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实用型书读书笔记杀死脑细胞方法论
写手那么多,手把手教你如何脱颖而出?(补充篇)

写手那么多,手把手教你如何脱颖而出?(补充篇)

作者: 董洋 | 来源:发表于2016-05-16 21:50 被阅读893次
    1  一万个小时理论

    最近读到格拉德威尔的《异类》一书,作者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理论——练习一万个小时后会成为天才。

    练习一万个小时,你就能成为这一领域的天才?果真如此?

    一本让人脑洞大开的书

    众所周知,想成为某一领域的天才必须要不断的去练习。简书中活跃着众多的写作高手,每天都会产出高质量的文章,如果你去询问他们写作有什么技巧之类的,我想大多数写作者都会告诉你,多读和多写,别无他法。不错,这种方法使他们由最初青涩的写手一步步长成了经常霸占头条的大神,多读和多写是关键。

    补充:

    写一万个小时按每天三小时的练习量来看,起码要有十年的功夫,古人说十年磨一剑看来不算妄论。如果你觉得一万小时遥不可及,我还需要一些时间去陪家人、会朋友、shopping、刷朋友圈、打打游戏之类呢,坚持5000小时也不错,又或者500小时呢?如果你连一周一个月半年都坚持不下去,劝你还是放下写作,寻些其他的事情做吧。

    2  跳出自己写作的熟悉领域,只做“走心”练习

    对于一个唱歌跑调的人,每天拼命的练习唱歌,一万个小时后也很难成为优秀的歌手。我认识一个教音乐的老教授,他半生的时间都放在了钢琴教育上,他说过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他说我接触过很多天赋异禀的孩子,孩提时就显示出过人的钢琴天赋,但他们之间能成为像郎朗那样大师级别的人几乎没有,因为他们往往在已经熟悉的曲子上浪费太多的时间。每天练习那些已经很熟悉的曲子是另一种浪费时间的方式。我无意间说起一万个小时的理论,教授听完乐了,他说“练琴不是水滴石穿或铁杵成针的成语,成为高手的关键,不是练习的时间,而是方法。钢琴大师郎朗一定不是关在屋里每天练习,凑足一万小时而成为大师的。”

    练习,讲究的不是谁练习的更多,而是练习的时候谁更“走心”。对于写作来讲道理一样,随心所欲、或者只写自己擅长领域的写作,与那些刻意练习尝试不同文体、风格、对象的写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注重效率、高产、阅读量,往往写起来也轻车熟路,因为他知道读者想要什么,文章也能受欢迎。而后者更关注文章质量和写作水平的提高。

    对于自己所不擅长写作的领域,必然会多方面查证、引源和查找素材,这无形当中就会获得你熟悉区域之外的知识,拓展了知识面。真正的写作练习不是每天写多少字,写多少相同题材,而是多方尝试,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持续写作,写自己写不好的。常写职场的可以去写写历史;擅长鸡汤励志故事的可以去写写人物传记;常写方法论干货的不妨试试青春情感类的文章,说不定会有新收获。

    走心练习
    3 写作的三个“圆形区域”,多在“学习区”练习

    心理学家将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三个圆形的区域。最内一层是“舒适区”,可以理解为这一层是我们已经掌握了的写作方法和套路。最外一层是“恐慌区”,可以理解成这一层是我们短时间无法达成的写作水平。中间一层是“学习区”,这是我们通过练习提高,能够达到的水平。

    同样的道理,读一本书,如果你读起来晦涩难懂、昏昏欲睡,那赶快放下这本书,因为这本书已经超出了你现在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无法读懂更谈不上从中获益。那么,这本书就在你的“恐慌区”。假设这本书你读起来毫不费力,书中的观点对你来说并无多大新意,那么你可以把这本书做为快速浏览的书来看,因为它在你的“舒适区”。效率最高的读书人会选择那些在“学习区”内的书,读完能获益良多。我不建议刚刚接触文学的人就开始捧着一些国外名著读,认知水平不到,读不出什么名堂来。我倒建议想学写作的人坚持“啃”一本书来获得写作方法,初学者要快速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就是要明白你擅长写什么,写起来不费劲。有些功力的写作者尝试不同风格,融会贯通,集百家所长。

    写作时,要根据自己能力水平,多在“学习区”练习。

    补充:

