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门,眼前是一片白。
怜子一下子被晃了眼,用了点时间去适应。“这是哪里?”怜子心想。她试图去回想进门前的自己在做什么,脑子里闪过一些片段,但那些闪回的记忆似乎又连不成一个故事。
“怜子,你来啦。”
背后突然响起的动静让怜子一下子愣住,这嗓音那么熟悉,却又那么陌生。音调略高,有点尖有点刺耳,语速略快,像过年时在半条街外的鞭炮声,并带着浓浓的乡音。这是她从小听到大的声音,但又因为太久远,早把它封在很深很深的记忆里。片刻后,怜子转身朝身后看去,果然,是那个熟悉的身影。及腰的长发,扎着一个乌黑亮丽的辫子,肤色被太阳晒得有些黝黑。身形略瘦,身上套的是深蓝色的棉布装,一条黑色的裤子,和一双洗了泛白的黑布鞋。
“阿妈?”怜子不由自主地对着眼前人喊了出来,“阿妈,是你吗?”
“你在说什么?放了一天牛,被太阳晒糊涂了?”被叫做阿妈的女子有些微怒,声音又大了几分。“快回家,锅里准备了饭,洗洗手吃了。对了,夜校我和你爸给你报了名,吃完赶紧去学校上课。”说完朝怜子招了招手,便转身离开。
“上课?”怜子不自觉地跟着阿妈的步伐往前走去,脚下不知什么时候变成了不平整的泥土地。抬起头,眼前是一个土砖头盖的房子,怜子想起来,这是自己的家。怜子往前追了几步说道:“阿妈。我等下去上学?”
“对啊,你们几个不是在家说了好久了嘛,想去学校读书。家里人多没办法一下子都去,阿妈跟阿爸说了一下,你们姐妹三个白天做点工,吃了晚饭去夜校上课,以后天黑的活就交给白天上学的弟弟们吧”
怜子一边听着阿妈说的话,一边很努力的在想自己进门前到底在哪里做什么,但怎么也想不起来。“算了,先吃了饭去上学吧。这可是自己心心念念好久的事情,晚点睡前再慢慢想吧。”怜子自言自语道。
“书包在你们房间里,笔、橡皮、本子给你们买好了。省着点用哈”阿妈说完这句就又出门了。
怜子知道,阿妈是到附近去做砖头去了。他们家就是这样,白天帮自家或别家农田里干活,晚上做一些砖,阿爸去烧窑。只有下雨的晚上可以抽空休息。毕竟家里要喂饱九口人不容易,七个兄弟姐妹,其中还有个只有4岁大,什么也不懂的妹妹。
怜子走近灶台,掀开锅,里面竟全是白花花的米饭,“天呐!”她叫出了声。家里的锅里不应该全是红薯吗,只有中间扣着的那个碗里,是两个弟弟能吃到的白米饭。自己和姐妹们几乎顿顿都是红薯,等到过年过节才能分到这东西一小碗。平时天天眼巴巴的看着弟弟们吃,偶尔实在是馋得不行,会偷偷趁阿爸阿妈不注意的时候,尝尝碗边上的几粒。
“怜子你鬼叫什么?在外面都听到了。”干完农活的二姐从门口走了进来。
“二姐,你看,锅里全是饭!”怜子喊道。
“我以为怎么了呢。”二姐随着怜子的感叹声走近一看,朝她翻了个白眼。转身去碗柜里拿碗,“你脑子被驴踢了?今天是十五,家里吃米饭的日子,早上一起床你们不是就开始念叨了吗。”
“什么吃米饭的日子?”怜子感到不解。
“不是吧,每次记日子最积极的就是你和小弟,你告诉我你不知道?阿妈说我们家没什么钱,吃不起顿顿大米,所以定下了除了逢年过节,每月逢十五、三十的晚上,一家人可以吃一顿米饭。平时就地瓜,土豆将就吃一下。”二姐拿出了两个碗,给自己和怜子盛着饭。“噢,如果没有三十的话就初一吃,嗯…都这样好几年了。”
