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读《随园诗话》(546)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20-05-06 19:00 被阅读0次

补遗卷八(四) 【原书补遗卷八·一四】

尝读刘长卿《重过曲江》诗云:“何事最伤心?少年曾得意。”盖唐时进士登科,多同游曲江之故。余甲辰到广西,蒙抚军吴树堂先生饮余于八桂堂,是五十年前金震方中丞拜表荐余处。追忆少时恩知,为之凄绝,一坐竟不忍起。口号一律云:“森森八桂翠参天,此处曾经谒大贤。知己平生人第一,白头重到路三千。荐章海内犹存稿,往事风中已化烟。梦自难寻肠自转,几回欲起又留连。”当年留别中丞七排十二韵,仅记一联云:“万里阙前修荐表,百官座上叹文章。”

刘长卿,(718年—790年),字文房,河南洛阳人。唐朝时期大臣、诗人。天宝年间,进士及第。至德年间,授监察御史,迁长洲县尉。大历年间,出任江淮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坐贬睦州司马。刚直犯上,两度迁谪。唐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

唐·刘禹锡《曲江春望》:凤城烟雨歇,万象含佳气。酒后人倒狂,花时天似醉。三春车马客,一代繁华地。何事独伤怀,少年曾得意。

吴树堂,清代官员。(资料缺)

金震方,清代官员。袁枚博学鸿词科举荐人。(资料缺)

本人翻译:

(略)

真老实人言:

“何事最伤心?少年曾得意。”这样的心态往往只是少年得志者才有。意气风发少年时,步履蹒跚老态中。两相对比,怎能不悲从心起,泪由目出。“荐章海内犹存稿,往事风中已化烟。”袁枚重回五十年前曾经到过的八桂堂,想起举荐自己参加博学鸿词科的金震方,触景生情,自然感慨万千,诗句脱口而出。我们作为普通人,或许没有这样的经历,故未必有此感受。但我们在学习中必须注意到的重点在于杰出诗人对瞬间心灵感受的捕捉能力。不多愁善感,不神经过敏,不小题大做,不无事找事,不得成诗人。

相关文章

  • 硬读《随园诗话》(546)

    补遗卷八(四) 【原书补遗卷八·一四】尝读刘长卿《重过曲江》诗云:“何事最伤心?少年曾得意。”盖唐时进士登科,多同...

  • 袁枚撰写并亲书的《恭祝丽川中丞大人诗》

    因为硬读《随园诗话》的缘故,对《随园诗话》中涉及的诗文、人物、典故多有浏览。 随园诗话》卷一载:“咏...

  •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随园诗话》随读随写(6) 《随园诗话》卷一:《左氏...

  • 闲读《随园诗话》(546)

    【原书补遗卷四·一〇】诸升之文思繁富,三赴北闱,不售。高翰起司马赠以诗云:“中原非尔力,患或在才多。”诸旋中庚辰榜...

  • 硬读《随园诗话》(9)

    六 《随园诗话》原文: 余作诗,雅不喜叠韵、和韵及用古人韵。以为诗写性情,惟吾所适。一韵中有千百字...

  • 硬读《随园诗话》(3)

    卷一 一(上) 古英雄未遇时,都无大志,非止邓禹希文学、马武望督邮也。晋文公有妻有马,不肯去齐...

  • 硬读《随园诗话》(2)

    《随园诗话》,清代袁枚的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著作。是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 袁枚(1716-179...

  • 硬读《随园诗话》(5)

    二 《随园诗话》原文: 杨诚斋曰:“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

  • 硬读《随园诗话》(4)

    卷一 一(下) 《随园诗话》原文: 鄂西林相公《辛丑元日》云:“揽镜人将老,开门草未生。”《咏怀...

  • 硬读《随园诗话》(7)

    四 《随园诗话》原文: 于耐圃相公,构蔬香阁,种菜数畦,题一联云:“今日正宜知此味;当年曾自咬其根。”鄂西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硬读《随园诗话》(54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igt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