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对这句话,有了新的认识。
此语出自道德经。要想了解这个概念,一个要知道什么是“有”,什么是“无”。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有”就是出现在你认知的事物,“无”就是未出现在你认知中的事物,但并不代表它不存在。
凡是“有”,其实是偏离道了,我们大家要解决这个问题,而便于和他人沟通,所创造的一些名词,凡是“有”都是问题,都要解决。
那怎么解决呢?
以无制有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怎么理解以上的内容呢?还是具体的事上说吧。
举个什么例子好呢?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的例子吧。
每个孩子都进入学校学习,学得本领,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够给社会提供价值,这就是“道”,这种状态下,是无名的,如果你家的孩子按着这种情况进行的,我们是不会注意到他的,这就是“无”,没有进入到我们的认知当中。这是合道的。
忽然你发现你家孩子学习不好了,你判断这可能会影响他的前途,也就是以后可能不能过上好日子了,这种情况的出现就是“有”,进入到你的认知当中了。你还要和别人交流这件事儿,怎么办,你就发明了“学习不好”“判断”“不听话”这些名词概念。
那怎么解决你家孩子出现的这些问题呢?
首先是归“无”,还是进入到进入学校,学得本领,能够为社会提供价值这个没出现认知当中的“无”中来。
其次,解决你孩子的问题,不能从“有”显出来的去解决,这叫以“有”制“有”。应当从没有进入到我们“认知”当中的事情上去解决。
“无”从哪些方面体现呢?
一个是孩子本身的轨迹
一个是从除教育之外的其它轨迹
怎么理解?
孩子的人生轨迹,除了现在看到学习不好这个“有”之外,还有小学、高中、大学、进入社会,这些没进入到我们意识中的“无”。要解决“有”从这些“无”中解决。
另一个教育之外的“无”,孩子只是班级的一部分,班级只是学校的一部分、学校只是社区的一部分,影响孩子学习的因素包括:
学校、老师、学习方法、孩子个人能力、未来对孩子们的需求等,这些都是“无”,孩子所处的学校、所处的教育大背景都是变化发展的,也有不同的变化阶段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