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旅行·在路上湖南省城市故事
岳麓山下,橘子洲头看湖南!

岳麓山下,橘子洲头看湖南!

作者: 柚子的学长 | 来源:发表于2019-07-29 19:04 被阅读33次

    在《中国国家地理》上看到一篇详细写长沙橘子洲和岳麓山的文章,橘子洲像湘江的一只大船,千百年来停留于此,岳麓山下的岳麓书院培育了众多的豪杰精英。之前去过长沙,但对其知之甚少,写这篇文章,就当做故地重游,来说一说这两处景点的文化与历史。

    岳麓山下,橘子洲头看湖南!

    来湖南长沙游玩的人,大都不会错过橘子洲,但人们往往忽略了它的长度,用脚步丈量下来,会很累。1925年,毛泽东因在老家组织农会被通缉,35岁的毛泽东打算经长沙去往广州,在长沙居住期间,他想起了自己在湖南第一师范与同学畅游湘江的情景,于是写下了《沁园春长沙》,那是深秋季节,中年毛泽东看到了过去与未来,不禁发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二十多年后,在天安门楼上的毛泽东,想必已经有了答案。如今,橘子洲头的那个巨大雕像正是毛泽东32岁时的状态,目光深邃,头发飘扬。

    岳麓山下,橘子洲头看湖南!

    橘子洲最早的历史记载在晋代,但考古学家说数千年前已经有此洲,唐宋时期,这些沙洲断续相连,中间部分有积水,后经过历史变迁,原来的三个沙洲连在了一起,形成了如今的橘子洲。湘江发源于广西,一路汇集众多支流,紧贴着长沙城而过,后进入洞庭湖,融入长江。三千年前,越人在此生活,春秋时期属于楚国,秦代设郡,汉代立国,后负盛名。

    湖南人比较有自信,以天下为己任。这些自信是一代代前人给的,左宗棠20岁中举后,写下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书万卷,神交古人。”那时,他已经给所有湖南人带了一个好头。钱钟书先生的父亲,历史学家,钱基博先生曾经以地理因素评价过湖南人性格的来源。钱先生说:湖南此地的石头比较坚硬,人民的性格也比较倔强,所以中原文明很少能影响到此地,因此风气比较闭塞,人格比较独立。所以,湖南人能够自成一派,开一代风气。还有一种移民观点说,现代大多数湖南人来源于江西移民,几乎占据百分之九十的湖南人口,江西人民朴实、刻苦的精神成为湖南精神的一部分。至于湖南文化中霸蛮、强悍的性格,则和清末民国时期,湖南人才辈出有关,人才的多少,决定了一个地方人民的自信力。所以,当我们看到嘉庆时代的袁名曜在岳麓书院书写下的“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这幅对联时,一定能想象到湖南人的豪气与自信。

    岳麓山下,橘子洲头看湖南!

    橘子洲还有一处有名的朱张渡。1167年,朱熹从福建赶来与张栻会晤,张拭是城南书院的创办者,后来这个书院成为了湖南第一师范的前身,朱熹找张栻是为了探讨学问,两人经常在岳麓和城南书院间往返,去各自的学校讲学,但是两座学校隔着湘江,当时的知府为了方便两人来往,便造了大船停在渡口,久而久之形成了朱张渡。不同学派之间互相讨教,最初也是在朱张二人之间进行的,比朱陆二人的“鹅湖之会”还要早几年。

    岳麓书院内有很多牌匾,最出名的是中堂上挂着的乾隆皇帝题写的“道南正脉”,中堂之下是张栻的《岳麓书院记》,两边墙壁上则是朱熹所写的“忠孝廉节”四个大字。张栻很早就写下了创办书院的目的:“成就人才,以传道而济斯民也”,后来朱熹任湖南安抚使又强调人格教育,所以油此培养的湖湘学子都有一种独特的气质,志存高远,忧国忧民,勇于担当。

    岳麓山下,橘子洲头看湖南!