“米饭,不是只有弟弟们能吃吗?”怜子接过二姐递来的米饭和筷子,跟着她坐到了桌子旁,夹起了桌上的菜,很疑惑的问道。
二姐听到了这话,停下手上的动作,转头很认真的看了怜子一眼。“你今天到底怎么了?我们家什么时候这样了?阿妈一直说男女都一样啊,男娃吃什么,女娃也吃什么。”说着塞了好几大口饭,“赶紧吃,外面天快黑了,上夜校要迟到了。”
怜子一听上课要迟到了,便没有细想二姐的话,拿起筷子端起碗,快速地往嘴里扒拉了几口,回房间拿上书包就往外跑。
“怜子,你来啦”
阿妈的声音? 她不是出门干活了吗?怜子转过头。
眼前的阿妈已没有及腰的辫子,位于肩膀的头发梳的整整齐齐,两边还用发夹固定,身形也略微有些发福。原来的深蓝工装变成了格子上衣。
“阿妈?”怜子愣住了,“我不是要去上学吗?”
“几岁了还上学呀,明天都要嫁人了。”阿妈走向前,拉起怜子的手。“结了婚跟世伟好好过日子,阿妈了解过了,世伟是个好孩子,脾气好,人也勤奋。村里那群小伙子干活比赛的时候,做砖头的速度谁也没赢过他。还听说他这人不抽烟不喝酒,也从不出去鬼混。对了,他阿妈前天告诉我,结婚后世伟打算盘下一个店,到时候弄个小卖部,说希望你以后不用出去风吹日晒做活,这种脏活累活他一个人就行。你呢,就坐在店里卖卖东西收收钱。”
怜子低头,看着自己被阿妈拍了拍的右手手腕上,戴着一支银色的手表。她记得没错的话,这是自己好几次去城里卖菜,来回路边的商店里看到的那支。“什么结婚?阿妈,这个手表?”
“这个手表就是前些日子世伟送给你的呀,你这孩子怎么了?明天成为别人家的新娘子,太紧张了吗?”阿妈摸了摸怜子的手腕嗔怒道,“不过每个女娃都一样。你大姐嫁出去前一天,还管我叫二妹呢。哈哈哈,不要担心,阿妈在家里给你准备好了嫁妆,吃的、穿的、用的,应有尽有。别人家里会准备的,我们怜子都有。到了婆家绝不会让别人看不起你。哎哟,你看看我,我也有点紧张,在胡说些什么呢。世伟的父母都很好,我们村有名的热心肠。尤其是世伟阿妈,打你小时候,还没麦秆高的时候,就喜欢你。当初听说你和世伟两情相悦开心得不得了,每次碰到我跟你阿爸都说自己有福了,白捡一个大闺女。还说他们夫妻每天掰着指头等你过门,他们家四个男娃,终于要有一个女娃可以亲近亲近嘞。”
“世伟的阿妈?”怜子脑海里不知怎么的浮现了一个站在路边,拄着拐杖骂街的小老太。“世伟的阿妈,天天在村里跟人吵架的那个吗?”
“呸呸呸!”阿妈重重的敲了一下怜子的头。“胡说什么呢。世伟阿妈可是我们乡,我这个岁数里最有学问、最讲道理的女知青。东家和西家闹矛盾了,乡亲们就去请她主持公道。从她嘴里说出的话,讲的道理,没有一家不信服的。我啊,打小就羡慕她,后来生了你们,想着我的女儿们一定要跟她一样有文化。所以当初不管你阿爸反对了多少次,都要把你们姐妹五个送到学校里上课,哪怕是夜校也行。你们几个也争气,上学是真的认真,以后肯定不用跟我一样,在地里干一辈子的活。说不定还会带着这些学问,这些本领到外面的城里去生活。”说完,阿妈露出了一脸憧憬的表情。
“阿妈!三姐!你们在门口聊什么啊,我们把晚饭做好了,快进来吃饭!”
