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第二次读这本书,但读的时候还是怕看漏哪一行,哪一章,细细味读,收获满满。
“我是谁?”一个看似简单,其实是很深奥的问题,我们就是常常不知道自己是谁,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结果是我们常常因为得不到而感到很痛苦。即使我们得到了,我们还是不开心,因为那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比如孩子的兴趣班,很多家长其实并不是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而是为了炫耀,炫耀孩子,炫耀自己教育。
要去了解自己,去认识真我,去了解自己的潜意识,我们的头脑真的很会欺骗我们,它会看到它想要看到的东西,收到它想要收到的信息,无关乎外在的条件、事实是什么。当我们出现情绪的时候,要判断我们是不是受潜意识的影响。这次我边读边实践,我挖到自己一些潜意识的问题,我其实很常时候是在逃避责任,因为我怕被责备。小时候爸爸妈妈总是说,“你是姐姐,弟弟妹妹们犯错就是我没带好”所以他们犯错我也会被责备。我觉得委屈,也很害怕,为了逃避责备,我就选择和他们保持距离。我发现在陪大宝成长的过程中,我有时也会有这种情况,比如他犯错的时候我就会特别生气,我主要是怕被说,怕我没提醒他,以后他有什么问题,我得负责。
小时候隐藏的一些痛,也一直影响着我在教育孩子,比如因为小时候有一些时间我总是被寄放在别人家,孤单地去面对陌生的环境,很害怕、无助,所以我一直缺乏安全感。大宝小时候去一个陌生的环境,我就会提前给他做一些思想工作,如果是我们没在身边的,我就会有些担心,大宝现在也会有些缺乏安全感。我现在清楚了,我要让孩子改变,我就要先改变自己,去拥抱那个受伤的自己。
说到改变,我也有了一些体会,以前我总想改变队友的生活、饮食的习惯,但无论我怎么说都没用,很反抗。这次我什么都不说,我就自己贴灸,喝花茶,他感到好奇,愿意试试,后来他发现有些效果,现在一点都不排斥。以前如果我强加我的观念在他身上,他的小我第一件会做的事就是反抗,所以不听。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在投射出来的结果。”这句话我会一直记着,现在我最重要就是修自己的内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