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一些关于提高效率的书,这本还是不错的。期间做了一些笔记,写出来记录一下,也做了思维导图,但是导出失败,甚是尴尬。
作者介绍了一些很有用的方法,比如“工作篮”概念,“清单”处理方法,回顾检查,等等......
1、工作篮
实际上我更喜欢把它称作Inbox,因为在效率工具Omnifocus中便有这样的一个选项。生活中一些突发奇想,临时工作,之类的东西,都可以放进Inbox当中,作为一个“临时站点”。既然是临时的,那么我们当然要进行整理,清空。每天在固定时间内进行整理,清空,可以对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如何清空呢?有四种思路:
1):2分钟内可以解决掉的,立即行动。
2)不能立即解决的,可以留到以后解决的,放入一个“以后”的工作篮当中(前提是已经建立起这样一个工作篮)或者写入自己的日程表当中,设置提醒。
3)垃圾。对于没有用的,不需要做的,只是一个想法,过后觉得没用的,那么就勇敢地扔进垃圾箱吧。
4)有潜在价值的,比如一些可以给以后学习、生活作为参考的,可以当作思路的东西,放入“知识库”。对我来说,我是放入笔记软件(为知笔记、印象笔记都是很不错的软件)
每天都要设置好时间,对Inbox进行整理,回顾。很多人建立起一个Inbox文件夹之后,什么都往里面扔,但是过后不进行整理回顾,这样跟建立一个垃圾堆有什么区别呢?
2、自然式计划模式
为什么叫做自然式呢?因为作者建议我们建立一个自动自主的系统,当大脑出现想法,ideas之类的东西,自动进入这个系统当中,进行加工整理,减轻大脑负担,这样大脑就可以养精蓄锐,思考一些更高程度的东西。这个模式包含了5个步骤:
1)定义目标和原则
这个是一个人做事的标准。如果你没有目标,没有原则,多在生活当中问自己,问他人三个字“为什么”。还有要明白做这件事事的目的,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2)展望成果
在大脑中勾勒一副成功的画面,想想自己成功的样子。这个不是教大家YY,做白日梦,而是激励自己专注于这个目标。因为我们的大脑会自动关注我们所喜欢的东西。比如说一个手机爱好者,那么他在超市中,最容易被手机所吸引。
3)集思广益
这个就回到了上面所讲的Inbox。捕捉大脑中出现的想法,放进Inbox当中。一开始捕捉的时候,不要进行判断,质疑,评估,尽可能地收集大脑中迸发出来的想法。
4)组织管理
当你回顾下Inbox的时候,就会发现,里面原来有这么多东西,这时候便要进行整理加工。
加工方法在Inbox方面已经写了。
5)下一步行动
当收集、整理等步骤完成后,剩下的就是行动了!如果不行动,那么所做的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呢?
3、回顾检查
我认为这部分是很重要的。我自己的检查时间是在每周六。在这个时间段:
1)、对Inbox进行回顾,看看这个星期做了什么事情,有什么地方值得改进。
2)、对收藏在笔记软件中的文章、知识,想法,进行归类整理。贴好标签,方便查找
3)、思考这套学习、工作方法有没有什么改进的地方,也就是“升级系统”
4)、看看自己有什么地方,脱离了轨道(偏离了长期目标)
后记
书本身是很长很厚的,但是对于我来说,吸收到上面这些,已经对我的生活、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当然还有很多内容只是记在纸质的笔记当中,没有写上来。作者更多地是提供了一个思路,方法,但对于读者自己来说,要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改进,没必要完全、盲目地吸收。在读书的时候,多问问“如果是我的话,该怎么做”?这样,可以慢慢地改进自己的方法,把书的内容,转化为自己东西,这样才是读书的目的。
软件推荐
1、Omnifocus
GTD神器,当然学习成本有点高,价格也有点高。喜欢简洁的可以使用Things,也是很不错的软件。
2、iOS自带日历
作为日程表使用,记录朋友生日,重大事件......
3、为知笔记
建立个人知识库,功能很丰富,也很好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