缺陷补救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
4.5 面向X的设计
- 面向产品生命周期某环节的设计。
- 是产品设计期间可采用的一系列技术指南,旨在优化设计的特定方面,可以控制或提高产品最终特性。
- X可以是产品开发的不同方面,包括:可靠性、调配、装配、制造、成本、服务、可用性、安全性和质量。
- DFX可以降低成本、改进质量、提高绩效和客户满意度。
4.6 问题解决
- 问题解决是指找到解决问题或应对挑战的解决方案。
- 包括收集其它信息、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创造性的、量化的和逻辑性的解决方案。
-
有效和系统化地解决问题是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的基本要素。
4.7 质量改进方法
- 质量改进的开展,可基于质量控制过程的发现和建议、质量审计的发现,或管理质量过程的问题解决。
- 计划—实施-检查-行动和六西格玛是最常用于分析和评估改进机会的两种质量改进工具。
![](https://img.haomeiwen.com/i19742364/3366a287aaea3d7a.png)
5. 输出
5.1 质量报告
- 质量报告可能是图形、数据或定性文件,其中包含的信息可帮助其他过程和部门采取纠正措施,以实现项目质量期望。
- 质量报告的内容:
- 团队上报的全部质量管理问题
- 针对过程、项目和产品的改善建议
- 纠正措施建议
- 在控制质量过程中发现的情况概述
5.2 测试与评估文件、变更请求
- 测试与评估文件:可基于行业需求和组织模板创建测试与评估文件。他们是控制质量过程的输入,用于评估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这些文件可能包括专门的核对单和想进的需求跟踪矩阵。
- 变更请求:如果管理质量过程期间出现了可能影响项目管理计划任何组成部分、项目文件或项目管理过程的变更,项目经理应提交变更请求并遵循实施整体变更控制过程。
5.3 项目管理计划更新
- 质量管理计划:可能需要根据实际结果修改已商定的质量管理方法。
- 范围基准:范围基准可能因特定的质量管理活动变更。
- 进度基准:进度基准可能因特定的质量管理活动变更。
- 成本基准:成本基准可能因特定的质量管理活动变更。
5.4 项目文件更新
- 问题日志:在本过程中提出的新问题记录到问题日志中。
- 经验教训登记册:项目中遇到的挑战、本应可以规避这些挑战的方法,以及良好的质量管理方式,需要记录在经验教训登记册中。
- 风险登记册:在本过程中识别的新的风险记录在风险登记册中,并通过风险管理过程进行管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