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微俗薄,举世方尚中庸之说,闻激烈之行,则訾其过中,或以罔济尼之。其果不济,则大快奸者之口。”曾国藩这段对世态的描述,若不译为现代语,是不太好为人理解的。
译为今文则是:道德沦丧,风俗败坏,因此举国上下都崇尚中庸的学说,听说有激烈的行为,就指责其不符合中庸之道,或以此为借口进行干涉。如果这些激烈的行为没有成效,就大快了那些奸恶小人的幸灾乐祸之口。
深沉地想想曾公所描述的这个世态,我们不能不说,即便在今天,这样的情状也是不乏存在的。试看,那些改革的先行者、创新的发起者,所遭遇的不正是这种世态的现代版吗?
面对这样的世态,力求成事之人该怎样作为呢?曾公说:“夫忠臣孝子,岂必一一求有济哉?势穷计迫,义不返顾,效死而已。其济,天也;不济,于吾心无憾焉耳。”这是讲,对于忠臣孝子来说,岂能要求他们每做一件事情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呢?在形势逼迫之际,他们只要能够义无反顾、效死力就足够了。其所做对于事情有帮助,是天意;于事情没有帮助,但已尽力了,于我心也就没有遗憾了。应该说,这就是君子面对不良世态而应有的人生作为。
综合曾国藩这段言论,我们今天能获得怎样的启迪呢?我以为,对于真正做事成事的人来讲,只有一句话,即是:不为炎凉世态所左右,义无返顾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不达目的不罢休。若用俗话讲则是,听拉拉蛄叫唤还不种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