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师联盟》看司马懿如何玩转PM

作者: 塞上暮雪 | 来源:发表于2017-07-15 16:10 被阅读363次

最近《军师联盟》的火爆热播又为我们展现了三国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与以往《三国演义》的不同,这部剧将重点放到了魏国君臣,从另一个角度为我们解读了司马懿与曹孟德,以及这对君臣之间的博弈。而作为一名互联网人,不妨将这对CP看成产品经理与老板之间智慧的碰撞。而司马懿这位魏国的首席PM便成为了本文的主要分析对象。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相信很多产品人都会碰到这样铁索横江的情况,而如何处理便让我们大伤脑筋。正如曹操给子桓与子建出的难题,“曹洪次日征讨吴国,于城南出师,特诏曹丕与曹植一早出于东门携丞相令旗犒师相送,如果辰时令旗不到,以延误军机之罪严惩不怠”。对于曹操出的难题,表面上是在考曹丕与曹植,实则再考杨修与司马懿。曹操,当世之雄才,这就要求两位谋士不仅要听他所说,做他所想,还应该分析他的未曾说和未曾想。因而,如何从用户的表现和行为分析用户的目的及本质需求,便是摆在两位不同阵营的PM面前的首要问题。

次日,天明。曹操突然下令,让东西两城禁闭,任何人不得进出。司马懿面对焦急等待计策的曹丕等人,说自己只想出一个道理:不违臣礼,不背子道。这个道理的究极含义就是,不争输赢,只问对错!而曹植那边,杨修则与曹植两人两骑轰闯出城,并且杀了阻拦的西城守城将领。由此可见两位PM对于这道难题给出了不同的解答方案,事后曹丕与司马懿被打入大理寺,虽表面上看来,此时的状况杨修与曹植略胜一筹。但若从长远看来,在曹操心理,倘若一个人表现的过于想赢,那便会不择手段,而这样的人才是真正可怕的。如此看来,不争输赢,只论对错才是更为合理的答案,可见司马懿在这轮博弈中才真正抓住了表现背后的根本需求,这也为日后曹丕的登基埋下了伏笔。

记得在读苏杰老师《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纪念版)》的时候,看到过这样的一个命题,“客户问你要一匹马,该怎么做”。这样一个开放式的命题,给了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甚是觉得有趣,便拿同样的问题问了问我身边的同学,想看看不同行业的人给出的不同想法。但出乎我意料的是其他人的答案是如此的一致。他们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思维导向,因而追问了一连串细节性的问题。例如,什么品种的马,什么颜色,公的母的,而对于给客户一辆车的思路却普遍给予了否定。那么这就让我再次对这个开放性的问题进行了新一轮的反思。即,用户的表面行为下实际需求的探索和以细节为导向的“点”思维与以群体为导向的“泛”思维的结合运用。

我们先说对于表面行为下的实际需求的探索。若我们是司马懿该如何去做,千千万万的人有着千千万万的需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固然没错,这是一个十年前就普遍认同的真理,有人想要汗血宝马,有人想要的卢,又或是有人只是想牵回家一批小矮马当做宠物。但是在详细问到客户需要马的品种的时候,或许应该加上一个前提,可能这个客户是一个赛马场的经理,那么这类人或许就要的是真马,而不仅仅追求的是速度快。可毕竟赛马场经理对于大众来说只是少数,这部分人我们可以把他们当成骨灰级用户,他们需求固然要考虑,但是,我们更要想的是是否这类需求与大多数人的需求有冲突,亦或是这类需求投入过大却不能保证收效甚好,而不能陷入细节问题的考虑从而忽略了整个产品的大局。我们要做司马懿,去善于挖局表面之下的实际痛点,但我们所面对的却不仅仅是曹操或曹丕个人,更多地我们面对的是一群人,一类人。这类人之中,每个个体都可以有不同的表面行为,但内心却有着同样的一个根本目的。我想这也是苏杰老师书中所提到的认真听,但不照着做。

其次,“点”思维与“泛”思维的结合运用。对于互联网产品来说,尤其是从零开始的产品,如何将成千上万的需求分类,从而提炼出真正的痛点这一步至关重要。而对于分类,“泛”思维不仅保证了效率还更容易确保产品的大局观,若我们第一步就陷入“点”思维的模式,不仅不易找到需求与需求之间的共性,而且很可能我们需求还没分析完就已经被竞争者踢出局了。而当我们大致定下产品的思路框架和主攻点的时候,我们再用“点”思维去深度挖局,将主攻点做到极致,这样便可以保证我们产品的竞争力。那么我们再回到上段所提到的马与车的问题,从“泛”思维打开突破口,我们知道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真正的实际痛点是对于速度得需求,那么满足用户速度得需求便是产品的主攻点。而接下来我们或许应该多问自己几个前提,如果用户要的速度是从家到地铁站快一些,那么自行车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但若是想从家到单位速度快一些,那么车便成了最优的解决方案。也由此可见距离的长短对于该问题解决方案的影响。

