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上月加了一个圈外公开课的群,听了几节孙圈圈关于职场成长的课程。课程确实说得很在理,虽然有难度,但如果坚持去执行,是可行的。不过,让我收获更多的,是加入的另一个群。
圈外课程群的班主任紫岸,是专门研究运营的,他在群里号召了一群人加入另一个群——每月阅读一本书,说是打算通过这个群实验三个月:每个月初,大家要在群里发出自己当月的阅读计划,包括阅读的书籍、在群里分享的时间和方式等。
因为中间经历了春节,刚开始群里不是很热闹。我在上班的第一天(农历初九),在群里语音分享了《小狗钱钱》。算是分享得比较早的几个人之一,按照群主提供的思路去准备的分享内容,虽然不是太满意,但算得上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临近月底了,这几天,群主在群里催促大家,完不成任务的下月将被踢出群去。加上大部分群友之前的分享计划都是下旬,所以,这两天群里相当热闹,不断有朋友分享自己本月所读的书。有的是思维导图加文字的形式,有的是语音分享,还有的是公众号文章,同时也有自己所做的笔记原稿。
我加了不少群,最近爬楼最多的就是这个阅读群,白天工作时间里,大家在群里没有太多的闲聊。到了晚上,大家都会围绕分享的主题进行讨论和交流。感觉这样的方式很好,虽然很多书没有看过,但是通过别人的分享能够了解到书的部分精髓,也是很棒的体验。
二
今天,有个群友在阅读群里聊起所读的书,认为没有必要读太多的书,只需要多读自己需要的工具书便可。看到她的有感而发和诚恳建议,我起初是被打动的,因为我总是本能的认为别人说得有一定道理。一时间里,我突然为我前阵子说服P同学多看不同类型的书,而非整天局限于专业书籍和备考工具书的做法感到一丝愧疚。
但是,转而一想,我还是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这时有个学生群友就在群里问了一句:如果人生目标不清晰,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话,应该怎么办呢?
而我当时正在想这个问题的答案 ,我是这样回答的:我觉得啊,对于迷茫的学生来说,时间很多的话,也可以泛泛的多读书,多思考,慢慢就会越来越清晰了,不要太着急。
这时,之前的那位群友也意识到了自己建议的非普适性,加了一句:我只是说我这个阶段。
这个话题的讨论让我想到了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对一件事和一个问题的看法是不同的,有时会有很大的差异,比如那位四十多岁的群友和那个学生群友。
二是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做事方式,同时也要学着理解和接纳别人的选择,比如P同学的读书选择。
三
……
哎呀,写上面两点时太投入,居然把第三点给忘了。这也说明了另外两个问题:想到的idea一定要即时写下来;而且,写文章前要先把大纲写下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