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炒菜,在冰箱的冷冻室里看到有一小块儿猪油,可能是在前两天买的肉上割下来的。也许是这块儿猪油勾起了我对油渣儿味道记忆,在炒菜的时候就把这块儿猪油拿出来炼成了油渣儿。
把油渣儿捞出来,趁着热乎撒上一点儿盐,等稍凉,捡起一块油渣儿放到嘴里。这味道还是那么香,瞬间就把我深藏的记忆拉出来,回忆到那个粮品供给的时代,那个时代的锅里都很少飘出来肉香的味道,更多的是蔬菜的味道。
看一下今天的人们已经反了过来,大家更偏向于口味清淡,更多的人正在对大鱼大肉敬而远之。这是一种社会进步的特征,在满足了对食物需求之后,人们才会去追求思想上的成熟。
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人们对于肉的记忆都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每到那个时间,大人们买肉都会买回来一些比较肥的猪肉。之所以这样,主要是可以从肥肉上面炼出来油,这些油可以存放,在以后炒菜的时候可以用。
具体操作大概是这样,把那些肥肉先剔下来,切成小片,先把锅烧热,再把那些剔下来的肉放在油锅里炼的出油。滤去上面的油渣儿,剩下的油放在一个盆里面,等放凉那些猪油就会凝成脂状,等到下回炒菜的时候,用匙子挖一点放到热锅里就成了炒菜的油了。
那些滤出来的油渣儿可以被大人们做成各种各样的美味,最简单粗暴的是在上面撒上一点盐。当时如果有热馍头的话就更棒了,掰开馒头把油渣儿夹在中间,油渣儿被馍头一挤,那些油浸润的馒头变了色,放到嘴里大口朵颐,那滋味和感觉在当时简直堪比今天麦当劳的汉堡。
当然这些油渣儿还可以做成其他的美味,在当时这可是宝贝,人们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吃法。今天的孩子们是不会品尝这些油渣儿,他们的美食更多也更丰富。
从古至今,人们对于吃香的喝辣的追求好像并没有变,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也并没有变。只是在物质越来越丰富的今天,由于对口腹之欲缺少节制性的控制,以至于出现了许多的肥胖症状,随之造成了身体上的负担,由此带来许多的麻烦。
油渣儿的味道还是那么的吸引人,就像那些各种各样的美味一直在诱惑着味蕾一样。思想上稍一松懈,就会被肚子里的馋虫俘虏,乃至于需要用大量的运动为当时大块儿朵颐之后的舒畅买单。
从对油渣儿的味道勾起的回忆让我看到一些自身存在的惰性,为什么会这么说?明显的一个事实,油渣儿这种食物在今天的食谱中属于食之无味的废弃之物,但是在我的意识中仍然还是一种美味。由此说明了一个现象,自己的思想意识过于保守,缺乏创新的思维。
这么说好像有一点上纲上线的味道,仅从对食物的联想中就看到了保守与创新,这说明最近接触到的事物中有两者的成份。据此才让我把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事物联系到了一起,这也正说明了思维的奇妙之处。
人们常说经常回忆过去,说明你的思想已经老了。现在看一下,自己是不是正处于这样的状态,仅从一块猪油就让我联想到油渣儿的味道,难道就只有油渣儿与猪油有联系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让自己看到,我对于美食的诱惑缺乏抵抗力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其实对于我来说,回忆那些记忆中的味道是对亲人思念的一种方式,也只有这些味道更能勾起与之相关的人与事的回忆。也许在某一天的某一时刻的路上会碰到某个熟人,他(她)的样貌也同样可以让人勾起对过去往事的回忆。
人的年龄可以大有小,那些记忆中的人却不会因为时间的久远而改变心中的模样。在我们的记忆中,那些最后一刻的别离会成为永远的回忆,它们会停留在原地。相信经历过某个时代的人,都会有某个时代的印迹停留在某个时刻。
也许我们的印象也会停留在别人的某个记忆片断之中,那些记忆的碎片就像是油渣儿的味道一样,让人始终挥之不去,不时的会被某一个瞬间就掀开了记忆之角。记忆中的事物就像是醇酒一样,时间越久,味道越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