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想法哲思
童年记忆(十六):薅松毛(一)

童年记忆(十六):薅松毛(一)

作者: 每天一棵树 | 来源:发表于2020-01-22 22:58 被阅读0次

    小时候生活在农村,烧的是大灶。大灶烧饭香,但费柴。房前屋后,田里地里,到处都能弄到柴火,所以是没有买柴一说的。我们小孩子干不了重活,打柴是我们的固定活计。

    大灶费柴,烧一顿饭需要大量火力。烧细软的柴火,一个人是忙不过来的。所以母亲烧饭一般都是用的劈柴,就是所谓的“硬柴火”。硬柴火没法直接点着,需要用软柴火做引子。水稻、油菜、小麦秸秆是软柴火烧但烧得快,运回来还不方便,所以一般就地还田。家里的引火的软柴火大都是松毛,就是松树掉落的松针。松毛容易点着,而且不容易灭掉,是引火的首选材料。

    去薅松毛之前要做一点准备工作:准备一把耙子和一担挑子。耙子的材质并没有限制,常用的有铁制的和竹制的。铁制的结实耐用,但太重而且贵;竹制的便宜轻便,但容易坏。各有优缺点吧。我们用的大多是竹制的,就地取材,父亲自己编制,取用方便。我后来也借用过别人的铁耙子,太压手,用不习惯。耙子的形状像一只手指弯曲的手,前宽后窄,中间有缝。每根“手指”都是由约两公分宽的篾片弯曲烘烤而成。每个耙子大概有十来根这样的“手指”,形成一个三角形,中间用竹篾连缀。担子也是竹子编的,也叫畚箕、箕畚,就是《愚公移山》里说的“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的“箕畚”。箕畚用竹篾编织而成三面有帮,一面敞口,上有提梁。提梁有三根,分别位于箕畚的两边和尾部,一般也是处理过的竹竿。三根提梁在大约七八十公分高的部位经火烘烤后绕在一起,就是担子的最终着力点。

    工具准备好了,我们就挑着担子,拎着耙子出发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童年记忆(十六):薅松毛(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jcbz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