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学之光想法
重新发明铁轨(2)实践与方法

重新发明铁轨(2)实践与方法

作者: 新人作者小可 | 来源:发表于2018-12-02 16:50 被阅读44次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谈到了通过检视自己的心灵、经验和社会关系来探索可能的道路,以寻求一种不盲目的人生,一种良好的生活,摆脱路径依赖的束缚。这篇文章主要讨论如何通过实践——在心灵方面提升我们的感受力、好奇心、向上心;在经验方面增加我们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并学会利用它们;在社会关系方面尝试与不同的人接触和交流,加入不同的团体,并重新检视既有的社会关系。
    这篇文章也解释了公众号两个长期写作专题的设置:「问个问题」和「xx作为一种志业」。

    心灵篇

    感受力[1]

    「世上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简单来说,审美感受力就是审美中感知、接受美的能力。想要发展感受力,首先要问我们在何时失去了感受力。从微观的角度看,中国的艺术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我自小学以后就没上过一节音乐课或美术课。所以解决的方法看起来也很简单——学乐器,练书法,读古诗,阅读艺术史和欣赏艺术作品等等。这些当然都是有益的,然而如果从一个具有历史深度的视角看,问题并不是那么容易解决。

    听过香港中文大学郑宗义教授的一个讲座,他讲到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外面这颗松树,植物学家看到叶绿体,我看到「生生」[2],有什么不可以吗?」直观上讲,看到「生生」远比看到叶绿体更具审美意味,更需要感受力,却也意味着预设了一个目的论的宇宙观[3],并融入了很强的个人情感体验。但我们的知识不容许我们有这种宇宙观,我们过分强盛的理性与知识结合后也让我们很难有这种情感体验。一旦我拥有了某种知识,就再也无法回到甚至想象没有知识的状态,这被称为「知识的诅咒」[4],最早用来描述科普写作中专家「不说人话」的问题。知识能满足求知欲,增进我们对世界和人类的了解,最终帮助我们更好的行动。但是知识在揭开自然、社会、人类心理的神秘面纱的同时也许同样扼杀了想象力和美。今天我们如何设想那颗满是环形山的寂静卫星上住着嫦娥仙子呢?又如何歌颂那颗不断进行核聚变的大火球?也许我们可以辩驳说,基于知识的想象力才是高级的,而美仅仅取决于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一个较为感性的人依旧能欣赏月色的美丽,而一个较为理性的满脑子科学知识的人可以在特定情况下做到这一点,比如和爱人在一起的时候。

    但这里真正的问题在于,近代以来人类理性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上的成功,使得理性取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统治了一切。然而它仅仅能也只应该在「真」的领域占据主导,「善」和「美」的领域更需要我们的情感和直觉。当然,这样的论说是很不充分的。其实我无意割断真善美或者反对理性本身,只是想让理性回归一个更合理的位置——从一个至高无上的皇帝变成一个受到各种制约的总统。理性也已经从各个角度(哲学的或者心理学的)告诉我们它的局限,我认为这也是它之所以高贵的原因。

    到这里,我们的问题就变成了如何发展我们的情感与直觉。在我看来最好的选择莫过于儒家。儒家不仅要求人的反思理性(觉解),更要求人的道德感受力(诚意、共情、推己及人)以及生活感受力(孔颜之乐)。这些能力都是内在于人的,是自然界所赋予的,是人的本质存在(或存在本质。本质即存在),可统称德性。儒家关心的是如何实现德性,完成人格,达成生命存在与生命价值的统一,也就是「仁」的境界。然而德性一开始只是某种可能性,既然不存在生而知之的圣人,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地反省和修养,也就有了中国哲学中非常独特的工夫论。这里我提供的实践与方法不外乎重读经典,勉而行之。

    好奇心

    「如果你对世界没有兴趣,那么世界对你也没有兴趣。」

    这句话本身是值得商榷的,但是第一次听到时确实震慑到了我,以一种人和世界完全脱离乃至对立的无家可归之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确实丧失了一些纯粹而天真的兴趣,却也不是不可挽回。就好比「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好奇心和仁一样是内在于我的,也和仁一样需要我们有具体的实践。这里我想到的方法是「问个问题」,这是我们在童年时期就掌握的方法,只是我们渐渐变得了「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我们习惯了太多「小书」上的问题,却不再注意生活这本「大书」。

    需要说明的是好奇心和求知欲有所不同。好奇心是一种天真的情感,随心而发,其对象主要是生活中的现象,未必有一个清楚的、现成的答案,因此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去解答。而求知欲有一个明确的导向——知识。然而欲望是无法填满的,发现人生的有限和现代社会近乎无限的知识很容易导向虚无主义。正所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向上心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里用这句,实际上只能讲一下我自己认可的理解,未必讲透了。向上心,这里借梁漱溟的话来讲,不过「自觉的尽力量去生活」,「儒家最反对仰赖外力之催逼,与外边趣味之引诱往前度生活。引诱向前生活,为被动的、逐求的,而非自觉自主的;儒家之所以排斥欲望,即以欲望为逐求的、非自觉的,不是尽力量去生活。」所以向上心绝不同于今天的竞争意识和汲汲于求,前者几乎不存于儒家传统之中,后者则是一个明确反对的对象。两者都有可能站在向上心的反面。人到底是从动物中来的,有他机械性的一面,机械性就带来一种沉沦的趋势,需要向上心来节制。而这机械性一方面来自本能,一方面来自环境,应试教育下的人是最好的典型。我小学时尚争强好胜,处处争先,后来便越来越淡,回首看去,却几乎是在一夜之间的改变。只觉得奋笔疾书或记背单词时,人好像是个动物一般,争强好胜是人的本能,你死我活的环境逼着人前进,这样不管到了何等地步,终究只是聪明一点的猴子罢了。人生一世,活成这样未免可惜。我也并不是完全否定这种状态,尤其是竞争意识乃现代社会之核心,也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想要寻回。这问题尚未完全想明白,留待将来。

