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到底有没有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但是大部分人是信奉开卷有益的。网上有段经典的话说明了读书和不读书的区别。
“我们说划火柴的动作,只会说,某人划了一根火柴。而在张爱玲的笔下,是这样的:黑暗中他划燃了一根火柴,这橙红色的三角小旗缓缓地摇荡在它自己的风里,渐渐地它燃尽了自己的旗杆,归于寂灭。”
阅读让我们更细腻地感受这个世界。
近几年我国刮起了阅读的风潮,很多人都开始阅读,这是一个好现象。可是紧接着一些人又有了困惑,读了那么多书好像没什么用,读一本忘一本,对自己一点帮助都没有。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可是气质这个词跟自己毫无关系。那我们还需要继续读书么?还是发展其他的兴趣爱好?
这个疑问也困扰着我,直到我读了《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才恍然大悟。读书本身没有错,是我们的读书方法错了。作家奥野宣之在书中提到,读书不仅要写读书笔记,还要重读笔记。
通过写读书笔记,读书已经成为一次成功的体验。而做笔记的最后一步要做的是把这次读书体验利用起来,将其转变为自己的精神财富。
歌德说过,世上最艰难的工作是什么?思想。凡是值得思想的事情,没有不是人思考过的,我们必须做的只是试图重新加以思考而已。
所以我们读书不仅是读书,还要带着脑子去思考。记笔记也不是为了记而记,必须得明确目的。这才是学以致用。
重读笔记有以下一些好处。
首先,重读笔记比重读一遍原书便捷、高效得多。因为笔记中摘抄的是书中的精华。抄哪句不抄哪句在读书的过程中就思考过了。能记录在读书笔记本上的,都是自己认为重要的、精华的句子或段落。所以重读一遍笔记比重读一本书快得多。
其次,翻看过去写的笔记,会惊讶原来我当时是这么想的,原来我还读过那本书……这种好感让阅读体验感升华。对比当下更成熟的想法,会“嘲笑”自己过去幼稚的观点,同时充满了成就感。没有什么是比看到自己成长更欣慰的事了。
我在2017年刚开始写个人公众号的时候,不知道写什么题材就写了读书笔记。当时觉得自己写得还可以,就勇敢地发布了。上个月再去看过去的文章觉得超幼稚,超不好意思。当时怎么是这么想的,怎么那么不成熟。羞得都想删除。一个要好的同事劝我,你看过去幼稚说明现在有进步,多好啊。不要嫌弃过去。嫌弃总比十年如一日好。是呀,读书笔记就是一种记录,记录我们当下的思想。“嫌弃”说明我们现在进步很快。这是最令人有成就感的事了。
第三,翻开自己的笔记会有新的发现,比如遇到意想不到的句子,过去不太理解的句子现在彻底理解了。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清学开山”始祖顾炎武开创了“三读”法,即“复读法”“抄读法”和“游读法”。其中“抄读法”就是边读书边抄录。顾炎武并不是机械地抄写,而是随时记录读书的心得和体悟。他在《日知录》中说:“愚自少读书,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或古人先我而有者,则遂削之。”一旦发现材料与认识有抵牾之处,就随时修改;倘若自己的发现在前人著述中已有论说,则一律删去。
知道重读笔记的意义,那么我们如何建立重读笔记的习惯呢?
1.选择一个固定的场景重读。比如,睡前或洗澡后,确定一个重读笔记的时间。
刚开始培养一种习惯都不太容易。可以给新习惯安排一个的固定场景和时间,比如午饭后30分钟,操作起来就容易得多。刚开始强制自己每天在午饭后重读30分钟笔记,用表格统计。如果能坚持21天,这个新习惯就能建立起来。
2.量化重读的频率,比如一周三次、三天一次等。没有数据化的目标都是耍流氓。想要建立习惯,必须可量化。同样是用表格统计,清晰明了。
3. 有选择地重读。
根据心情或当下的问题选择重读笔记。不用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制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可以增加阅读的兴趣。
这几年随着4G网络的盛行,各种人性化的手机APP的不断涌现,我越来越懒,懒得手写。一是提笔忘字,二是嫌手写太慢。人嘛,就该顺应时代、顺应潮流。可是渐渐地发现自己虽然每周读了3本书,阅读速度越来越快,可是读完什么也没记住,甚至一点印象都没有。而有时心情好,写过笔记的书,印象深刻许多。我这才体会到上学时老师说的“慢就是快”。读书这件事,就该沉下心来,下死功夫。不能为了读书而读书,不能把读书和生活分割开,不然给人书呆子的印象,即呆呆傻傻的。我们阅读的目的是为了生活地更好。学以致用才是关键。
附读书笔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