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战拖读书分享群
第一本:《改变》

第一本:《改变》

作者: 吴玉纯 | 来源:发表于2016-01-24 22:02 被阅读57次

    第一编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论述“变”与“不变”。

    用群论和逻辑类型理论整理和厘清了关于“改变”的理论,第一种改变叫第一序改变,是在系统内发生,但系统本身维持不变;而另一种改变叫第二序变化,是改变了系统本身。后面设计的问题形成和改变指的是第二序改变,呈现的是不合逻辑与悖论。

    第一序改变举例:妻子抱怨丈夫喝酒是想保护丈夫,但是丈夫会喝得更凶,反过来令妻子更抱怨。虽然妻子很想改变现状,但这种改变是属于第一序改变,只会越陷越深。

    第二序改变举例:九点问题。要解决必须从第一序改变的思维中转换,从外部引进新面孔。

    第一二序对比举例:第一序是指有噩梦中的动作(跑、躲、打、跳崖等)但还处于噩梦中;第二序改变是从噩梦中苏醒。

    第二编论述问题形成的三种原因。

    变化的推动者必须是基于某种常态的偏离,不论造成偏离现象是什么,只要利用其对立者都可以得到变化。(比如天冷加衣可以变暖。)如果单一行动不足以改变偏离现象,只要持续加强某一行动,终将得到预期效果。

    但是会出现一种矛盾,也就是“持续加强同一行动的解决方案”会成为问题所在,甚至超过原来的问题。(比如禁烟导致走私烟,用意志力强迫自己睡着导致睡眠问题恶化。)这种新问题的形成,是因为改变既存问题的方式错误,导致双方的力量抵消,系统维持不变,而成为“困难”。

    问题处理不当的方式有下列三种:

    1企图以否定问题存在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应当有所行动却无人采取行动。(可怕的简化)

    否认问题的最初和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人们需要维持一个可以接受的社会形象。当人们不只否认问题的存在,甚至否认自己在否认时,问题更严重。

    简化的后果有二,其一,谁承认问题的存在将被视为疯子和坏人,更别说企图解决问题了,其二,因为处理不当而造成新的问题,使原本需要改变的问题变得极为错综复杂。

    2企图改变某种困难,而困难以现实的观点来看不是无法改变就是根本不存在:不应当采取行动却采取的行动。(乌托邦症候群:无中生有)

    乌托邦症候群:面对问题时自认已经找到或可以找到最终的最圆满的解决办法,就很容易陷入极端主义。也就是先对目标有一个假设的前提,但不去看这个前提是否符合现实,而只是去努力实现它。有三种形态:

    1)内射式:当事人苦于无法达成自己的目标,而觉得是个人有所欠缺所导致的。也就是说目标无法达成,不会认为是目标过于理性,而是自己无能。会导致“退出社会”。

    2)认为目标遥远而艰难,所以需要长期准备,以为达到目标完全不是问题。(完美主义者)

    3)透射式:认为自己掌握了真理,如果没有实现,那就是社会和他人在阻碍自己,必须消灭这些人。

    负面的乌托邦:事情愈是美好顺利,其实愈糟糕,因此非把它弄得困难重重不可。正面的乌托邦觉得“没问题”,负面的乌托邦则认为“问题无解”,两者都将人生中常见的困难和快乐视为反常的现象。

    那些忽视历史的人,注定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3犯了逻辑层次的错误而导致为没有结局的游戏。

    每一个“自动自发一点!”类型的悖论——包括那位母亲对儿子的要求:“你应该自己想要去读书”,都具有类似的结构。它硬性规定一切行为都 应该是自动自发的,不可以只是服从规定。根据这一规定,凡是服从某一外在规定的行为是不被许可的,因为这一行为应当是很自然地发自一个人的内心。这一规定涉及了所有的规定(种类),但是它本身也是一条规定,是属于该种类的一个成员,所以又适用于自身。因此,埃庇米尼得斯和那位母亲两者都冒犯了逻辑类型理论的主要公理,即:凡牵涉到某集合(种类)所有成员的,不可能是该集合的一个成员。他们违反了这一公理,结果造成了悖论。

