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叙事者的引领下,有幸阅读了《脑科学与课堂——以脑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一书。这本书从学术范畴来分类,属于认知神经科学方面的。感谢叙事者团队,又帮我开辟了新的阅读领域!
细细读来,也曾每章都做思维导图,收获很多,但很多内容似懂非懂,不免还是有种囫囵吞枣的感觉。读完本书,感觉就像是走进一团迷雾,偶尔我能看到一些迷人的风景。但很多时候,迷雾后的美景只是能若隐若现地看到。
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书中提到的用“艺术整合”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掌握内容、技能和概念的理念和做法。
艺术整合是BTT理论模式的核心,即采用艺术整合教育的方法来提升和增强学习目标,是一种强有力的策略,可帮助和确保信息“黏附”在孩子们的记忆中。
前不久,有幸聆听了一节高中语文课,其他的内容已经记不太清了,但是课堂中设计的几处情景对话环节却让我记忆犹新。
那是一节关于文言文教学的课,即使外行的我也知道文言文教学的不易,所谓“得语文者得天下,得文言文者得天下”。可见,文言文学习之重要性。
执教老师设计了一个情景再现的环节,由一位同学担任主持人,分别由几组同学到讲台前进行情景对话,类似角色扮演吧。我原本并未带着太高的期待,觉得现场并没有多少道具,情景对话一定也只是走走形式吧!然而,出乎我意料的是,学生们一开口,就吸引了我。虽然略显生涩,却那样投入认真,哪怕简陋的什么道具也没有,学生们的神情、语气甚至是步态却让我如同身临其境,非常有代入感。忍不住地随着学生们那抑扬顿挫的语言去体验文字的内涵和人物的命运。
印象中有一位学生扮演的是屈原,虽然身无任何古人的装束,他那慷慨激昂、悲天悯人的语气和神态,却俨然是那个身着兰草、束发高冠,词赋悬日月的屈原大夫。真是让人忍不住击节赞叹。
我这样一个并不懂得文言文原文的音乐老师尚且听得如此津津有味,如痴如醉!更何况是那些坐在台下的熟知原文的学生们呢?他们的内心将会引起多大的共鸣!更遑论那些台上的演员,他们不光要背熟,还有入情入境地表现出来,这样精彩的表现背后又蕴藏着多少汗水和智慧呢?
正如玛丽亚•哈迪曼书中所说:对材料进行表演而不是简单地看或听,其中涉及的身体和心理加工过程能够把目标内容强化进长时记忆。并且,它不容易被忘记,因为戏剧表演有趣,而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显然是老师们的宝贵财富。
这样的学习真是太棒,太精彩,太有趣了!这样的学习才是真正的深度学习。
同样,这样的艺术整合在音乐教学中也并不少见。世界三大音乐教学法之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就是一种综合性的音乐教学艺术,在它的教学空间里,包含了语言文字、音乐美术、表演设计等多方面的教学门类。
奥尔夫认为:只有通过这种原本的唱、奏、动、说综合的艺术才能把人类最宝贵的生灵东西开发挖掘出来,并使他一生永葆青春活力。
正如书中所言,艺术整合教育通过提高艺术思维和工作习惯来促进学习。可以让反复练习变得更有趣味,可以促进学习内容的精细化掌握,有更好的生成,并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当信息以艺术形式而非课本纸质形式呈现给学生是,学生自然而然也就需要更努力地来理解他们遇到的材料。而且这种过程非常有趣且刺激。这样饱含积极情绪的学习过程一定会成为孩子成长历程中的“闪光灯记忆”。
而让孩子快乐地、有趣地学习,则是我们每位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心愿和终极目标。
那就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