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明明没咋忙,一天还是这么累?”

作者: 韩大爷的杂货铺 | 来源:发表于2017-09-17 15:51 被阅读6208次
    图片来自网络

    文/韩大爷的杂货铺

    1.

    读《傅雷家书》的时候,注意到一个细节。傅雷先生在某一次,给远在国外的儿子傅聪写信时提到,自己最近身体不适,可能是受了风寒,高烧不退,往常每天能做十多个小时工作,近几日大不如前,每天只能勉强工作八小时了……

    注意,这里的“工作”,是实打实的,几乎不含任何水分,更涉及不到建个群,刷个微博的时间在里面,就是纯的“工作时间”——大约,每天10小时。

    相信读到此处,很多读者和我一样,觉得:哇,这老一代革命家的精神毅力就是不一样,放到今天简直不可想象,真是够勤奋,能吃得消吗?

    但我又想了想,这好像不是或不单是勤奋与否的问题,要说勤奋,毅力,只谈先辈们如何如何,说到当今年轻人时就只总结成个“懒”,也不太负责任。

    事实上,当今年轻人的拼劲儿并不比往代差多少,每个时代的年轻人,勤奋值都是差不多的。

    我相信傅雷先生还不至于在给儿子写信时讲什么大话,他应该是坦诚的,谈及工作时间也是一笔带过,并不觉得怎样,蛮正常,且从字里行间能够看出,人家不仅“吃得消”,且乐在其中,甚至还有点紧迫与饥渴感,生怕老来体力不济,许多东西翻译不完。

    那么问题就出现了:为啥年近半百的傅雷老爷子每天“紧凑严肃”地工作10小时,尚没觉得“最近比较丧”;而一样勤奋上进的时下年轻人,每天满打满算干8小时“纯”工作(隔三差五还不到8小时),反倒动辄“身心俱疲”呢?

    2.

    我首先能想到的一个原因,是手机。

    手机(或叫移动终端)放到今天,早已超脱出它原有的名词意思,上升为一种媒介形态与生态的符号代表。

    直观点说罢,傅雷老爷子估计一生都没用上手机,在体验上算遗憾,在工作效率方面,算万幸。

    假如他老人家也拿到个苹果,这边连着WIFI,那边望着翻译资料发呆,坐在板凳仨小时,估计就受不了了。(当然,先生应该不会允许自己这样,仅仅是假设……)

    然而现代社会中的人可没这个“福气”喽,哪怕做得是和老爷子一样的工作,这头刚拿起笔,手边小小的屏幕就“当啷一声”。

    当啷一声,“晚上去哪吃?”

    当啷一声,“把那个表发我一下呗。”

    当啷一声,“朋友圈第一条求点赞。”

    当啷一声,“您本月的话费账单已发送至手机。”

    当啷一声,“你昨天半夜说的那晚安,是我爱你,爱你的意思吗?”

    当啷一声,“请于中午12点前到某某处取件。”

    当啷一声,“群里宝宝注意了哈,赵主任要发红包了!”

    当啷一声,“重磅!震惊!远近闻名的赵主任太太,是如何做到7天赚满8个亿的”

    ……

    手中端笔的你,七天憋出六个字儿。

    3.

    第二个方面的原因,应该就是“身体”了吧。

    这方面要包括两点:一是身体休息不到位,而是身体锻炼有欠缺。

    休息不到位这一块,相信很多人都有体验,能够做到每晚高质量睡眠8小时的人,已经不多了。导致这种“集体失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文中还会谈及。

    晚上睡眠不足,其实倒还好办,白天的“放松方式”不正确,相比起来则更加严峻。

    我们都以为:“哎呀,干活干累啦,来,刷刷手机,休息休息吧。”

    错的。玩手机并不等于休息,反倒有可能给我们的大脑带来更大负担。因为无论是刷两微一端,还是浏览网页,看视频追剧,都需要全方位多维度地调用我们的感官。所以干一会工作,完一会手机,这种调节方式,基本等同于“干了一会工作,又接着干了好多样工作。”

    那么什么才是比较好的休息方式呢?答:正常且真的去“休息”。闭一会眼睛,什么都不想,甚至打个10来分钟的盹儿,都比刷一小时手机强。

    身体方面,还有一个原因,导致了我们感到疲累的频度居高不下,那就是锻炼不够,精力不足。

    现代社会中的人,尤其是年轻人,从小拿平板当玩具,青春期吃快餐,大学宅四年,步入职场就坐办公室,几乎不存在什么锻炼与体能方面的有意识培养。这是很不正常且危险的。

    精力不足很大原因来自于体力不够,身高一米七体重一百七,还胖得挺虚,面对纷繁复杂的事务,能拿出多少精力?