    通读一遍不如背一遍,背一遍不如写一遍。倘若我看到一篇令我受益匪浅的文章,里面的观点大都觉得新奇有趣,我就会有“翻写”的冲动,有点类似于翻唱,调子可以跟人家相似,但你必须唱出你自己的风格别人才会爱听。将文章中作者的观点总结一二,用你自己的经验、见识、态度和角度来写就可以了。如果你打算简书首页通过率高,告诉你个最简单也最有效的办法——翻写。找那些高点击量的爆文,但必须是相同题材的,比如《欢乐颂》中写鸡汤励志情感的,读几遍后打散萃取提炼,用自己的话将观点诠释一下,推敲出自己的观点,逐一列出后开始丰富填充、引源查证即可。或许文章内容相似,但一定契合简书人群口味。虽然整容后锥子脸的美女可能长得很像,但这不妨碍你看到她们时肾上腺素照样升高。最后一步是关键,取个吸引人的标题是王道。

    在翻写的过程中,有时你会突然发现另一种思路,会有种发现新大陆的感觉,然后你把突然闪现的想法随手记在一边,接着写。一篇文章下来可能你脑袋里会出现三四个这样的观点,接下来你就要丰富你自己的观点了。你的思维越发散,灵感越多,查证的过程中你的知识体系就会越庞大,写作时旁征博引才会顺手拈来。钱钟书的文笔犀利诙谐,实际上这是在大量阅读写作中练就的,杨绛说他记忆力惊人,是因为他发散的思维能触到别人触不到的地方,能记别人记不住的,才有了他笔下活灵活现的人物。

    三个圆形区域
    4    获得及时反馈

    提高写作能力的另一个方法是获得及时反馈。我加入了几个网文创作者的微信群,里面有众多高水平的写手。我发现一个现象,无论这些人头衔有多耀眼,他们一部作品写完了都会很谦虚的发在群里,让大家评论给意见,而后收集反馈对作品进行修改。

    如何看到自己脸上的痣?答案就是照镜子。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和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可能会有很大差别,“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有时需要一个旁观者指出我们注意不到的错误。很多人在简书上投稿,一篇自己字斟句酌的文章以为肯定能通过首页,但事实却被“秒拒”,原因就在于他们自己看不到文章中存在的问题。

    补充:

    有些人问我,我身边没有爱写作的人,我给谁看?谁给我反馈?

    我给他的回答是,恰恰相反,爱写作的人通常不会读或者不会仔细读你的文章,你去看看那些给人认真留言的,有几个是经常写作的人。所以,不需要找爱写的人,给识字的人看就行,然后问问他们的看法。还有,倘若他们给出来的评价是"不错"、"还好啊"、"挺棒的",你要考虑修改一下你的文章了,因为你的文章并不出彩,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写在最后

    写作是件很费脑子的事,写一篇能引起看官共鸣拍案叫绝的文章更是难上加难。资质平庸的写手到处都是,“招式犀利、内力浑厚”的高手却不常见,想要脱颖而出,靠“一万个小时”的累积可以,但话说回来,人生又有几个“一万个小时”值得我们耗费呢?

    针对有些爱好写作的同学提的一些问题,在原来文章的基础上做了几点补充,还是希望大家多留言来讨论,激发灵感,补充文章,共同进步。谢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安心YN:第一点似乎我们谁都知道,可是10000小时理论还是打碎了我的认知。
        董洋: @安心YN 谢谢!
        安心YN: @董洋 嗯 一定会看一看的,忽然发现很多东西都需要交流, 互相学习才会提高的很快。 你写的东西很好。
        董洋: @安心YN 可以去看看那本书了解一下呢!
      • 楠橙子:好喜欢你的文章,我也是想写小说的可是不知道怎么写
        董洋: @楠橙子 谢谢!
      • 赵贞娜:正是迷茫的时候,多谢鼓励
        董洋: @赵贞娜 愿给你能量!
      • 楠天下的太阳花:必须点赞。。。👍👍

        你的分享太让我受益了!🌷🌷
        我的专题《楠天下的太阳花》需要你,我收了。👍👍👍
        诚邀关注我们的专题🌻🌻🌻
        董洋: @楠天下的太阳花 谢谢!
      • 6a9c3c135d75:有道理
      • 追风郎:文章很赞,已收录专题“方法论”。
        此专题,纯干货,你想找的宝典都在这里。
        欢迎关注专题“方法论”,欢迎投干货文章。错过这个专题,你就错过了简书。
        关注方法:点击编辑头像→编辑个人主页→更多→专题→方法论→关注→满满的收获
        或者http://www.jianshu.com/collection/e0f734a21aef→满满的收获
      • 2H青年:启发思路,值得细读。
        董洋: @2H青年 共同学习!谢谢!
      • 楚皓:讲的很细很实用,谢谢
        董洋: @0楚皓0 😊😊

      本文标题:写手那么多,手把手教你如何脱颖而出?(补充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nnb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