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法《初心》专题想法
美好清晨20211229——育儿育己:给自己制定目标,然后去实现

美好清晨20211229——育儿育己:给自己制定目标,然后去实现

作者: 凝飞呀 | 来源:发表于2021-12-29 10:03 被阅读0次

跑步有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坚持;

第二个阶段是你的身体需要跑步,跑步会让你的身体很愉快;

第三个阶段是你的精神很愉快;

第四个阶段是不跑步浑身不自在。

你在哪个阶段呢?

跑步给我掌控生命、战胜自我的感觉。喜欢跑步带给我的健康,也喜欢跑步是有一个明确的开始和结束的事实。

我给自己制定目标,然后去实现目标。一次开心的跑步经历会让你经历到神圣!

跑步时,你可以海阔天空地和自己、和世界对话,那其实是很好地沉淀自己、拥抱自己的时刻。

跑步是一种爱自己的行为。

赚钱的时候别矫情,花钱的时候别磨叽。

生活真的不会因为你哭泣而对你温柔,但你可以通过努力而活的风情万种。

凝飞早练晨读20211229家庭教育学习分享——父母管教孩子的三个等级

不打不骂,用你的行动去影响孩子,用你的情绪去感染孩子,这才是我们该追求的教育方向。

三等父母用拳头管孩子

有的父母觉得,每次打完孩子之后,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可事实却是:孩子嘴上说着知道错了,可心理并不真的认识到了错误;只是在对暴力的恐惧下,被迫服从了。

打孩子有效,不过是一个错觉。

更糟糕的是:孩子要么在日复一日的恐惧中,变得胆小自卑,每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觉得自己每件事都会做错......要么逐渐适应了挨打,逐渐减少了被打的恐惧,于是暴力的效果就会降低,而父母就会加大力度,越打越狠,越打越频繁......无论是哪种结果,都是在将本应该与我们亲密无间的孩子,推得越来越远。

于是,父母在暴力教育的路上越走越费劲,孩子在暴力的笼罩下越来越痛苦。

我们想让孩子记住教训和道理,理解大人的爱和付出;但孩子记忆最深的,却是鞭子和疤。

孙瑞雪的《爱和自由》中写道:

打骂中长大的孩子,看不到客观现实,苦难使他失去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

他一生都可能和苦难的童年经历作斗争

二等父母用嘴巴管孩子

你说的越多,孩子越不配合;

孩子越不配合,你越是要多说。

结果孩子越来越不把你的话放在心上,甚至会嫌你唠叨。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很多父母就是典型的“超限效应”。

说得越多,说服力会越大打折扣。

“你怎么又犯错了,我都说了多少遍了,你怎么就是不长记性?”

我们以为说多了,孩子才能记住。

却不知,说太多才是孩子不听话的原因。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家长们,总是害怕孩子犯错,所以总是急着插手去指责孩子的过错。却不知,当孩子在你的一句句“好心提醒”中,失去耐心,产生逆反心理时,就会启动“选择性失聪”。

在心理上构筑起抗唠叨的“防火墙”,那时,再好的道理也难穿透。

父母与其把道理说一万遍,到不如采取“少说、多听、多行动”的策略。适度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和探索。

一流父母用行为管孩子

对孩子而言,父母,从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可父母给孩子的爱,却质量有高下。

我们爱孩子的方式不同,孩子获取的才能和养成的性格也截然不同。而这,将决定孩子未来的成就和人生高度。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

全部教育,或者说99%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

归结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

很多时候:

我们嫌孩子沉迷手机,那你在家就不要在孩子面前主动玩手机;我们嫌孩子不爱看书,那我们自己首先就要爱上阅读;我们嫌孩子学习不努力,那我们首先就要先以认真负责的态度面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就像作家鲍德温说的:孩子永远不会乖乖听大人的话,但他们一定会模仿大人。

莫言曾说:孩子的优秀,都浸透着父母的汗水。

一个出类拔萃的孩子,不是通过父母的说教就能产生效果的,而是通过父母的行为刻画进孩子的血肉里的。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不要成为他的绊脚石,要成为他的垫脚石。

愿我们都能做好,孩子人生路上的指路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美好清晨20211229——育儿育己:给自己制定目标,然后去实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jlvq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