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阅读、写作经验交流读书洋葱阅读法
04网课《洋葱阅读课》笔记-01阅读的大脑C

04网课《洋葱阅读课》笔记-01阅读的大脑C

作者: 书dan | 来源:发表于2019-03-09 21:43 被阅读16次

写在前面

今天做个内容整合,讲讲三个方面的内容。

PS:

“05、06、07”对应的是,本章节“阅读的大脑”中的目录序号。

01阅读的精力

①小六的定义

如果把人比作是一部智能机,那么精力就是我们处理任务的“电池电量”。在学校或者职场中,学习成绩、奖学金、工作业绩、职位晋升等,都可以算作学业、职业生涯中的各种“0”,“0”越多,说明我们的实力很强。

另外,相对应的,身体健康是我们的“1”,没有“1”,再多的“0”也只能算是虚无的“零”,而不会成为一个正整数。“1”和“0”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比喻,但是很多人都不会做这样的简单运算,盲目加班或夜夜笙歌,进而透支自己的身体,最终疾病缠身。事实上,人只有身体健康了,精神面貌才会好,处理事务会更加高效,工作犯错的概率也会大大降低。

②关于时机管理

a、调整认知

现在各类网络大V和新媒体公众号,都喜欢推广“时间管理”这个概念,简单来说,也就是对每天或每周,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进行一个计划,并积极落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除了“时间管理”,“精力管理”也很重要,小六将这两者相互结合后,提出了“时机管理”。

即,做事情的时机很重要。比如,我们早上起来喝杯咖啡后,精力会非常旺盛,此时离上课或者上班还有段时间,而大脑因为一晚上的休息,活力十足,于是我们就可以做些比较烧脑的事情。那么当精力衰退时,我们就应该选择一些稍微简单,不需要太过耗费脑力的事。这么看来,古人说的“一天之计在于晨”,其实也算是暗合了“时机管理”的基本逻辑。

值得延伸思考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对自己进行一次测试和了解,看看每天的时间是怎么利用的,比如哪段时间是用在上课、工作上的?哪段时间用在了娱乐上?哪段时间用在了自我提升的业余学习上?即,划分自己每天的“时间类型”,如工作段、学习段和生活段,并可以看看自己能如何优化,争取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另外,我们也得了解自己的“个人节律”,即,搞清楚自己是早起型人格还是夜猫子人格,有些人喜欢早睡早起,这样精神恢复比较好;有些人则喜欢晚上做事情,觉得夜深人静,刚好适合琢磨一些开脑洞的事情。

02阅读的注意力

大脑只会注意特别的东西,比如下图中,我们在众多“符号”里能迅速看到红T。关于这个大脑机制背后的原理,具体可以搜索“格式塔心理学”的相关内容,在此我就不展开了哈。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这么运用:

→比如,运用荧光笔划出重点;

→比如,重点书页利用N次贴进行标记,复习时就方便翻阅了。

03阅读的专注力

①容易分心的原因

a、“大象”惹的祸

根据之前提到的“象与骑象人”概念,“大象”天生就是喜欢关注各类感性的刺激,只要我们处在一个随时会被刺激的情境中,自然会分心。

比如,手机只要没关推送和网络/WiFi,就会收到微信以及各种app的消息,有些标题党式的推送,会强烈刺激我们的感性脑。既然如此,在阅读时间段里,最正确的做法就是暂时关闭各类通知,或干脆就断掉网络/WiFi。

b、认知负荷

每个人的认知负荷都是有限的,一旦要做的事情超出了自己的认知负荷,大脑就会“罢工”。

比如,动辄几百页的书,我们光是看厚度就会打退堂鼓,即使我们强行让自己去看,专注力也一定是较差的,特别是没有读大部头书习惯的人。相反的,如果看到一本薄薄的漫画书,我们会很有兴趣,并拿起来翻阅一下,且不知不觉地就看完了。具体的解决思路,其实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有所提及了,那就是拆解目标,一步步来。

②如何增强专注力?

a、运用番茄工作法

即,利用手机自带功能,设定一个25分钟的倒计时,或者通过番茄工作法类app进行设定。在这个25分钟里,我们要专注地去做一件事,且只有铃声响起,我们才能“被允许”去做其他事情。值得一提的是,在25分钟的番茄时间里,我们即使想要“喝水”、“上洗手间”,也要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还有几分钟!”如果有什么事情突然想起,害怕等会忘记,我们可以先记在一个小本本上,等时间结束了再去做。

关于番茄工作法类app,我个人比较推荐“Forest”,这是一个将番茄工作法搬入游戏化场景的app。举个例子,里面可以用25分钟时间的专注,换来一棵从种子开始逐渐成长的大树,如果未到设定时间,植物就会枯萎。通过一个又一个25分钟的积累,游戏者最终能创造出一个巨大的专注森林,还能与全国的用户相互PK,满满的成就感噢~

b、极简冥想法

即,通过深呼吸+关注气息的流动,达到一种专注状态。

具体操作如下:

1、选择一个舒服的姿势

2、用鼻子呼吸

3、呼~稍作停顿

4、哈~慢慢呼出

5、关注气息从鼻孔的流动

神经学家发现,如果我们经常让大脑冥想,它不仅会变得擅长冥想,还会提升我们的自控力,提升我们的注意力,这无疑会对我们管理压力、克制冲动大有帮助。讲到这里,可以顺带提一下乔布斯,他生前因为受到禅宗和印度瑜伽的影响,便经常通过冥想的方式,训练自己的大脑和心力,这可能也启发了“苹果”系产品极简风格的设计吧~


以上就是今天的文章内容,感谢你的阅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4网课《洋葱阅读课》笔记-01阅读的大脑C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gbe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