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孩子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以前,我一直觉得我们要沉下来心来,去尝试以儿童视角去了解他们。可是不管是儿童,还是成年后的我们,都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情感闭环。
我一直以来坚信的教育方式,出现了一些重大误区。尽管孩子们有时会耐着性子和我们进行交流,但我们因为工作或生活上不顺心,未必能时刻保持理性。
很多家长觉得,他们年龄还小,可以忍受我们一次次不良情绪的纵情释放。可是,如果彼此之间没有了心灵上的沟通,恐怕亲子关系只剩下“暴力施与”与“假装服从”。
孩子们的世界,我们有时理解不了。他们可以和小伙伴有说有笑,甚至会把家里的秘密坦然公之于众。可能对于我们来说,觉得很丢脸的事情,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交朋友的一种方式而已。
我有时很羡慕我儿子的朋友,因为他能够倾听到孩子很多真实的想法,也能够把喜欢的玩具或者食物毫无保留地分享。而成年后的我们,与孩子交往却顾虑重重。
我儿子最近在学校交了一个新朋友,他把好吃的食物分享给别人,我觉得这对于我来说没什么影响。食物本来就是给他买的,他有选择决定食物去向的权利。
但因此受到对方家长的抱怨,说我大儿子和她的孩子索要食物,殊不知她的孩子独自一人当我的面随便拿我孩子的食物,导致最后小儿子最后没有吃的。
虽然,大儿子受到他母亲的严重责骂,但是我想他心里肯定有一件事想不明白,为什么我把好吃的给他,却得不到他的好吃的?
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该有自己的交际圈,哪怕是父母也没有权利决定。不管这个朋友是什么样的人?只要他们喜欢在一起就好。
我只能在他们碰了一鼻子灰时,给他们讲讲大道理。因为有些事情,是需要切身去经历的。哪怕是遍体鳞伤,也要试着放手让他们独自面对。
我会把好朋友介绍给我的孩子,他们也会把他的朋友介绍给我。我工作的时候,他们轻易不会打扰,哪怕悄悄趴在椅子上睡着;他们学习的时候,我也会保持安静,除非他们需要我的帮助。
我们在日常相处中,彼此形成了这样的默契:相互依存、却又彼此独立。我不希望他们过早地理解我们的苦楚,因为这会丧失他们的快乐与童真。
我可能也不会去揣测他们的内心,有什么事会直接问他们,如果他的回答令我疑惑,我会继续征求他们的想法。有时,他们也会问,对于我做某些事的原因。
我觉得,保持好奇是教育发生的前提,它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我们虽然同在一个屋檐下,却在不同的学校,面对不同的老师,接受不同的知识。
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有时候提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着实有些可笑。可是,正因为有着不同的行为、习惯,才让一个家庭变得富有滋有味,才让一所学校变得热闹非凡,才让一片地域变得富有生气。
尊重个性差异,包容和理解他们的不完美。有些事情,我们未必就比他们做的更好。不管别人怎么说,多听听自己孩子的想法。每个人都会有不良情绪,所以请不要在失去理智时做任何决定。请记住,只有孩子把我们当成伙伴,才会叨叨说个不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