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那些鼓舞青春的文章
采访录|程序员的生活是怎样的

采访录|程序员的生活是怎样的

作者: 芸羲 | 来源:发表于2020-03-05 19:44 被阅读0次

十年前的小智,是一个理科超级厉害无敌手的学霸。总是端端正正坐在位置上,挑战一个又一个难题。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看起来很斯文,一双眯成了一条缝的小眼睛总是炯炯有神。

如今的小智,成了一名传说中的程序猿,坐标北京。几年未见,再次联系时,觉得他变得外向成熟一些了,脸蛋依旧白白的,眼神里依旧散发出坚毅的气质。

Q1:提起程序员,不少人会跟“宅”这个特点联系到一起。与其说是宅这一类性格的人选择了做程序员,不如说是这个职业选择了这类人,您觉得是这样吗?

A:是的。工作时间就占满了自己的生活,每天基本是三点一线(家、公司、食堂)。特别喜欢宅,即使在空闲的时候也不愿意出去逛,觉得不如研究下新技术实在。加上经常跟机器打交道,与人打交道少,属于猿类,单纯。

Q2:您说与人打交道少,但平时都是团队化作业吧。比如研发某项新技术,是要经常与团队里的人交流,还是说各人管各自那块呢?

A:主要是跟团队与企业里的人打交道,遇到问题(项目的进展情况或者技术、业务方面的)会就事论事,没有什么心机。不像销售那样经常在外打交道,对人情世故考虑得比较多。

Q3:这一行是不是技术变更特别快,所以需要不断学习?平时是通过哪些途径来学习呢?

A:是需要持续学习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关注一些技术官网和牛人的博客,还有公司内部的技术分享和讨论,然后把新技术进行应用。

Q4:那到了一定年龄阶段,会不会导致思路跟不上?那转型吗?

A:这是个吃青春饭的行业,大部分程序员干到35岁左右。到了一定年龄,思维固化,接受新事物不如年轻人。另外,这行业大部分公司加班严重,成婚后由于家庭的原因,没法长时间在公司加班。所以很多程序猿要么转岗成管理,要么自己创业,不过这也得看能力与机遇。

Q5:程序员是不是包括做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也分很多级别的吗?A:程序分两个方向,一是技术方面(例如算法、基础设施方面的),二是业务方面(以市场业务为主)。级别有低、中、高之分,还有架构师、资深工程师。

Q6:老大会根据每个人不同的能力来安排合适的任务吧,如果碰到自己处理不了的事情怎么弄?

A:老大会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安排任务需根据任务的紧急度、任务多少、难易程度以及人的水平来综合考虑。如果碰到自己处理不了的事情,一般会向上反馈。

Q7:一个时间段只做一个项目吗?一般周期是多久?

A:项目研发我们采用的是敏捷管理,迭代研发,每个阶段有个里程碑,一般2周一个迭代。就是说在项目前期,市场不明确和业务不断发展的前提下,每个阶段根据我们自己已收集的需求进行分析,然后确定阶段目标,通过敏捷管理方法,不断对产品进行迭代,再投放到市场,不断试错。

Q8:一般对于这种技术型的职业,很多公司可能会偏向于招男性。您觉得这一行,男生的优势和女生相比体现在哪些方面?

A:程序员大部分是男生,在我们公司的比例男女生大概是4:1,因为男生的抗压和身体素质比女生稍微强点,特别是有些技术人员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不停钻研技术、编写代码。但在测试岗或者项目管理岗一般是女生居多,因为女生更细心、更有耐心。

Q9:前阵子被讨论得热火朝天的996模式,对程序员来说应该是常态,您怎么看待这种加班制度?

A:在大部分互联网公司,996模式是普遍存在的。有时在新项目中,为了保证项目及时上线,也有可能在一个封闭的环境进行研发(997模式),俗尘“封闭研发”。2016年我就经历过一次,项目组成员从北京赶往长沙公司整整封闭研发3周,最终保证项目正常上线。

996的工作模式或封闭研发模式虽然能让工作效率短期大增,也有可能让某些人在这期间能力得到飞速提升,团队很有成就感。但我不提倡长时间这样,因为会让人感觉劳累、没有了自己的生活,使工作和家庭之间失衡,从而导致工作消极的现象,效率不升反降。

Q10:因为与人打交道少的缘故,会不会导致在沟通方面有所欠缺?比如心里想的是一回事,但不会表达出来。

A: 心里想的表达不出来,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我身上。我也会在书上或网上寻找一些技巧或套路,但往往效果不佳,不过现在比刚毕业时已经好多了。和我媳妇经常因为这种情况吵架,所以有时候我会沉默不言,然后等到双方都冷静下来再向她道歉和解释。

Q11:是什么原因促使您进入IT?兴趣是否是主要的因素?

A:当时对电脑特别感兴趣,觉得很神奇,所以就报了计算机专业。大学的时候自己经常拆电脑、重装系统、自己研发一些小游戏,不过是一些很简单的,玩玩就腻了。

Q12:大学里,参加过一些相关的活动或者比赛吗?

