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儿童发展与教育教育-家庭篇亲子教育
“小pi孩长大了,好多事情都不跟我说了”......因为有一种妈

“小pi孩长大了,好多事情都不跟我说了”......因为有一种妈

作者: 2d93992a88c3 | 来源:发表于2017-04-26 12:05 被阅读11次

    本期👀 点:让孩子和我们主动沟通

    内容分类:人格发展,家庭教育

    术语查询:依附期望、偏见 、因果关系研究、实验组、安慰剂组(在微信公众号内回复信息,如“诠释偏见”,即可查询术语含义)

    原文标题:Exploring the Causal Effect of Interpretation Bias on Attachment Expectations《探索诠释偏见对依附期望产生的因果效应》

    发表信息:2016-06-27Child Development

    两周前,有一篇名为《女儿打人被叫家长,她来到后把班主任,校长,对方家长说得哑口无言....这个妈,有点霸气。》的文章引爆朋友圈。

    这妈当的,让无数中国吃瓜网友膜拜......

    于是我们心碎发现,有一种妈叫“别人家的妈”。

    这种妈和她们的小孩总是亲密无间,无话不谈;这种妈在小孩需要的时候总能给予恰当的支持;这种妈总能让我们在不确信的时候感到莫名的安全感和信心......

    虽然“自家的妈”割肉给我们吃都舍得,那我们为什么还总羡慕“别人家的妈”?

    你或许能从本期文章里找到答案。

    “对不起,我是一个糟糕的朋友...我一直在忙着做一个很棒的妈!”

    我们这期要谈的,和校园欺凌不直接相关,而是谈一个人为了得到安全感而寻求亲近另一个人的心理倾向——依附

    这位“惹事”的女儿,应该是安全感爆棚了!!虽然这次事件不是她主动向家长寻求帮助(校方通知的家长),但可以想象这位妈咪能泰然自若地顶住三方压力,果断并思维清晰地说出那样的话,绝非事发偶然。

    估计这妈在平常就能给女儿提供支持和安全感。如果能采访到这位女儿,我只想问她一个问题:“在你妈来之前,你估计她对此事会做如何反应?”

    如果她的回答和后来发生的情况相符,说明在她还不清楚家长会如何反应的时候,仍然对亲妈抱有很高的依附期望。以后在学习生活中碰到任何事情,她也一定会主动和妈沟通。

    我可不是第一个作出以上假设的人。近半个世纪以前,有位叫约翰·鲍比(John Bowlby)的老头用更学术的语言早做过了类似的假设:

    “有安全依附的儿童(即信任父母可以为他们提供支持的儿童),会有更高的依附期望,即更肯定地认为在以后和父母的互动时可以得到他们的支持。这样一种安全的释偏见会自动地发生,使得这些小孩愿意迅速有效地与父母互动。而这样做,也会让他们从父母那里,得到和之前积极经历相一致的新反馈。”

    约翰·鲍比(1907-1990),英国发展心理学家,1950年代提出著名的依附理论。

    这个假设成立的话,那就反过来解释了“为什么有的小孩不愿和父母有效互动”了。

    因为他们的诠释偏见告诉他们:

    他们就算找了父母,然并卵,也并不一定会从父母那里得到支持或帮助。一旦有了这种不安全的诠释偏见,孩子就自然而然地打消了找父母沟通的念头。

    “有什么就要跟爸妈讲,一定要讲哦!”;

    “爸妈是世界上最爱你的人。”;

    “一定会保密的。”;

    “我们保证不怪你。说吧!”......

    也许你已经试过了,这些方法并不总是有效。

    那绝对有效的好方法是什么?

    对,没错!我说的是绝!对!有!效!

    因为接下来要介绍的这个因果关系实证研究,有如握在手的一把尚方宝剑。有了它,就可以证明:

    “是什么原因直接导致了安全/不安全的依附期望?”

