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女儿会考已经两天了,我的任务就是接送,做饭。其实做饭有点慢对乎,早餐在家熬点小米粥,煎蛋配炒菜;午饭街上吃,前天吃的五谷渔粉感觉不错,昨天又光顾了一次;晚饭临时订,逛街时走到哪儿吃到哪儿。前晚吃的麻辣烫,昨晚走到一家卖养生粥和包子的店铺,以前吃过,粥是两元满满一大杯,包子一元一个,三块钱就把晚饭问题解决了。看着现在的孩子真是幸福,想吃啥买啥。每到饭点时,张亮麻辣烫那里人满为患,满眼都是穿校服的学生。五谷鱼粉店,也是人挨人,基本上以学生为主。
下午四点半结束,学生三五一群,买杯奶茶边走边喝,撸几串烤串走着往嘴里塞着,顺便再去乐铺小店逛逛,买个心仪的小饰品。在学校不敢明目张胆一起走的小情侣,这时候终于脱离了老班的视线,公然手拉手一块儿逛街。
这让我想起了当年我会考时的情景。我们是九二届,高三那年参加会考,时令已到农历二月,天气逐渐转暖,我们为了节省几十块钱的车费,大部分同学都是骑车跑五六十里去县城,兜里揣着几十元钱也不舍得花。第一天下午到达后,安置好住的旅店,认过考场,剩余时间自由,大家也开始四处溜达。遇到一个卖锅盔的,当时是八毛钱一个,便宜还挡e饿。一群学生蜂拥而至,呼呼啦啦就抢完了。卖馍的没想到生意这么火爆,随即又回家带了一大篮,转瞬又卖完了。走在大街上,每人举一个大饼啃着,一看就是穷学生。早上喝碗粥(那时候应该两毛钱一碗吧),中午烩面也舍不得吃,关系不错的美娥找到一份支着自制火炉卖面条的小吃摊,五毛钱一碗,比烩面价格便宜一大半,我们像捡到大便宜一样每人吃一碗,其实就是家常饭。晚饭我和战平一块儿,找到她近门一位卖砂锅面的堂哥蹭饭。当时这种流动小摊都是晚上出来,拉一辆加长平板车,上面放许多小火炉,应该是一个砂锅配一个火炉,生意很火。素面六毛一份,放点酥肉八毛,吃份素面就感觉很香。至于零食,当时卖的种类也不多,最主要还是舍不得花钱。那几天在县城过得简直是神仙日子,因为是会考,相当于毕业考试,基本上都会过关,没有太大压力,还能趁考后的闲暇之余四处转悠。
这里还有个小插曲,去考试时温度有十多度,我们都早早地穿上了毛衣,不料两天后下很大一场桃花雪。雪下的一脚深,尽管回去时雪已经停了,但路面冻得硬邦邦的,北风一吹,我们冻成狗。中途骑到同学剑英村口时就拐到她家,她妈把她能过冬穿的衣服都拿出来给我们穿,并做一锅热腾腾的饭让大家吃。剑英在我们女生里是学习最好的,现在山东油田上班。
高中阶段是最艰难的时光,就像烧铸一件陶器,前期的模型打造,需要下翻苦功夫。胶泥的选择,塑形,成型后的打磨,雕花,上釉,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甚至殚精竭虑。烧制过程更要专心致志,把握好火候。过大,则会烧流;过小,则会颜色不纯正,没有质感。最终都要被沦为次品。只有用心去做,恰到好处,烧出来的陶器才会仪态万方,熠熠生辉!或被观瞻,或被收藏,或被尊为宴请贵宾的上品。
你是那件闪光的陶器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