    经验篇

    直接经验

    我们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在现代社会,我们大多数知识和经验都不是亲身体验到的。然而生活经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柏拉图早在《理想国》中就讲过,哲学是应该30岁以后学的。很多道理不经历过永远无法明白,一来没有强烈的感受,二来没有丰富的细节。所以我在这里多说无益,只能说多多尝试,多多经历。

    间接经验

    聪明人从自己的经验中汲取智慧;而智慧的人从他人的经验中汲取智慧。

    这句话是我自己改编的一句鸡汤,因此形式上不大合理。这里只是想强调间接经验的作用,人类正是因为有了记录和传播经验的手段才有了今天,同时考虑到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出的「不求助于哲学和心理学」,也就需要把知识和经验区别开来,看看我们能从一些纯粹的事实(当然只是形式上的要求)中得到什么。从我们关注的人生道路这一主题来看,一些传记和专门文章想必会让我们有所启发。因此我正在策划公众号的另一个专题「xx作为一种志业」。专题名来自马克思·韦伯的两个著名演讲,志业这个词用得极好所以整个搬来了。除此之外历史书也是一个经验来源,「太阳底下无新鲜事」。而考虑到有些学科的特殊情况(比如有「哲学就是哲学史」这样的说法),这里特指一般的社会经济史或者人类学视角的作品,个人也很想了解一些以「叙事」为表达方法的中微观历史作品。要从这些作品中获益,最重要的就是要有「问题意识」。这不仅仅是说带着问题去读,还要以一颗非常敏锐的心去发现自己未曾意识到的问题。至于其他一些技术性问题比如「相关性和因果性」等等,另文详述。

    社会关系篇

    在其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句话就其本意而言还是需要很多探讨的,这里我简单理解为,「社会关系」是在讲人和人以及人和共同体的关系,这里不是在讲人的某种「属性」而是在讲人是「如何成为」人的。比如当我们描述「自我」的时候,会使用一些标签,比如乐观、幽默、理性、暴躁等等,但这些属性是不稳定的、暂时的,而当我们用「中国人」、「xx的儿子」、「xx的朋友」等标签时,就意味着很多稳定的、不变的东西。比如你的母语是汉语,你继承了你母亲一半的基因,你的人生被她深刻的影响,即使是「朋友」这种关系,也包含了你的认同和价值判断,你也同样受到来自朋友的影响,哪怕你们绝交了,这段关系的历史性存在也无法改变。总而言之,社会关系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然而社会关系本身却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改变的。不过这件事我挺外行,有些事同样没怎么想明白。只能随便说几点:主动建立关系,大佬通常是比较儒雅随和的;不要害怕被讨厌;尝试加入共同体;尝试建立共同体。当然这些都要建立在个人看顺了眼和兴趣的基础上,一旦建立了就好好维护,如果看走眼了就及时止损。最后一点写给我自己,每个星期给爸妈打个电话。

    附:这篇文章有意使用了一些我们熟悉的概念和句子来引导写作和阅读。其实我们的语言是一座宝库,对这些习以为常的语言加以思考是分析哲学这一流派非常重要的工作。所以每个人其实都能进行哲学思考。除此以外的考虑就是增强可读性,不知当否?


    1. 审美感受力:审美感受力是审美中感知、接受美的能力。有广狭二义。狭义指审美认知能力。它以五官、大脑感觉、知觉能力为生理机制,以审美经验为心理基础,通过感官、大脑对特定对象的直觉、注意、选择、分析、判断达到审美的理解、接受,从而表现出审美的直觉力、注意力、过滤力和概括力、判断力、理解力,是审美能力第一阶段的直觉能力与第二阶段的判断力、理解力的综合,是审美想象活动、情感活动和创造活动的前提。广义指整体性的审美能力。包括审美认知能力,联想、想象能力,情感体验、释放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是生理能力与心理能力、认知能力与想象能力,理解能力与情感张力、接受能力与创造能力的综合。一般在狭义上使用。

    2. 生生:有「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这里不做深究。

    3. 目的论的宇宙观:比如在基督教中上帝创造一切、安排一切,因此哪怕我今天出门被车撞也是合目的的。「生生」隐含的目的论不是这么容易发掘和批判,甚至也可以不作为宇宙观而作为某种伦理的形而上思想来看,这里不做深究。这里「知识的诅咒」在于从热力学第二定律(可以简单理解为孤立系统向着混乱与无序发展,而宇宙显然是孤立的)的角度看宇宙显然没什么「好生之德」。

    4. 知识的诅咒:人们在知识的分享与传播中,经常受到自己的知识的诅咒,而无法合理地预测缺乏相关知识的受众的接受能力,从而导致我们无法有效地将知识分享给他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新发明铁轨(2)实践与方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hys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