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玉帝宝殿,司职如来佛祖,泾河龙王孩子很棒,为何救不下父亲
三十年前看父敬子,三十年后看子敬父。
四大名著《西游记》里的泾河龙王,又有做父亲的荣耀,还有几个很优秀的龙子。
西行路上的黑水河畔,泾河龙王的最小儿子小鼍龙霸占了黑水河水府后,贪吃唐僧肉,又进一步作法,用狂风和水流将唐曾卷进了河底。
在黑水河原主河神的陈情声诉下,孙悟空顺藤摸瓜,来到西洋大海,找到了西海龙王。
惊慌失措之中,西海龙王敖顺道出了小鼍龙的来历:父亲是泾河龙王,因与长安城里的袁守诚打赌失败,泾河龙王在涡龙台被魏征监斩后,随母亲来到了西海地盘。
无所事事,居无定所,又无处可以安身,西海龙王只得暂让小鼍龙在黑水河畔,修身养性,待有机会后委以重任。
不成想,小鼍龙却不守本分,夺了河神水府之地,还将唐僧和沙僧捉了去。
“源易缘”注意到,小鼍龙是泾河龙王最小的儿子,也可以说是尚未成器的儿子。
但这并不代表,泾河龙王的后代不优秀、不出众。
在西海龙王与孙大圣的对话中,小鼍龙还有8个有本事的哥哥。
其中:长兄是小黄龙、二兄小骊龙、三哥青背龙、四哥赤髯龙,分别任职于“江、河、淮、济”,(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四渎”之神职。
而小鼍龙的五哥徒劳龙和七哥敬仲龙更有出息,一个供职于西天如来佛祖前司钟;一个擎守在玉皇大帝的灵霄宝殿前。
剩下的六哥稳兽龙和最小的哥哥蜃龙也不简单,分别就职于镇守神庙宫殿屋脊和威居太岳武当之地。
可见,西游神话中,除了小鼍龙给泾河龙王一族,摸了黑,其他的哥哥都很争气,也让父亲倍感荣耀。
“源易缘”留心发现,在《封神演义》和《西游记》等中国的神话故事中,玉皇大帝身边的近臣托塔李天王一家,在三界中威名显赫,家族神仙涵盖于天庭和佛道。
相比较而言,泾河龙王一族,虽然比不上李天王一族,除了在三界中的8个优秀儿子,还有强大的“娘家”靠山——四海龙王。
在神话的世界里,就是这么富贵的一个家族,有这么多优秀的贤儿郎,有权有势的亲戚,泾河龙王却还是因为与袁守诚打堵,上了涡龙台,白白葬送了自己的性命和大好前程。
泾河龙王,又为何会有这样的结局下场呢?结合原著,“源易缘”认为,或有以下原因:
一、泾河龙王一时赌气,有意为之
从一开始,泾河龙王本可以不死。
泾河内有好多的下属,他不该屈龙王之尊,亲自到长安城;更不该不顾神仙的身份,与袁守诚执意打赌!
明明知道自己赌输了,泾河龙王却心中不甘认输,在错误的道路上越陷越深。
赌一时之气,逞一时之快,故意下错时辰,克扣了下雨点数,有意违背了玉帝旨意。
天庭有天庭的制度。无心为过,尚有情可愿;明知故犯,就罪不容恕了!
二、龙子们虽然优秀,但神权有限
泾河龙王的儿子们,都很不错,分别就职于天庭和佛教道教工作。
但如果仔细分析的话,会发现:龙子们所供职的部门并非特别的有实权之位。
虽然徒劳龙和敬仲龙,分别服务于玉皇大帝和如来佛祖。但敬仲龙的职责是守护擎天华表;而徒劳龙则是佛祖前司钟的。
“华表”,是神殿建筑物前做装饰用的巨大石柱,相传还是部落时代的一种图腾标志,古称“桓表”;
“晨钟暮鼓!”而“司钟”的意思,应是敲响清晨的钟声,传递时间号令等。
三、牺牲小我,成就子孙后代
西海龙王告诉孙悟空,泾河龙王被杀后,妹妹无处安身,才将她和孩子们收留,恩养成人。
这说明,泾河龙王与袁守诚打赌遇害时,龙子们都还尚小,兴许当时也没有工作。
网络中有观点称,泾河龙王之死,是西天取经过程中的一个“阳谋”。
因此,就有人认为,泾河龙王是牺牲自己一个,成就了自己的孩子们。
作家张爱玲有句经典语录:人到中年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人到中年不如狗!”
泾河龙王有难,可孩子们尚小,却又无力相助。有时,人最怕的就是处于这种青黄不接、无人相助的尴尬地步。
就此话题,您有哪些看法或高见,欢迎留言互动。
参考资料:《西游记》、《封神演义》、《中国神话》、《中国民间传说》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