A:有。参加学校的挑战杯。去老师的项目组、公司经常一待就是几个月。有时也帮助其他学院的老师做做一些小软件,解决日常需求。

Q13:看您的空间有许多旅行的照片,这是不是对高强度工作的一种很好的放松方式?北京的景点都去逛过吗?旅行中让您感到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A:刚毕业那几年每半月就和朋友出去走走,可以说北京的东南西北都去过。印象最深刻的是团队去菲律宾长滩岛的旅行中,在菲律宾感受了当地人的贫穷。还有一次是在出海的归途中遇上了大风,船栏和船帆被损坏,大部分团队成员都受到惊吓。回国后细想起来,感觉到祖国的伟大美好和生命的可贵。

Q14:毕业后,就一直待在北京,对北京的印象怎样?作为北漂一族,有时候会很想念家乡吧。

A:对北京的印象用几个词来描述就是:节奏快、地铁高峰、雾霾等。早上起来洗漱后就出发,在路上碰到小摊就买个煎饼或包子,一边走一边吃,然后坐地铁去公司。晚上下班后找个饭店吃晚饭,回到家就到了该睡觉的时间,每个工作日都是这么度过的。

作为北漂感触颇深,特别是每月缴那5千块钱房租的一刻,觉得被吸了血似的。但如果让我再选择的话,我前几年还会选择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毕竟无论是机会、还是见识或视野都是其他二三线城市比不上的。但家里自从多了宝宝之后,就有点不想呆在北京,想回到长沙了。总之北京虽好,但不如自己的狗窝。

Q15:所以接下来的打算是要从北京回长沙了,是重新找工作还是调岗呢?

A:说到这,要特别感谢我的直属领导。不管是工作方法、行为处事,还是待遇方面都给了我很大的指导与帮助,他就是我这一路以来的贵人。尤其是最近这回工作地点变更到长沙、远程办公支援这事让我很感动。

年后由于家庭原因,在上班的第一周我就向他提出离职。当时他跟我说的是,非常理解和支持我辞职,但鉴于现在疫情和经济形势,回长沙很难短时间内找到工作,说可以先帮我向公司申请调岗或办公地点变更。

之后他在公司高层、HR面前为我极力争取,并向他们保证我远程办公效率、质量和管理上不会出现问题。最后我接到了HR通知,说可以在我待遇不变并将我办公地点变更至长沙。我简直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立马把这好消息分享给他。

Q16:没有比愿望成真更惊喜的事了。来到新的办公地点,还适应吗?

A:还行,这周我已经从北京返回到了长沙公司办公。而我们部门只有我一个人在这,预计接下来的工作时间我将会很孤立。所以近期我的目标是跟这边的人打成一片,感受公司的文化,和技术人员一起探讨业务技术、互相学习成长。

我: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去融化一个新的集体,总会有一段适应期。但只要自己的底子硬,底气足,保持一颗不断学习的心态,那道横跨在眼前的所谓的槛,在不知不觉间就迈过去了。

相关文章

  • 采访录|程序员的生活是怎样的

    十年前的小智,是一个理科超级厉害无敌手的学霸。总是端端正正坐在位置上,挑战一个又一个难题。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看起来...

  • 1000个富翁的日常---采访录

    1000个赚钱能手的日常---采访录 1000个科研巨匠的日常---采访录 1000个地方官员的日常---采访录 ...

  • 采访录|开地铁,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F哥,是我高中时期第一个认我做小妹的同学。还记得那时他经常说,当我奔跑在人群中时像是浓缩成了一个小点,但他总能一眼...

  • 采访稿是怎样炼成的

    1、首先对作者有个基础的了解,然后想想看自己对于这个作者有什么好奇,可以作为一个正式的问题来问的。基础的了解,来自...

  • 采访录

    记者:你觉得林老师是个怎么样的人? 学生甲:脾气很暴躁,睡不好。 学生乙:我寄宿在林老师家,我听见每次他对外人说话...

  • 采访录

    看看在什么部门,定好位,工作与学习协调好,宣传部为例,不同部门锻炼自己不同的能力,学到一些东西,而只不是交朋友 近...

  • 采访录

    问题一:学长有什么感情上的经验可以跟我们聊聊吗? 问题二:作为爱站主席,你对爱站的近期目标和长期期望是什么? 问题...

  • 采访录

    采访人:魏子愉 被采访人:肖宇萱 肖雨萱是我的好朋友。因为1月19号回老家,武汉结果23号封城,她没有回来,所以现...

  • 记者采访的搞笑段子

    记者在街头采访大妈:“大妈,今天的大雾给您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你瞎呀,我是你大爷!” 记者在街头采访大爷:“大...

  • 采访录|出国读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作为最高级别的学位——博士,相信在很多人心目中就是神一般的存在。我身边所熟悉的Dr.只有三个,一个是我以前的学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采访录|程序员的生活是怎样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hocr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