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把孩子送去画画,然后回来收拾了收拾书架,平时孩子看完书后随便一插,导致书放得乱七八糟的。接回老二后,继续整理,过去一看,他正在看手机呢,我的火当时就上来了,于是狠狠地收拾了他一顿。其实不是不让他看,只是希望在他写作业的时候,他能够专注,完成作业后,可以适当地看一会,不要边写作业边看视频。
收拾完了老二,我就去做饭了,突然想起来,前几天老大用来学习的手机放在学习桌上,可是这两天没有看到。于是先打了电话问孩子爸爸,他说没拿,也没看见。于是我就拨打了电话,手机通了,但是没响。孩子的房间、学习桌,所有能找的地方我都找了,结果还是没找到。我的火一下子就上来了,我想当然地以为肯定是孩子拿走了手机。我知道学校里要求的特别严格,但是我在心里想的就是孩子调成了静音,然后把手机拿走了。于是我没控制住情绪,在电话里朝孩子爸爸狠狠地火了一通。
马上到了接老大的时间,我紧赶慢赶正好赶上。接着老大,我就问他他的手机哪儿去了。他说不知道。就从那天晚上填写了那个表格之后就没见。我想,肯定是老二给拿着了。老大还说弟弟不会拿的,我说上次他就拿着看了半天。等到回到家里,因为老大的手表连着手机的,一进门,就连上了。老大用手表找到了,原来是夹在了书里,放在了书桌旁边的书架上了。找到之后,我想了想,可能是我自己藏起来了,结果却忘记了。
这件事情让我想起了“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这句话。如果孩子当时在家,我可能直接就冲孩子发火了,而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娘两个大吵一架。因为孩子不在家,我在接孩子前的这一段时间里,预设了各种可能性,并就我如何说孩子又会出现怎样的情绪先预设了一遍,当我预设完了之后,我的情绪已经平复了,因此和孩子交流的时候,语气是平和的,所以这件事情并没有造成太大的波澜。
由此可见,在处理事情之前,一定要先处理情绪,很多的“我以为”其实是错的,但先入为主的我们往往会会认为我们没有错,带着情绪去处理问题,肯定会和孩子发生争执。不止和孩子是如此,在任何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都要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然后再去处理事情,这样才不会出现大的偏颇。
������h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