综上所述,“点”思维与“泛”思维,两者有效的结合运用对于产品经理的思维来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会运用其一,都不可能成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帅才。充其量只会成为有一技之长的将才。“泛”思维让我们时刻保持着大局观,“点”思维又让我们不断的突破自己往极致靠近,我想这便是武林中常说的“倚天”与“屠龙”吧!

作为一名刚毕业的产品小白,任重道远。以上是自己对于产品经理思维模式的一些浅见,还望各位前辈多多指点,希望有一天可以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学习,成为司马懿。也愿同是互联网行业的同伴们一起拼搏,创造出属于我们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明天。

我参与了“来简书聊聊你的产品之路|@产品专题征文”,也来说说你的产品故事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老鱼来了:很赞:+1: 真是文采飞扬、妙笔生花、如橼巨笔、文采斐然、力透纸背、风华正茂、出类拔萃、才思敏捷、后生可畏、梦笔生花(注:一串百度来的成语):joy:
    老鱼来了:@塞上暮雪 这与年龄、工作经验无关,后浪推前浪,看好你哦 :sunglasses: :fist:
    塞上暮雪:@老鱼来了 在大神面前班门弄斧了,拜读了您的文章,收益颇深,尤其对我这个刚毕业的小白,望老司机以后多多指点: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
  • 王锦春:苏杰老师书中就说过:你真能决定产品长什么样?产品当然是老板生的,你只不过给他化了个妆。
    老板和产品经理的关系就是,化妆后,他是否满意,都是无法预知的。
    老板和产品经理的CP,我想需要百年修得同船度,千年修得共枕眠。
    塞上暮雪:@锦瑟一日 受教受教,确实工作当中与其说我们面对的是客户的需求到不如说我们直接面对的是老板的需求。这个妆如何才能画好,不仅需要PM的智慧,也需要PM与老板之间的配合,正如伯牙与子期,少一人都未有高山流水之音。而为什么司马懿能在这种关系中游刃有余,而杨修却掉了脑袋,这值得我们思考,不仅是专业方面的能力,还涉及日常我们社交方面的技巧。谢谢前辈的点拨与评论:stuck_out_tongue_closed_eyes:
  • iamsujie:我也断断续续看了不少《军师联盟》,你的角度太赞了。
    联想一下,再说一例,如果把军师和主子的关系看做产品经理和老板,杨修的很多表现实在是很初级的产品经理,急于炫技,而没有好好理解老板提的问题、不知的任务,其实背后还有深意,并不只是想知道答案而已。一盒酥是、那个什么碑是、门上写活亦是,杨修满脸的小聪明,实际上是自己作大死……
    塞上暮雪:@iamsujie 哇塞!能看到苏杰老师的评价我先内心狂笑五千下: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哈哈。老师的话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若从杨修的角度看,表面上虽快众人三十里,却不知就是这三十里将自己送上了断头台。由此可见,能否看穿表面行为之下的目的并以合适的方案解决问题,决定了一个PM能走多远。杨修虽有龙蛇笔下走,胸中锦绣成的才能,却只知揣测曹操表面之意,而未能明白曹操内心之性。相比较司马懿却能挖掘出主公真正的内心,这才是真正的智者,对于后来辅佐曹丕当政,实行“九品中正制”的决策,依然能看到司马懿是如何成为大魏首席PM的。这也是学生的一些薄见,谢谢苏老师点评,我会好好努力的。再次因苏老师的点评内心狂笑五千下,哈哈:stuck_out_tongue_closed_eyes:
  • 沙沙_22d7:好精彩,“不能陷入细节问题的考虑从而忽略了整个产品的大局”,产品经理容易陷入细节,能保证整个产品朝好的方向发展才是产品经理的使命,过于纠结细节,总归会陷入细节。
    塞上暮雪:@沙沙_22d7 谢谢姐姐评论,还求姐姐多多指点,带我飞:grin:

本文标题:从《军师联盟》看司马懿如何玩转PM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jro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