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上篇《....发疯》的过渡文吧
我儿子今年11岁,五年级。在他四年级下学期的时候(2020),学校里把语文教材从“人教版”换成了“部编版”。
当时我还“木知木觉”(本地方言:稀里糊涂),没觉得有啥问题。
但是最近在“知乎”上收到了一个邀请回答问题,再查了一下资料,顿时觉得必须重视起来了。
——知乎问题:“怎样看待2020年语文教育改革”?
以下高能——
引用“部编版”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和“高中语文课本编纂”曹文轩的原话:
![](https://img.haomeiwen.com/i16138442/277aed2abbb46ac5.png)
“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
“高考命题方式正在进行很大的改革,而且在悄悄地改。”
“高考的阅读面也在悄悄变化,哲学、历史、科技什么类型的内容都有。现在阅读的要求远远高出了语文教学平时教的那个水平”。
“新的语文教材要对教师学生有制约作用,比如文章后提供书目。这个书目不是可看可不看,你必须看,因为要与教师的语文教学和学生的评估直接挂钩,所以你想不看都不可以。”
“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现在是9000字,将来可能增加到10000字。”
“现在高考语文分数是150分,未来可能变成300分”
“高考考纲中,必背古文的数量和篇幅将由14篇增加到72篇”
......字字触目,句句惊心。
这些话即便对现在的学霸们也不友好,如果是对学渣——那绝对是“还我漂漂拳”!
![](https://img.haomeiwen.com/i16138442/dc9282a70a78a7a7.png)
接着看——
全国中小学语文已经在2019年秋季开学季,统一使用“部编”教材——
小学6年12本《语文》,古文共占整个篇幅的近三分之一,有123篇之多,比原来的“人教版”增加55篇,净增80%,平均每学期约10篇古诗文。
初中古诗文选篇124篇,占比 52%!
古文哈!
知道让小孩子背“之乎者也”有多难吗?
知道陪小孩子背“之乎者也”有多苦吗?
家庭和谐还要不要了?
......
中国的教育体制是应试教育,而目前应试教育的终点是高考。
姑且不论语文教育改革的合理与否,但这已经成为我们作父母必须面对的现实。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做爹妈的,以前对待语文的态度有极大必要作调整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6138442/258a5a2760c4aab2.png)
纵观本次教改的中心思想,阅读量和阅读能力是核心中的核心。而恰恰是“阅读”,我们之前所付出的关注度,相对最少。为啥?
——“基础部分容易抓分,作文部分分数占比最高”。至于阅读理解,既不易训练,抓分又难,自然关注度不高。
可是长此以往,温老师说的
“中考你连题都做不完”!
“一定要让15%的人做不完题”!
“中考做不完”的后果我就不补充说明了?
阅读!阅读!阅读!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说给谁听?
当然给家长听啊!
你以为那些小祖宗会听吗???
现在的小朋友因为短视频和电玩极大地充斥了他们的时间,所以对课外阅读并不感冒。以我家这难弄货为例,最明显的表现特点是:
非强迫,不读书
——游戏第一,动画片第二。
强迫后,不开书单,必选漫画
——首选漫威漫画、次选网络漫画、再次则类似于“***寻宝记”这类绘本读物。
没图片,不看书、图片少了也不看。
强迫并开列书单,你需要学单田芳
——让你讲给他听,讲得好听,少爷有赏(多听一会儿)。讲得不好听,神游物外。
后来每天讲书,学单田芳学得口干舌燥。他老父亲我~~现在绝对可以改行说书去。
![](https://img.haomeiwen.com/i16138442/7d57f8086270ae9f.png)
我家这货在四年级之前,甚至没有完整地读过一本课外书籍。
由此导致的后果便是我上篇文章里提到过的“别字大王.....汗一个!
那么怎么办?
有位擅长看儿子和孙子笑话的老师奶奶后来出了几个主意:
首先是“沉浸”
必须要明确的是,绝对不是课外书籍里的故事不好听,不吸引。而是小朋友没有沉浸进去。那么怎么让他沉浸?
场景代入式的故事演绎和角色代入式的想象力激发是关键。
其次是“分享”
给小朋友一个奖励目标,前提是他必须完整看完一个故事,然后分享给旁人。用类似TED的方式脱稿分享。(不必看完整本书,而是相对完整的一个故事)。
最后是“发现”
让小朋友告诉我们,在这个故事里,他发现了什么。(什么都可以,只要有逻辑)
好吧,主意是别人出的,苦力还得老爹我来出。
......
(出苦力的过程和结果,会在《教儿子语文会让爸爸()》里续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