    4.

    第三个原因,是过于细致的社会化分工,让每个生命个体难以看到自己所做之事的整体性意义。

    我们知道傅雷先生的社会身份之一,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一生翻译了大量的法文作品,如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名家著作。可以说,这对于一个热衷于此的人来讲,是一份可以产生心流与自激效应的工作。

    所以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晚年的傅雷想到还有那么多好作品没翻译完,甚至会有点“着急”。因为他把自己视为一名人类文化精华的传播者,他早就看到或开掘出了这份工作的整体性意义。说白了,人家干的已经不单单是活,不仅仅工作,而是事业。

    而我们呢?当今社会,分工的细化将成为大势所趋,流水线上的螺丝钉们如果不下意识地抬头看看天空,都已经记不起手里的砖头到底是盖房子的还是拍人的。

    太多的职场员工,每天来回传送着海量的电子邮件,一个人可能在24小时之内为领导整理8份文档,然而,这个人甚至都不会清楚这几份文档是干嘛用的……

    我们知道,街头摊煎饼的大婶,一个月辛苦点,也能赚个万八千,然而,却很少有年轻人把摊煎饼当做择业首选,为啥?仅仅是辛苦吗?不,聪明的你知道,职业这东西,不能光看账面上的数字,还有许多精神上的隐性收入在里面。

    随便举其中一个元素来谈:再肯吃苦的年轻人,也无法接受每天坐在一个小摊位前,一年四季,每24小时的工作交流几乎都是重复两三百次的:加肠还是加蛋?

    当然,如果能从简单的工作上,自己开发或认识到一点“存在感”,就不一样了,为什么?因为能够看到自己所做事情的意义。所以匠人有了匠人精神。

    人不怕遭罪,就怕白遭罪;人不怕干活,就怕自己都闹不清自己干的是啥活。

    5.

    最后一点原因,我想是来自于心态上。

    我们常听到“唉,这一天天真是累成狗,晚上往床上一趟,掰手指头算算,也明明没干多少事啊,为啥呢?”

    是啊,为啥呢,为啥就得了这么个“易累”病?

    多半,还是心累吧。

    多半,还是心病。

    时下人都有啥心病呢?随举几个便可见一斑。

    第一、敏感病:人家一个眼神儿,一句有意无意的话,你翻来覆去体会好几天,累不累?

    第二、焦虑病:二十多岁的人看着四十多岁的资源淌哈喇子,累不累?

    第三、拖延病:二十多岁的人过着四十多岁的生活节奏,然后看着四十多岁的人手里资源淌哈喇子,累不累?

    第四、攀比病:有病不治,看着大病初愈或病情不重的病友每天晒来晒去;或再瞧瞧广告页面上广告商设计的俊男靓女的生活配置与状态,累不累?

    第五、茫然病: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类型的人,这试一脚,那趟一水,打了一万多口浅井,累不累?

    第六、着急病:动辄妄图用一天的时间,旁人的几句话,治好十多年染上的病,且还相信类似的说法,结果纷纷竹篮打水,累不累?

    第七、避重就轻病,不养本事,不涨能耐,天天不抓主要矛盾,专挑容易做的次要矛盾去解决和处理,然而主要矛盾仍然大大地“立”在那里,除非是瞎,否则总能看见,累不累?

    七种心病外加前文所谈及的三大方面原因,纵使一人有三头六臂,每天什么都不干,光和“它们”较劲,想不累,也难了吧。

    End.


    各平台开白等事宜请给我的经纪人bingo_发送简信。(发送方式:点击蓝色字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啥明明没咋忙,一天还是这么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exm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