    失眠症患者的特点就是使自己掉进“自动自发一点!”的悖论中;他试图运用意志力来达到一个自然的、自动自发的状态——入睡,结果却使自己睡不着。同样地,忧郁忧郁症患者为了改变自己的情绪,试图让自己产生一些摆脱忧郁症的人应该具有的感觉。当然,“应该”这两个字意味着:只要一个人真诚地尝试,感觉是可以经过某种设计而自动产生的。

    第3编 问题的解决

    改变的引发有时只是因为一件微小的偶发事件,这和所谓专业的解决方法是一点也扯不上关系的。

    第二序改变的几个原则:

    1.第二序改变的应用范畴针对的正是那些第一序改变中的问题解决方方案:因为从第二序改变的观点来看,这些解决方案正是问题无法解决的关键之处。

    2.第一序改变常是基于一般常理而产生的策略,而第二序改变的方法往往是令人不可思议、不可预料,而且超乎常理的;在第二序改变的过程中,常存在着令人困惑不解或矛盾的元素。

    3.第二序改变的解决方法是处理此时此地(here and now)的情境;它直接处理问题的结果而不是探究问题发生的假设性原因,重要的是问题是什么(what)而不是为什么(why)。

    4.第二序改变的方法是让问题情境超脱于人们在尝试解决问题时所掉入的悖论纠结的陷阱,并且将问题置于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框架之中(如“9点问题”的解决方法)。

    我们发现在有计划地介入人的问题时,最实用的方法不是去问为什么而是问是什么。也就是去了解此时此地到底是什么行为,使得问题持续不变?我们应该采取什么行动才能使改变发生?

    一味地探究过去经验中的成因,只是一种自我设限的“问题解决”方式。

    当事件A发生,而且情况令人难以忍受时,一般人依常理判断会认为如果阻止A发生,也就是用A的替换物或对立面来避免问题发生(即群论中的第四特性)就可以解决问题,但是这种方法只会造成第一序的改变。只要问题的解决思考是以不是“A”就是“非A”的二分法来寻求答案,就将落入二选一的谬误中,陷于不是一就是二的选择困境里。第二序改变的原则是“不是‘A’,也不是‘非A…。而是迫使人们跳出肯定它或否定它的二分法陷阱,而产生质的跃升,跳到更高的逻辑层次去思考,称为“超脱”。

    重新框定是指将人们赖以理解或经验某种情境的概念与情绪的假设或观点,改变成另一组同样也能“符合事实”(甚至更好)的设定,经过这一转换,该情境对人们的意义已全然改变。重新框定的机制并未涉及情绪的变化,而是当情境并未变化时,人们赋予该情境的意义已经改变了,以至于结果也不一样了(但具体的事实仍然维持不变)。

    我们所赋予它的意义及价值,决定了一件事物的种类属性。当我们一旦赋予某一事物特定的价值或意义后,便很难用另一种属性(意义或价值)去看待它。(比如说“九点问题”你知道答案以后你就很难再用之前的看法来看待了。)

    成功的重新框定需要将当事人的观点、期望、理由及假设都纳入考虑。

    处理一个问题包含下列四个步骤的一个程序。这四个步骤是:

    1.(问题)以具体的词语清楚地界定问题

    要解决一个问题首要的条件是,它必须是一个问题,这是说将一个模糊陈述的问题,转换成具体词句的程序,能清楚的分辨假性问题和真正的问题。 对假性问题的案例而言,澄清与阐明问题并不等于解决之道,只是将抱怨或不满先予拆解,以免模糊了真正的问题,而问题被澄清后,有可能面对一个无法可解的困难,而得学习如何与此一困难共处。

    2.(企图达到的解决之道)探究截至目前为止已企图运用过的解决对策

    找出问题先前已使用过的解决方法,仔细探查,哪一种改变千万不要尝试,也指出对那些维持问题情境不变的因素必须设法改变。

    3.(目标)对想要达成的具体改变有一个清晰的定义

    对问题解决者的一种安全防护措施,以免问题解决者被困到错误解决之道后,选择了妥协而非解决问题。

    4.(介入方法)形成与执行一个能产生这一改变的计划

    1)化暗为明

    通过一个明确的行为来揭露过去被掩盖住的信息。

    举例:丈夫挑剔妻子,妻子刺激丈夫发怒,反复的争吵。

    解决:让丈夫去大街上和别人多多争吵,让妻子明白争吵主要来自情绪失控,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和丈夫争吵。

