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
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
秋天的第一个节气
秋字拆开禾与火有禾谷成熟之意
“立秋”到了
昼夜温差会逐渐拉大
但并不是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
划分气候季节要根据“候平均温度”
即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
才算真正秋天的时节
中国地域辽阔,虽各地气候有差别
立秋时大部分地区仍未进入秋天气候
且每年大热三伏天的末伏还在立秋后
南方立秋节气内还是夏暑之时
由于台风雨季渐去,气温酷热
因而中国医学对从立秋起至秋分前
这段日子称之为“长夏”
立秋这天古人悬秤称体重
与立夏时的体重作对比来检验肥瘦
如果体重变轻则称之为“苦夏”
就要多吃美食来“贴秋膘”
坚韧了一个夏天的吃货有了大吃一顿的理由
民间有句俗语:
立秋到,贴秋膘,冬去春来身体好。
说天凉以后应多吃些肉食
补充因伏天食欲差、流汗而带来的亏虚
提升身体里的正气
《管子》中记载:“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此乃古人对四时调摄之宗旨
告诫人们顺应四时
养生要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
要想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就要顺应遵循之
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循渐进的过程
立秋的气候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
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
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
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
是人体阴阳代谢、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
因此秋季养生,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
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
秋内应于肺,肺在志为悲,悲忧易伤肺
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
易生悲忧之情绪
所以在进行自我调养时切不可背离自然规律
循其古人之纲要“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一场秋雨一场寒
十场秋雨就结霜
冷热交替频繁的季节
不但要注意增减衣物,还要留意饮食。
饮食应多吃酸味食物以增加肝脏功能
抵御过盛肺气之侵入
如苹果、葡萄、杨桃、柚子、柠檬、山楂
按《黄帝内经》“秋冬养阴”的原则
要多吃滋阴润燥之物,以防秋燥伤阴
如银耳、梨、芝麻、藕、菠菜、豆浆、鸭蛋、蜂蜜
每天学习养生一点点,每天坚持实践一点点,每天更健康一点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