怜子抬头朝声音的方向看去,是那个只比自己小两岁的四妹,她怎么这么年轻?好像自己印象中的她,脸上皮肤没有那么光滑。
“小兰,你怎么有点不一样了?”怜子没多想,已经将自己的疑问说出来了。
“三姐你说什么呢,我哪里不一样了,你才要不一样了。明天就不再是黄花大闺女咯。阿妈,嫁人这么可怕吗,我看三姐魂都没了一半。”小玉哧哧哧地笑了起来,走过来挽起阿妈和怜子往家里走去,“快回家吃饭吧!今天阿哥在河边捞到了好多虾,阿爸亲自下厨,给三姐做了她最爱吃的炒河虾!说只要吃了一口,绝对天天想着娘家。”
“怜子,你来啦。”
阿妈?她不是在自己旁边吗?怜子转头看向身侧,没有人,取而代之的是手腕上挂了一个行李包。
“东西多不多,阿妈帮你一起拿。”阿妈的声音已没那么尖,带着一些沙哑,听起来有些许沧桑。一边说着一边有些步履蹒跚的从怜子侧方的台阶上下来。
怜子抬头,阿妈又胖了一些,穿着碎花棉袄,大着肚腩,弓着腰,驼着背,手里拄着拐杖,发缝中已夹杂着许多白丝。
“阿妈,你怎么在这里?”怜子又一次没反应过来。
“你阿妈从早上吃了饭就在这里了,知道你们今天回家,一直在这里徘徊,这不,现在在这跟我都聊了两个小时了,我嘴巴都干了。怜子你等会儿一定要给我杯水喝。”怜子朝声音看去,打趣的正是怜子和世伟的房子隔壁的邻居阿婆。
“噢,好…好。”怜子应着。心里想着自己刚才还在结婚的前一天,现在又是什么情况。
世伟从怜子身后的车子上下来,接过怜子手中的行李往阿妈原来站的地方走去,“老婆,大门钥匙在行李包哪个口袋里?噢,不用了,我找到了。你跟阿妈先聊,东西我来搬。”
世伟这边刚说完,稚嫩的声音马上在自己身后的车子里响起,“妈妈,东西我们和爸爸一起搬,你腰不好不要动,跟外婆多聊会儿天就行。”接着从车下来两女一男,男孩最小,只有三岁的样子,两个女孩稍长,大概十几岁读书的年纪,怜子认出来了,这是自己的三个孩子。
这边怜子还在呆呆地思考发生了什么,阿妈已经拄着拐杖走到她的跟前,兴致勃勃地说了起来:“怜子啊,上次你跟世伟给我报的香港的旅行团,什么死了你乐园,名字怪可怕的,里面全是老鼠鸭子什么的一点也没意思。不过那个海洋公园不错,什么海豚、海狮这些我从来没见过嘞。玩我倒是玩不了什么,我这老身子骨的,看那个车一下子飞到天上,在下面看得都吓死嘞。对对对,还有那个桂林,那里真好看,风景我们这边见都见不到。我坐着那个船,旁边那个山,哦哟哟,真好看。那个米粉也好吃,我还买了好多带回来,想着你从小爱吃面食,留了几包给你,我煮了几次还不错,虽然没有在那边的好吃……”
阿妈眉飞色舞的说着自己的旅行故事,旁边的阿婆忍不住开口打断道:“怜子阿妈,这话你跟我们说了无数遍咯,怎么都说不腻的哟。不过说实话,你命真好。女儿有本事,我们村里第一的女老板,不仅隔段时间就让你和她阿爸出去旅游,还出钱给我们村里修路。唉……看了后我是真后悔,当初没让自家娃娃上学噢。上学的娃娃果然一个个都有出息。”
“女老板?”怜子疑惑道,自己不就是一个婚后在家带娃的家庭主妇吗?每天从早忙到晚,做饭、洗碗、洗衣服、打扫卫生,还要时时关心孩子们在哪里在做什么,开不开心、安不安全。每天累死累活,老公还觉得自己在家里闲得很,整天只会伸手要钱吃饭。在外面一不顺心回家就把气出到自己身上。