    2)宣而不隐

    这类问题被社会抑制或令当事人尴尬困窘的障碍;或是某件不该做但是当事人却不能克制而一再去做的事;或是他想做却做不出来的事。典型的问题解决方法是对自我意志的一再肯定,虽然这种意志力的自我肯定不见得有用。

    举例:演讲者害怕自己的紧张无法控制以至于当众出丑

    解决:演讲人在演讲之前,告诉听众自己非常紧张。不但不隐瞒,反而要广为宣传自己的紧张。

    3)小题大做

    有些人经常生活在害怕犯错的恐惧中。其实他犯错的可能性及数量并不真得比另一个人高,但是这种事实并不能减轻他的焦虑。结果,他们的“担心”反而使得自己更容易犯错,通常,他们预防的企图和做法反而为错误的发生铺设了舞台。只有刻意去犯错时,才能学到如何全然地控制“错误”。

    案例:女职员并没有犯过会被解雇的错事,却对犯大错的恐惧很深。

    解决:刻意去犯错,每天计划犯一个错误。

    4)贝拉克的巧计

    通过不变来改变情境。

    举例:女孩在等待面试的过程中,非常紧张。

    解决:另外一位同样等待的男孩告诉她,应对的简单办法就是告诉对方,他很英俊。

    5)利用抗拒

    将抗拒重新理解为当事人对改变的一种预测或改变的另一方面。能发挥作用的治疗方法不是提供帮助,而是告诉对方你的情况没有希望了。

    举例:精神病人总是推迟出院,说自己没准备好。

    解决:告诉他,应该长期呆在医院,不要出院,把精神病人推向绝望的边缘,他反而出院了。

    6)仁慈的破坏

    这一方法所发挥的再框定的双重历程:它使得反抗变得不吸引人而且无用。既然已经没什么好反抗的,互动的动力就翻转过来了。

    举例:父母的说教对叛逆的青少年无效。

    解决:父母变成无助和允许子女不当行为,但却以一种隐讳的方式来处罚子女,使他们无法很顺畅地反抗。

    7)忽视的好处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付出注意力的程度是影响彼此关系性质的一个重要元素,同时也容易成为问题的来源。通过有意忽视的行动来重新获得对方的重视。

    举例:老师越是关心问题少年,问题就越多。

    解决:有意忽视的行动来重新获得对方的重视。

    8)学习问题

    对任务有乌托邦式的要求使得“拖延”成为唯一可选择的遁逃战术。

    举例:聪明的研究生对自己的报告质量有着乌托邦式的要求,一再拖延。

    解决:在2小时之内写出来。或努力写一篇刚好达到几个水平的报告,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去更改第一个句子,故意创造一些缺点。

    9)对付乌托邦

    一个具有远大不现实生命目标的人不会轻易被说服而去修正和落实他的目标。对他来说,修正目标无疑是一种自我放弃,是一种痛苦而抑郁的生活;因此,面对乌托邦理想主义者,运用常理或寻常之道去说服他放弃语言是最不适宜和不易成功的。

    举例:一个具有远大不现实的生命目标的人是不会被轻易说服去修正目标的。

    解决:要求对方去超越自己的极限才会放弃这些目标。

    10)魔鬼的约定

    有些人的问题只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他们会故意拖延不去做某一些必要的行动,因为这一行动涉及某些冒险和不方便。

    举例:有些人会故意拖延不去做一些必要的事情。

    解决:让他只答应做还是不做。如果答应不做永远不知道方法,如果答应做了就必须去做。

    改变失败的原因之一是不切现实或不恰当的目标。我们时常会发现,当得到较多信息后或在治疗过程中,一些改变已经发生了,因而需要修正原先定下的目标。导致失败或困难的第二个原因是所选择的介入方法的性质。如果一个人应用了我们所给予的指导方法,但并没有发生任何正向的改变后果,那么我们的指导显然就是一个错误。若对这些失败案例加以仔细探索,经常会发现我们对病人指导中的错误,也就可以使我们设计一个改进的计划。这些介入方法的致命弱点在于不论方法多好,必须要成功地影响一个人有动机去实行我们的指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一本:《改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igr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