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作家金宇澄执笔、王家卫导演的大剧《繁花》一播出,引来了观众潮水般的热议,而全员沪籍的演员团队更是将这部剧演绎到淋漓尽致。
没看过的,单从剧名还有大咖级演员阵容的群英荟萃,让人心痒难耐,蠢蠢欲动。
看过的人,又一遍又一遍回忆其中的剧情,爷叔的城府和底蕴,阿宝的魄力还有魅力,还有女主们或风情或妩媚,或情深意重或柔情似水,皆让人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一部剧,确实又带动了一代人或几代人的情怀,有地域的,有人文的,有对剧情偏爱的,还有对演员钟情的,各种效应,余音袅袅。
而我这里,要讲的也是一位沪上的老人,这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故事,虽然素味谋面,也愿意写下来,为了纪念,为了抒怀,更为了从中学到什么还有悟出什么。
奶奶结婚前过得是怎样的生活,同事未讲,所以只能说不详,只听想象应是书香门第之家,固为同事讲奶奶的家族庞大,兄弟们有做会计的,有搞外交的,还有做律师的,族人们的智商绝对的一流的。
而爷爷家在沪上开绸缎庄的,是有资本的旺族。
爷爷长相清秀白晰,奶奶矮个子,黑瘦黑瘦的。
爷爷性格懦,不强势,反倒是奶奶性格开朗,不张扬,能扛起事。
奶奶共生育十个孩子,五男五女,凑了一个十全十美。
奶奶是个全福的人。
太爷爷在世时,还算太平,族人不敢觊觎其家产,太爷爷过世后,因为爷爷不能扛事,家中的多数财产被娘舅家的人哄了说是做投资,后卷了所有去岛那面去了,从此杳无音信,家族也就慢慢地败了,爷爷也因此一度伤心不已,一蹶不振,最后郁郁寡欢,撒手人寰,从此留下了奶奶守着一个没落的家和十个孩子。
我问说,那奶奶带着那多孩子,怎么生活?
同事说,开始还有点结余,后来实在没了就靠变卖家里的东西支撑家用。
还说奶奶卖东西从来不自己卖,就找家里的男丁亲戚什么的帮忙,卖多卖少也不计较,先应付了这一阵子,不够了再卖,有一度到了无东西可卖,卖筷子维持日常开支的地步,好在终于支撑下来了,孩子们也大了。
奶奶是个豁达之人。
说到奶奶的爱好,就是爱打摊,爱看电视新闻,耳聪目明,思路清晰。
到六十岁时召集回孩子们,说她干不动了,要找人照顾她。
到七八十岁时,只要电视上说涨工资,奶奶就嚷嚷着开小会让姑姑们涨生活费。
奶奶也爱跳舞,常常忆起年轻时去跳舞的情形,还扬言说你们这些丫头疯哪能比得上她,她是经常去百乐门的,姑姑们也跟着去过。
奶奶还爱喝酒,一小盏一小盏地喝,只要喝好了还要美美地抽根烟。
奶奶也是活在当下之人。
那年,奶奶说她胸口憋屈,出不上气来,于是张罗姑姑们把孩子们都叫了回来。
我问说,与疫情啥的有关吗?
同事说,没有,奶奶就是太老了,器官啥的应该都耗尽了。
也就在那年,奶奶走了,走完了她跌宕起伏的一生,享年104岁。
走时平静且安详。
奶奶的一生是平淡的,和所有旧时代的女性一样,相夫教子,为家为孩子操其所有,但奶奶的一生又是精彩的,她不悲观,不拘谨,按自己的方式,过自己够得上的生活。
奶奶是敞亮之人,凡事不计较,不纠结,终是活成了自己想要的人生,直到终了。
大家都说奶奶是老寿星,有长寿命,但我要说的是还是因为其性格上的缘故,能拿得起,也能放得下,富裕也好,清贫也吧,都能够直面,也够坦然,所以她的人生过得通透,与恒子奶奶相较,也是人生值得的典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