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共学《长物志》第42天

共学《长物志》第42天

作者: 顺其自然蕾 | 来源:发表于2022-06-18 20:11 被阅读0次

共学《长物志》第42天2022年6月18日

卷二《花木,银杏》

【题解】

银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生长缓慢,寿命极长,树姿雄伟壮丽,叶形秀美。文震亨最喜其枝叶新绿时,实际上秋天的银杏树一片金黄,更加美丽。文中提到吴地的寺院有大的需要人合抱的银杏树,现今留存的古老的银杏树也多在寺庙之内。山东日照浮来山定林寺内的银杏树相传是商代种植,距今有三千五百余年。

【原文】

银杏株叶扶疏①,新绿时最可爱。吴

[语音]

中刹宇及旧家名园②,大有合抱者,新植似不必。

【注释】

①扶疏:枝叶繁茂分披貌。

②刹宇:寺庙。

【译文】

银杏树枝叶繁茂纷披,刚长新绿叶子时最让人喜爱。吴地的寺院和旧时大家名园里,大的有需要人合抱的银杏树,新种银杏树似无必要。

卷二《花木,乌臼》

【题解】

乌臼,又叫乌桕、木梓树等。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解释了乌桕名字的来源:“乌喜食其籽,其木老则根下黑烂如臼,因以名之。乌桕的果实很多鸟都喜欢吃。乌桕树冠整齐,叶形秀丽,春秋季叶色红艳,经霜后如火如荼,文震亨将它与枫叶相比,认为丝毫不逊于“红于二月花”的枫树,而且比枫叶更耐久。但文震亨并不主张大片种植,在园林中种一两株作为点缀即可。

江南水乡多邻水植乌桕树,经过霜降,红于枫叶的乌桕多入于诗人笔下。宋杨万里《秋山》曰:“乌臼平生老染工,错将铁皂作猩红。”明吴梅村《圆圆曲》叙述陈圆圆经历劫难,进入吴三桂的平西王府时写道:“传来消息满江乡,乌桕红经十度霜。”以乌桕经霜表达沧桑之感。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唱道:“日暮伯劳飞,风吹乌桕树。”以风吹乌桕树表达凄凉之感。

【原文】

秋晚,叶红可爱,较枫树更耐久,茂林中有一株两株,不减石径寒山也①。

【注释】

①石径寒山:来自唐杜牧的《山行》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

晚秋的乌臼树,叶红可爱,比枫树更耐久,茂密的树林中有一株两株,不亚于杜牧《山行》诗中的霜叶。

相关文章

  • 共学《长物志》第162.163.164.165

    共学《长物志》第162天2022年10月16日3 卷十二《香茗》 【题解】 本文为香、茗总论,文震亨大谈香、茗之益...

  • 共学《长物志》第117

    共学《长物志》第117天2022年9月1日 卷七《器具,花瓶》 【题解】 文震亨提到花瓶的两个用途:插花或供清玩。...

  • 共学《长物志》第126

    共学《长物志》第126天2022年9月10日 卷七《器具,墨》 【题解】 文震亨从质地、颜色、味道、声音、样式...

  • 共学《长物志》第127

    共学《长物志》第127天2022年9月11日 卷七《器具,纸》 【题解】 文震亨介绍了北纸、南纸,唐、宋、元、明各...

  • 共学《长物志》第116

    共学《长物志》第116天2022年8月31日 卷七《器具,瓢》 【题解】瓢是以老熟的葫芦对半剖开制成的舀水或盛酒器...

  • 共学《长物志》第114

    共学《长物志》第114天2022年8月29日 卷七《器具,香橼盘》 【题解】 作为山居生活的点缀,香橼以芳...

  • 共学《长物志》第115

    共学《长物志》第115天2022年8月30日 卷七《器具,麈》 【题解】 麈尘是古人闲谈时执以驱虫、...

  • 共学《长物志》第130

    共学《长物志》第130天2022年9月14日 卷七《器具,海论铜玉雕刻窑器》(1) 【题解】 本文是一篇鉴赏文章,...

  • 共学《长物志》第128

    共学《长物志》第128天2022年9月12日 卷七《器具,剑》【题解】在文震亨的时代,剑已失去实用功能,成为收藏品...

  • 共学《长物志》第129

    共学《长物志》第129天2022年9月13日! 卷七《器具,文具》 【题解】 古代文具蔚为大观,文震亨所谓的文具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共学《长物志》第42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hkl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