“傻女儿,生意做那么好不是女老板是什么?”阿妈听完邻居阿婆的话,嘴都快咧到了耳后根上。“没想到,我也是没想到。当初我净想着男娃女娃都一样,要读书一起读,谁知道现在女娃娃比好多男娃娃都有本事。几个女娃娃有教书的,有开厂的,有做生意的,有政府部门上班的,小女儿也不错,在村里当个小干部。我呢,也不求她们什么大富大贵,自己赚钱自己花,开心就好……开心就好。”
“阿妈,我不是什么女老板。”怜子否认到。
世伟刚好从旁边拿着行李走过,听到怜子的话,顿了一下:“老婆你是不是坐太久车太累了。大下午的,别在太阳下晒了,看你人都有点糊涂了。弟弟!过来!让妈妈和外婆进屋坐着聊。”
最小的男孩正看着地上的蚂蚁生着闷气,姐姐们和爸爸忙着搬行李,想去帮忙,奈何除了自己的小书包,其他东西都拿不动。一听到爸爸给自己安排了任务,赶紧跑过来一手牵起怜子,一手拉住外婆的拐杖往家里拽。
“诶!慢点慢点!外婆自己会走!”怜子生怕小男孩不知轻重,把阿妈拽倒,连忙把小男孩拉到了自己的另一侧,自己搀扶着阿妈往家里走去。
“怜子……你来啦……”
这五个字,已不同于往日。不再尖锐,急促,而是沙哑、缓慢、像一个正在漏气的气球,似乎光是出声便用了很大很大的力气。
“阿妈?”怜子像是想到了什么,又害怕又急切的抬头朝声音的方向看去。
出声的人躺在眼前的床上,身形消瘦,两颊凹陷。头发只剩稀疏几根。怜子感觉身边围满了人,是她熟悉的家人。两个姐姐,两个妹妹,两个弟弟,还有他们各自的伴侣,旁边似乎还有几个晚辈。
“阿妈一直撑着,应该是在等你。”大一点的弟弟抹了抹眼角的泪说道。语气带着一些责备:“什么生意比阿妈还重要,前几天你都回来了还回去一趟。”
“怜子是看阿妈好转了才离开的。”世伟在怜子的身后鸣不平。“自阿妈生病起,她们四个一直在身边轮流照顾,后面每隔一天的透析,她们姐妹几个就轮流请假,从来不说什么。怜子有时在外面忙,轮到她,她就一大早从外地赶回来。去完医院回到家,安顿好了阿妈,怜子又赶着当晚回去继续工作,没抱怨过一句。这次是阿妈叫她回去忙完工作再回来,她才回去的。”
“怜…近些…阿妈…阿妈…看看…”床上的人出声,打断了世伟,听起来比刚才又少了几分气力。
怜子小跑了几步,拉住阿妈的手,跪在床前。“阿妈,你哪里痛吗?是后背痛还是头痛,我给你揉揉。”
“阿妈…不痛…阿妈…不后悔…”
怜子听着阿妈越来越轻的声音,眼前一片水雾,她生怕看不清阿妈的模样,赶紧伸手擦干,又赶紧在阿妈身上这里那里的轻揉。“阿妈,没事的,这样就不痛了,等下就好起来了。”
“阿妈…不后悔…这次…不后悔…”
怜子突然想起了在医院的病床上,阿妈拉着自己的手说过的话。
“阿妈没本事,苦了一辈子,还害的你们也苦了一辈子。早知道当初阿妈一定让你们五个读书,家里苦点就苦点吧,熬熬总会过去的。媒人上门提亲的时候,我也应该再多问问他们家里如何,男娃人如何。可能我多问问,你们就不会那么苦了。阿妈明明知道自己过的不开心,还总用老公孩子捆住你,不让你做自己想做的事。都是阿妈的错,阿妈太固执,阿妈对不起你…”