    岳麓书院历代最有名的学生有王夫之、魏源、曾国藩、郭嵩焘、杨昌济等人,与书院有间接关系的还有左宗棠、谭嗣同。

    左宗棠虽然在20岁时就考上了举人,但直到37岁,考了三次也没能如愿上升,于是打算就此当一个小农民。后来,一个中国近代史上不可磨灭的大人物与他进行了一次会晤,他就是林则徐,彼时林则徐已经从新疆发配归来,饱尝了人世的沧桑。1850年1月3日这天晚上,注定成为左宗棠一生的转折点,名满天下的林则徐派人找他来面谈。那一晚,江风拍浪,两人对饮,畅谈天下,据说,林则徐早己料到日后新疆会出叛乱,便将自己在新疆收回来的资料传给了左宗棠,后来左宗棠抬着棺材誓死收复新疆,相必也是信心满满的。湘江夜谈后,林则徐动用自己的关系,极力推荐左宗棠,后来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左宗棠进入湖南巡抚的幕府,曾国藩开始组建湘军。

    岳麓山下,橘子洲头看湖南!

    湘军是由书生带领的,这在历史上并不常见。但是曾国藩就这样利用自己的信念带出来了名满天下的湘军,他传授最多的还是思想,毛泽东很佩服曾国藩,曾经写到:“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美无缺。”正是岳麓书院对于理想信念的追求,才造就了湘军这样一个强悍的军队。后来杨度说道:“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在他看来,只要有湖南人在,中华民国就不会亡。

    虽然曾国藩在湖南创建了湘军,但是当洋务运动兴起的时候,他在湖南没能成功的创办一所近代企业,因为湖南人民对此很抵抗,曾经的信念成为了近代化的阻碍。即使是外国人也不能在长沙城居住,所以他们不得不选择在橘子洲定居,如今在橘子洲的那些西洋建筑就是那时候留下来的。湖南人到底有多强悍呢?1938年11月,为了不让日本军人占领长沙,长沙当局主动烧毁了整座城,一切文物尽毁,如今的长沙是在废墟之上建立起来的。湘军的威名在甲午之战后尽失,湘军无法拯救飘摇的中国。

    岳麓山下,橘子洲头看湖南!

    1897年,谭嗣同等人建立了时务学堂,他们打着“吾湘变,则中国变”的口号,想挽留中国,但随着政治理想的破灭,学堂也没落了。岳麓书院与时务学堂势不两立,因为对于儒家卫道者岳麓书院来说,时务学堂都是西方学说,他们的抵抗义不容辞。最终是政变决定了两者的胜负,谭嗣同英勇就义。但是短短几年创办的时务学堂却为近代革命培养了众多人才。他们派遣的赴日留学生大都为革命做了贡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护国将军蔡锷。

    接下来是黄兴、宋教仁等人的战场,他们在长沙组织了华兴会,后与孙中山的同盟会建立了中国民国。但是在此我们要提一个人物,他就是杨昌济,毛泽东的老师兼岳父。

    岳麓山下,橘子洲头看湖南!

    杨昌济在城南和岳麓书院读过书,后来去日本留学,去英国读哲学,归来后不慕名利,拒绝高官,选择做了一个普通大学老师。所幸,他遇到了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萧子升这些优秀的学生,他相信教育救国,向学生宣讲经世致用、勇于实践的理念。他曾说:“知则必行,不行则徒知;言则必行,不行为空言。”那时的毛泽东常常与朋友游过湘江,在蔡和森家谈论时局,晚上便露宿在岳麓山上的爱晚亭,风雨无阻。后来,他们创办了新民学会,宗旨为“改良风俗,改造中国”,杨昌济是学会的精神导师,他以其非凡的见识指导了那批初出茅庐的共和国的缔造者。如此,湖南文化薪火相传,绵延不绝。

    湖南人以文化影响了中国,以武力拯救过中国,其百年来人才兴盛,造就了一代代志存高远的人物。所以,我们相信,湖南是中国最重要的地方之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岳麓山下,橘子洲头看湖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eyi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