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锁定写手文章,是简书的权力,不过这种权力值得商榷。
近期写了两篇短文,其中一篇讲的是关于资本市场国家开始要整治的感想,但是这篇文章在上传后,显示阅读次数超过20人次,不久后被却锁定。经过几经申诉,回复内容相同,非常官方,特别像外交辞令。其中在多次提出锁定的理由是否可以详实一些、或者可以告诉我是整篇文稿不适合在简书上发表、还是其中某个段落不合适、或者某个句子不合适时,但简书照旧以相同的内容不予细化说明。
文章锁定后几次申诉后的回复另一篇是根据简书的这种粗暴做法提出的批评。我觉得无论平台也好,作者也罢,如果有不同意见那都是可以商榷的,然后这种回复超出了我的意料,为此对简书的这种作风进行了严肃批评。我的批评是基于做事做人这个视角下进行的,是为了写手们可以顺利发文,也是为了简书平台上能汇聚更多的活跃写手。但是,同样在文章上传后,阅读近20人次后再被锁定。只申诉一次,也只有一次回复。一天过后的今天,仍然不见被锁定的解释。我以为,这确实是个作风问题,作风问题就是个大问题。
昨晚在网上搜索了有关简书的关键词,搜索结果显示,有关对简书随意锁定写手文章的做法,并非是我一人有所体会,而是大面积的。从这些写手关于对简书锁定文章的评述和质疑看,基本上与我的想法相一致。问题来了,简书审稿是有问题的,是一种较为粗暴的审稿行为,或者说,这种审稿锁定——申诉——回复,是一贯的。
我以为,盈利是平台建立的首要目的。有关简书的盈利模式我以前曾写过一篇短文,其实简书的盈利模式与其他互联网平台的盈利模式十分相似,没有独到之处。平台要生存,平台就需要聚集人气,对于简书,这些人气就是来到简书发文投稿的写✍手们。人气足了,无论是收取广告费的谈资厚实了,还是作为吸引投资者的筹码多了,从中获利的可能性也就大了。
不过,简书曾在生存的道路上有过曲折的经历。据有关资料显示,简书是由上海一家科技公司建立的,曾因管理不严、审稿不严,最后被当地政府责令整顿,同时也被罚款处理,也曾一度在手机“应用市场”中还被下架。
也许,简书因此对文章的审核更加严格起来,严格要求是好事,如果不严格那可能会被别有用心的人给利用了,还可能成为虚假消息的传播地。整顿也好,罚款也罢,我认为这都是应该的。
但是,无论是以前我的文章被锁定,还是近日两篇文章被锁定,在申诉后出现如此粗暴的回复,这不是审稿严不严的问题,而是服务好不好的问题。简书就是服务于写手们的一个平台,是一个服务平台,属于科技服务行业。既然你是服务的,那就要从服务这个层面上做好事情。如果像目前这种审稿作风,是否需要改一改呢?
简书有自己的所谓规则,凡是什么什么的不能讲不能说不能写。因此,一旦发文中有涉及到简书限定的关键词时,就如临大敌,毫不犹豫地给予锁定。或者是先锁定再说,然后再看是否有申诉,申诉是否合意简书的胃口,要不然,平台上也不差张三李四一两篇文章来增添人气,哪怕这篇文章的质量尚好。如果抱有这种想法,那你怎么可能做好服务呢?
我记得我以前的文章被锁定后,几经申诉,偶尔会提示文章的问题出在哪里,告诉写手们需要修改的地方,这就很好。那么为什么现在在审稿和锁定这方面变得如此粗暴呢。你简书向写手们提一个详实可方便修改文章的文字有那么难吗?如果这个事你觉得很难,那我建议你更换一项工作,因为你不宜坐在服务岗位上不谋服务的事,不然,如此下去,一方面会影响到简书的人气,另一方面会影响简书的发展,当然还会影响你审稿人的收入。服务工作做好了,这三个方面都能盈利,那你为什么还如此官腔十足,不愿意全心全意为写手们服务呢?
昨天我在文章中谈到,我是中国公民,必须自觉地遵守我国的法律法规。简书也应当这样,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履行好你的职责,服务好你的写手们,这才是天经地义的事!
如果简书看到我这篇文章继续全身不舒服,那你继续锁定此文。因为锁定了文章,只有你我才能继续看到这篇让你不愉快的文章,其他写手们再也看不到了,也无法了解原由。
放心锁定,我继续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