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读书
从北京折叠看阶层跨越

从北京折叠看阶层跨越

作者: 小米粥0769 | 来源:发表于2016-09-02 22:55 被阅读83次

新雨果奖的出炉,让中国作品北京折叠进入大众的视野。

这是一部有争议的作品,其争议之处不在科幻,在反应的社会问题上。因为它引入了社会上一个非常敏感的概念—阶层固化。它把北京设定为一个等级分明3层社会,一个三层居民为了拿到一笔钱让女儿上幼儿园,需要帮助一位二层居民送信到一层。而要成功送信就需要阶层跨越。因为3层是不能自由流动的。

可想而知,那不会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更可怕的是,不同层的人拥有的时间也不一样。

想象一下,地球还是同样的地球,我们人为的把48小时切割开,下层社会只拥有第一个24小时的晚上10点-清晨6点,8个小时。到时间这个空间的人们强行进入睡眠仓,整个空间开始收缩,街道,店铺,房屋全部收缩、折叠、翻转,让第二层居民空间伸展出来,接下来清晨6点-晚上12点,这16个小时是属于他们的。接下来,二层居民进入睡眠,空间被折叠起来。一个完整的24小时是属于一层居民的。在折叠起来的时候,该层居民只能被强迫进入睡眠。

是不是很可怕,我们不仅要生活在不同的空间,做不一样的工作,过不一样的生活,享有不一样的权利,连天赐的最宝贵最公平的时间都会成为被剥削的资源。

这是一部小说的天荒夜谈,痴人说梦?

好久以前就听说过,北京,不是一个北京。从北京郊区出发,一路往中心方向前进,你可以看到北京的差别有多大,他们遵循着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不一样的时间表,不一样的工作,不一样的世界,分明就不是同一个北京。再深究一步的话,他们的教育、他们的社会关系,他们子女的发展路径,他们的未来也完全不一样。相同的也只有他们同处北京。当我们开车从北京郊区驶入,曾否察觉这是一次穿越呢。

北京折叠把这道原本模糊的、心照不宣的玻璃墙,通过空间折叠赤裸裸地描绘出来。我们就是过着不一样的生活,享有不一样的阳光啊。

都说世界是扁平的,我们分明每往前走出一步都如此艰难,近在眼前的各种别人家的生活与我们竟是隔着一层透明的天花板,可望而不可即。以前是一道水泥墙,粗重而冰冷,互联网的出现并没有让它消失,它变透明了,只是它的粗重、冰冷一分不减,谁能说清这是进步了,还是残酷了。原来我们看不透墙的背面,或许也就没有强大的落差。

我们曾对互联网给予了厚望,给过它很多光环,虽然还是鱼龙混杂之地,还有许多不规范之处,然而也满足了我们在社会上缺失的权利的需求,很多时候它是一支麦克风,让我们每个人发出声音;它也是一个放大镜,让我们看清世界的真相;它或许还是一件武器,捍卫我们的权利不受侵犯。但我们还是活的不好。

先不要哀伤,还有机器人在外面虎视眈眈呢。

相关文章

  • 从北京折叠看阶层跨越

    新雨果奖的出炉,让中国作品北京折叠进入大众的视野。 这是一部有争议的作品,其争议之处不在科幻,在反应的社会问题上。...

  • 折叠的北京,固化的阶层

    折叠的北京,固化的阶层 李吉诃德 折叠的北京分为三层空间。大地的一面是第一空间,500万人口,生存时间是从清晨6点...

  • 读《北京折叠》

    《北京折叠》用科幻的形式讲了北京社会的三个阶层。 老刀所处的底层,秦天所处的中产阶层,依言所处的富人阶层。 这就是...

  • 北京折叠| 社会与阶层

    这是一本获得了雨果奖的科幻小说, 用科幻的方式讲社会的阶层分裂. 虽说《北京折叠》拿到了科幻界的奥斯卡雨果奖,但这...

  • 从文学角度看《北京折叠》

    本来是没有打算看这部科幻小说的,但是从豆瓣短评上看到诸多批评的声音,一项雨果奖的作品受此非议,本来得此奖项的人也不...

  • 孤独深处

    从北京折叠讲起,天马行空地将城市转变成可以随意扭曲的模样,不同的阶层生活在不同的纬度里,高阶层的人可以畅通无阻地以...

  • 《北京折叠》书评

    《北京折叠》以一种魔幻片的视角描绘了北京城未来的生活场景,科技的发达使得人们之间的阶层分化更加明显。空间的折叠实际...

  • 面对阶层社会的到来,普通人能做什么

    因为《折叠北京》,开始意识到:阶层社会的显眼存在。因为《罗辑思维》最近一期的《即将到来的阶层社会》,开始...

  • 从自控力看北京折叠

    前言 最近,一部科幻最佳中短篇小说引起了大家的注意,74届雨果奖作品《北京折叠》,网上分析这篇文章的角度很多,本文...

  • 金钱的人生

    金钱,才是打开另外一个世界的钥匙。 如同《北京折叠》般,人生存在不同的阶层,不同的空间,金钱,就是通往上层阶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北京折叠看阶层跨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fjk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