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情随笔散文想法
海到尽头天做岸——读《低于海平面》

海到尽头天做岸——读《低于海平面》

作者: 四喜没丸子 | 来源:发表于2019-03-12 23:02 被阅读13次

前些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莫名火了之后,我和身边很多小伙伴的愿望清单里都多了这么一项——想去环游世界。如今多年过去,当时在一起的我们多半走散。按部就班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成为我的整个世界。有的时候也会想,如果我能够放下眼前的一切,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那么我的人生会不会不一样,然后这种念头短暂的出现后便被懒惰打败,对于未知的人生,我如同好龙的叶公,虽然脑袋里充满不切实际的幻想,却缺乏不顾一切付诸实践的勇气,甚至对于未知和陌生,心底隐隐存留着恐惧。

可一个念头滋生之后就很难打消,除非它变成了现实,否则我们总会在想起它时或多或少的存在遗憾。也曾有过几次旅行,用脚丈量陌生的的土地,用眼感受陌生的城市。步履匆匆中我见到了很多风景,当然,也见到了更多的人,以及体验到了差点在汹涌人潮中险些挤成肥厚多汁的肉饼。这种感觉算不得美好,否则我怎么会去北京而没逛紫禁城。

于是看着网上那些优美的游客照内心羡慕兼感叹,我该如何在一群脑袋环绕中拍出旁若无人的感觉。小生惭愧,尚未修炼到能随心所欲满世界趴趴走的境界。因此也衍生出更大的渴望,觉得真正对一个地方的“深度游”,应该就是生活上几个月,听过小巷深处的叫卖声,也知道此地通往罗马的路径。去看江南,就从衫单杏子黄的春三月看到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夏夜,更有甚者等一场残荷听雨,看一回寒梅初雪。去往塞北,就看大漠孤烟伴着长河的落日与明月,在甜蜜的瓜果中感受天山雪水融化的甘洌。

这样的想法太过奢侈,也正因此,除了喜欢看一直在路上的各种游记之外,我也对生活在某一处的模样产生好奇。前些日子看了《低于海平面》这本书,作者因先生工作在鲜花与风车之国——荷兰的缘故,赴荷兰生活一段时间,用不同于旅人和当地居民的视角,讲述了她眼中的荷兰,让人读来兴致盎然。

终其一生,我们能涉足的地方数之寥寥,但行有域,心无疆,若行不了万里路,倒不妨看万卷书,然后,离那个远方的国度,便仿佛又走近了一步。

相关文章

  • 海到尽头天做岸——读《低于海平面》

    前些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莫名火了之后,我和身边很多小伙伴的愿望清单里都多了这么一项——想去环游世界。如今多...

  • 读《低于海平面》

    这本书是一本出国手记。作者跟随丈夫来到荷兰,终于实现了想出来走走的愿望。作者描写的是生动活泼的荷兰人,文化差异使人...

  • 医人拾闲:随笔

    名利面前自装疯,是非听后故作聋。 海到尽头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 【易经功法】降龙十八掌之十一◆鱼跃于渊

    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海到尽头天做岸 ,云在青山水在瓶

  • 情尽

    海到尽头天作岸,情至深处身满伤!莫问前路何人至,半杯烟酒敬上天。

  • 低于海平面(二)

    周末的市中心街上人不是很多,美轮美奂的橱窗个个都很有特色。不过这里有很多人骑自行车,而且自行车功能非常强大,甚至还...

  • 低于海平面(六)

    荷兰是一个非常宜居的地方,不过因为物价不便宜,当地人也非常精打细算,很会过日子,做一个贤妻都要学会十八般武艺。整个...

  • 低于海平面(五)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作者发现荷兰人都非常喜欢问为什么?原本她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非常喜欢问问题的学生啦,但跟周围的人...

  • 低于海平面(三)

    由于语言不同,在异国的日子总归有些孤独。刚开始时作者还经常可以出去逛逛,但很快就没有了新鲜感。于是她决定去语言学校...

  • 低于海平面(四)

    在荷兰学会“夸奖”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他们对“赞美”这件事有着极高的能力和需求。形象点说,任何一件事都可以被夸出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海到尽头天做岸——读《低于海平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jxa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