    想了解更多关于“因果关系研究”,请在点击“因果关系那点事”。

                     《因果关系那点事》

    实验与结论

    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小孩对父母安全或不安全的依附期望呢?研究者们提出的假设答案是——诠释偏见

    为了检验不同的诠释偏见,是否会带来小孩对母亲信任态度的变化,一部分小朋友(实验组)先参与一个培训环节,通过模拟场景来“人为”地培养他们安全的诠释偏见。比如,

    “你在最后一次学校测试中得了一个低分,这让你感觉很糟。你妈看见了你的分数,......”。

    实验组小朋友被引导填补“她会安慰你。”这个具有积极意义的结果。而另一部分小朋友(安慰剂组)则被引导填补一个完全不相关的结果。

    ☑️ 第一步的实验结果证明:小朋友确实可以通过训练,建立安全的诠释偏见,即用安全感的方式来诠释他们和母亲之间的互动。

    ☑️ 第二步的实验结果发现:通过训练建立起了安全诠释偏见的小朋友在未知事件发生时,自发地以一种更具安全感的态度来诠释当时并不明了的情形

    ☑️ 最后一步,在对母亲支持期望的调查中,通过培训建立了安全的诠释偏见的小朋友,会对母亲给予支持的信心大增。比如,在以下这个模拟场景中:

    “校园欺凌:在学校,有几个小孩欺负你。你在想是否要告诉你妈,你可以想象她会。”

    建立了安全诠释偏见的小朋友更倾向于选择“妈妈会在这个问题上帮助你”,而不是选择“妈妈会告诉你自己去解决问题”。


    精要总结

    ✔️ 如果你也希望成为孩子眼中“别人家的妈”,要做的只是,给孩子建立安全的诠释偏见

    ✔️安全的依附偏见怎么建立?你只需要一如既往地让孩子感到支持和安全。(做起来并不容易)

    ✔️支持的对立面,不光是“不支持”,还包括对孩子的问题不置与否


    编后语

    现在知道“自家的妈”和“别家的妈”的根本区别在哪了吧⁉️

    从战略上来讲,问题的根本就出在诠释偏见这件“小事”上。

    作为亲妈,你在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是一贯给他们支持,让孩子对你产生了安全的诠释偏见呢?

    还是在他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有一搭没一搭的,或者干脆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以致于导致了小孩对你的信任打折?

    该研究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就是——

    只有建立了安全的诠释偏见,孩子才会“偏见地”相信:只要和父母取得互动,就会得到他们的支持。

    反过来想,如果孩子有事总瞒着不说,就应该反思自己是不是没有给他们一个安全积极的经历,导致他们对我们能否提供帮助产生了不信任!


    从战术上来讲,怎样给予小孩子恰当的支持呢?

    如果他们一遇到问题就帮,导致了小孩对父母过强的心理依附,肯定也不是件好事吧?而且,不可能对于所有的事情,父母都得点头同意吧?

    那到底怎么理解“支持”?要支持的话,支持到什么程度?在孩子向你倾诉自己遇到了问题的时候,你会怎样给他/她提供恰当的支持?

    以下是馆小主的一点看法

    1️⃣情承认表支持的第一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就是给予必要的关注。如何体现你“关注”到了呢?就是在情感上产生共情——看到和承认小朋友的各种情绪,不管这个情绪产生得有没有道理。

    “妈妈知道你难过、气氛、不满、委屈、感到得意......”。崩管是什么情绪,先承认自己感受到了小孩正在感受的再说。

    共情,总是积极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2️⃣信息补充孩子遇到问题,有可能是因为他们获得的信息不全面造成的——只看了消极的方面,没有看到积极的方面;或因为对某件事情缺乏了解,造成了困惑或误解。

    敏感的父母只要找准这个信息缺口,提醒孩子注意,帮助孩子分析,把这部分信息缺口给填补上。很多时候大人帮到这一步,小孩自己就可以把剩余问题解决了。

    3️⃣行动建议如果心理上共情了,信息也提供了,孩子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做,或者仍旧犹豫不决。做父母的再在后面推一把——给孩子一个具体的行动建议

    如果大人和孩子在这个行动方案上达成了共识,只要孩子自己有能力做到,余下的交给他们吧。

    4️⃣采取行动走过了前面三步,还是不能解决问题,大人只能通过和孩子一起进一步采取行动,来帮助小孩解决问题了。

    亲情提醒

    ✔️ 我们往往容易忽略前三步(尤其是第一步“情感承认”),一下就跨到第四步。这样一来,反而会损害小朋友宝贵的独立性,帮到最后帮了倒忙。

    点击此处,查看原版英文论文。


    原创编译:

    简书专栏“儿童发展与教育-学术成果平民化”

    微信公众号“常青蒙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pi孩长大了,好多事情都不跟我说了”......因为有一种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gji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