突然,身边的四妹开始嚎啕大哭,怜子回过神,自己抓着的手,已没有半分力气回握,松松垮垮的搭着自己,体温也渐渐冰凉,面前的阿妈已没有半分生机。怜子张开嘴想哭,却发现自己发不出任何声音。只感觉耳边各种各样的哭声似乎形成了一个屏障把自己包围在一个圈里,她努力擦干眼泪想看清什么,却什么也看不清。
“怜子。”
是阿妈的声音!怜子听见阿妈的声音回过神来,可是自己怎么又处在那片白茫茫的世界里。
“怜子。”
“阿妈!你在哪里!”怜子迷茫的朝着四周寻找,声音似乎从四面八方发出,她找不到那个熟悉的身影。白色,眼睛里看见的除了白色,还是白色。
“怜子,阿妈这次不后悔。”
“阿妈,我也不后悔,我一直都不后悔。我从来不后悔做你的女儿。我知道的,很多事情你也无能为力,我从来都没怪过你。小时候家里没钱上学,我常常干着活跑到学校偷听,你都知道,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一次我因为太久没回去,把别人家牛都放丢了,怕被阿爸打,吓得不敢回家。也是你出来找的我,跟我说那头牛找到了,其实我知道,怎么可能找得到,是你把家里的牛赔给了人家。那个时候婚姻,都是两个合适年龄的男女,媒婆上两家一说就结为夫妻了。哪有什么了解,什么两情相悦。出嫁的时候家里没几个钱,你把自己的嫁妆分给我们几个姐妹,还到处东凑西凑,就为了让我们在婆家能有几分底气。还有工作…工作是我自己没有坚持。你当时特地从老家过来给我带孩子,你都65了,我家那个小的力气大还那么淘气,你根本管不住。后来我不忍心让你带就让你回老家了,可每次过年只要一回去,一得空就来我家帮我忙。阿妈,我从来没有怪过你…”怜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怜子…怜子…阿妈知道。”四面八方的声音,在一声声呼唤中,汇聚到了一个点上,怜子朝发出声音的方向望去。那个点上慢慢地出现了一团阴影,渐渐地这团阴影越来越清晰,形成了一个身影,是那个在病床上的阿妈。阿妈顿了顿,缓缓朝怜子走来,每走一步,身形由瘦及胖又变瘦,头发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黑、越来越长,脸上的皱纹也在消散。直到站到身前,是怜子最早最早的记忆里,那个年轻漂亮的阿妈,穿着碎花衣裳
“阿妈。”怜子伸手想要抱住她,却一下子失去了重心,扑了个空。
“妈妈,你醒啦。”
清脆的声音响起,是怜子的二女儿。“看来你平时太累了呀,让你看会电视的功夫,你就睡着了。”
大女儿也从厨房探出身来“妈妈,母亲节大餐马上完成!洗洗手我们开饭吧。”
怜子应了一声,从沙发上爬起来,去卫生间洗了洗手,顺便用水拍了下脸。
“开饭啦,开饭啦。”小儿子听到姐姐们的叫唤声从房间里出来。“哇!那么多菜!看起来真不错!妈妈快过来坐,我去叫爸爸吃饭。”
“祝妈妈母亲节快乐!天天开心!永远年轻!”孩子们在饭桌上说着一句接一句的吉祥话。
“嗯。谢谢你们。”怜子听着孩子们的祝福声,笑得眯起了眼睛。
“母亲节快乐,阿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