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停笔接近一周的时间,快不会写字了。今天下午利用一点时间跟风轻姐姐交流了写作的一些感想,越想写好,就越发现自己的差距,写出来的东西干涩,自己都不满意,何况读者?这么想着,心里便滋生出一阵阵的焦躁。索性停笔,先读书好了,做积累。
杨奇函老师说过,积累没有什么捷径,就是:1、多读;2、多记。这是基础,也是技能提升的要素。
那,积累跟年龄有什么关系呢?年龄跟一颗成长的心有什么关系呢?
晚七点,线上课程学习群中,杨老师发来一条“福利”,学院老大川总要招聘助理了,看到这条信息的第一眼,我想许多同学会跟我一样,心中一阵小喜悦,有种心跳加速的感觉立即涌上来,“我可不可以试试呢”......紧接着,杨老师的第二条消息,如一瓢冰水从头而下,“年轻在京的同学可以考虑下”,简单明了的四个字——招聘条件,把群里许多跃跃欲试的小心脏挡在了窗台上。小鱼儿说,“年轻两个字好像两把尖刀,”考拉欢快的说,“我年轻!我在北京!”
此时的薇薇姐有些失落,但是,“So,看了招聘条件蓝瘦,但是,心理年轻,地理位置的不同,不能阻挡一颗空杯热爱学习年轻的心”这段话,是薇薇姐内心真实的写照。
自我成长是一种自我需求,实现自身价值的需求,年龄是自我成长的门槛吗?
今晚的这件小插曲成为了我文章中的积累。
学友I先生发上来一张图片,图片上,一张头戴礼帽、满目沧桑的老人Bob.dylan,百度了一下,这一刻,凤凰卫视正在直播2016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礼,这届的文学奖获得者正是图片中的人——鲍勃.迪伦(Bob.dylan),1941年出生,美国摇滚、民谣艺术家,我们所看过的《阿甘正传》中珍妮抱着吉他演唱的那首歌就出自鲍勃.迪伦。
当瑞典科学院常任秘书萨拉·丹尼斯 问:鲍勃·迪伦是否值得获得奖? 颁奖人的回答是,他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他是一个伟大的曲作者,承载着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45年来不断地改变自己的风格,改变自己的形象。
看到一段文章,鲍勃.迪伦在北京工体开办演唱会,把容纳五千人的工体弄的像一个酒吧,这就是低调的他,他说,“我早就进入了21世纪,你们还在谈论六七十年代的我。”
想来鲍勃.迪伦无他,从1962年他发行了第一张专辑到2016年10月13日获得诺奖,他在热爱着自己的热爱道路上走了55年,仅此。
回到我们身边,阳光姐为了实现4年后去参加儿子大学毕业典礼,上台演讲,每天晚上苦练英语,从发音到音标,她学习的很刻苦,三天前,她沮丧的说,我的发音刚刚得了一颗星,我安慰她道,“很好啊,有一颗星,比没有强啊”,今晚,她打来了电话,兴奋地告诉我,她今天已经达到三颗星,真的很棒,阳光姐,就像你的名字一样,给我带来阳光的温度。
昨天从一群友的朋友圈发现了在我看来是一个新型的线上课程——MOOC,马上下载下来,观看,选修了一门心仪已久,却从未学习过的课程——沟通心理学,学完两节课,已是深夜,却意犹未尽的看着学习笔记,在老公的催促下,洗漱休息,睡前却又听了一遍课程。
今天跟朋友感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真好啊,除了信息共享,各种线上学习课程纷至沓来,只要想学习,没有学不到的知识。
朋友说,“可惜,我们老了”。可是,亲爱的,我们哪里老了,年龄是成长的阻碍吗,如果说阻碍,恐怕是你我所谓“任命”得过且过的借口吧!
诚然,我们的记忆力不如年轻人、我们奔跑的速度不如年轻人,可是,只要我们不丢掉那颗意欲成长的心,我们跟年轻人一起共享着明天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炫目有温度。
不能成为川总的助理,那我们就做我们自己好了,为热爱的心而跳动不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