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DC最好看的人物是谁,相信很多影迷回答之前还是要斟酌一下的,可要是问《蝙蝠侠》最好看的是哪一版,那提到最多的必定是诺兰的三部曲了。
坦白说,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大电影配着爆米花看多了,那么电影也就跟爆米花似得,吃多了发腻,看多了没劲。可是诺兰很高明,他把商业片拍出艺术片的高度,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其如艺术电影的绝对主观性,而是其给予观众的艺术感觉及人性哲学角度思考的艺术价值。
在诺兰触电《蝙蝠侠》之前,蝙蝠侠作为DC的主要成员就被消费了很多次,它第一次搬上大荧幕是哥伦比亚公司在1943年发行的《蝙蝠侠》,而在诺兰之前最近的一次人物演绎是舒马赫1997年的《蝙蝠侠与罗宾》,可该片的评分也只有5.9分,想对比诺兰三部曲的平均8分来讲,也真是惨不忍睹。
在认真探讨诺兰《蝙蝠侠》这整一系列电影之前,需要先对蝙蝠侠这个人物做一个定位与解析,蝙蝠侠——或者说布鲁斯·韦恩,不同于超人与神奇女侠,因为他不来自外星也没有神力,有的仅是凡胎肉体和从家族那里继承来的对高谭市高尚的奉献精神,当然,富二代和高智商这一标签就足够让他在伸张社会正义打击小罪犯的时候处于配置和资源的绝对优势地位。但同样的,任何一个比他更具有绝对优势的人都可以成为另一个”蝙蝠侠”,那么作为蝙蝠侠的韦恩便会有这种不确定心态和底气的不自信,也就是人类本性中的懦弱。所以,同样作为超级英雄,蝙蝠侠的思想斗争比那两个超级英雄更要多得多。这在诺兰的《蝙蝠侠》中有诸多体现,例如当《黑暗骑士》中的小丑及《黑暗骑士崛起》中bane出现时,蝙蝠侠都有质疑自己义警行为的正确与否的这一情节。就本文而言,笔者所撰的不单单是诺兰电影中的蝙蝠侠及韦恩,而是整部电影所能思考的角度。
社会的平衡:正义与邪恶都是这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元素
韦恩从失去双亲到蝙蝠侠人物的正式确立,诺兰用了一部《侠影之谜》来完成它,片中的哥谭充满了黑暗和罪恶,所有的正义之光都被掩藏在层层黑暗之下,整个社会处于黑暗势力强劲的失衡状态,而蝙蝠侠的出现打破了罪犯一边倒的优势重新摆正了社会平衡的那杆秤,《黑暗骑士》里的哈维·登特正是那束蝙蝠侠扒露出层层黑暗后闪耀的城市之光,虽然这缕光最终也成了正义与邪恶的“双面人”,但是,究其根本,到底是小丑的恐怖灭世主义逻辑思想毁灭了哈维还是失去所爱之人瑞秋所造成的致命打击,这两个原因都能说个二三,但笔者却认为有那么些社会失衡的原因在里面。
何谓社会平衡,一个平衡的社会光明与邪恶必定是同时存在的,虽然大多数光明是占据大多数的,可黑暗也要存之十之二三。就如同再公平的高考也有后门,再廉洁的高官也会收一盒烟,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有灰色收入。这是社会平衡运营的一个大方向,正义与邪恶都是这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元素。
蝙蝠侠太厉害了,他所在之处就容不得容黑暗。在打破了黑暗与光明的平衡后完全的光明也会变的真假参差。而把罪恶之人逼至退无可退之地,那么罪恶就会在其毁灭之地复燃而起。小丑是极致的恶,愈演愈烈的光明之战让他带黑暗再次应战,而哈维,就是那个夹在中间的牺牲品。
而电影在《黑暗骑士》与《黑暗骑士崛起》中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无政府状态,除了更好的让蝙蝠侠起到拯救世界的作用塑造个人英雄主义和为影片制造更大的戏剧冲突外,罪犯实行的审讯制度看似自由主义实则是社会失序的反讽,因此笔者认为诺兰导演在表现蝙蝠侠的个人英雄主义和对社会理想主义之时也加入了一些对社会的探讨,而这不妨就是刨除影片剧情外所展现的一个思考角度。
人性与社会的剖析:天下太平 谁还需要英雄 ?
人性向来就是一个被人探讨了无数次的话题,而在《蝙蝠侠》中也是多次点出,随着蝙蝠侠的强大,警察的一无是处的表现似乎也有破土而出的趋势,自然在警察眼中无比强大的蝙蝠侠就是抢占体现自己社会价值的人,随着社会的安定,也是时候把英雄拉下神坛然后逮捕这个“目中无人”的城市义警,给警察一个价值体现的好机会。正如电影所说“天下太平,谁还需要英雄”。人性之自私暴露无遗。
电影在探究蝙蝠侠的强大的同时也提出了当一方势力强大时被势力波及到的人民所做出的反应与这方势力的善与恶是否有直接关系的问题,例如,当蝙蝠侠背上杀害检察官的黑锅时,他就已经被这个城市的人民所抛弃,而小丑利用人性中的自私和恐惧就已凌驾人性之上。面对善良的极端势力,普通群众是无惧的,甚至可以为了自身利益倒戈指责,而面对罪恶的极端势力时人性中的服从与弱小就越发明显,在《黑暗骑士》中,小丑给了两艘船互相残杀的机会,电影追求的完美主义让两艘船都未发生任何事故,但是如果两艘船毁灭任何一艘,电影是否上升至一个人性本恶的角度不得而知。
《黑暗骑士》小丑美国经济:萧条下的美国梦
哥谭市一直在被影迷甚至导演本身揣测是哪座城市,纽约或者芝加哥都曾被列举为可能性城市,但毫无疑问,哥谭在一定程度上是美国经济与权力的象征,随着电影版本的不断翻拍和时代科技的进步,电影已经逐渐脱离20世纪40年代的背景,根据《侠影迷踪》中的经济大萧条笔者更甚于将其定位于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危机,而随后的两部电影逐渐进入21世纪,科技也更一步发展,科幻与现实也有一定的结合力。诺兰导演通过经济大萧条的大背景,极力展现韦恩家族的高尚情操,这是关怀弱势群体极强的使命感和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骑士精神,毫无疑问这歌颂的是英国贵族阶级精神——韦恩对哥谭市献出了一切,这种高尚节操不是每个人都有的。所以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韦恩是蝙蝠侠,而蝙蝠侠不一定是韦恩,而是一个美国强大的象征,在诺兰的三部曲中,我们就暂且定义蝙蝠侠是韦恩,那么韦恩较强的经济实力和科技能力无疑是当时美国梦的一个缩影。
蝙蝠侠的巨大标志权力与现实的边界:蝙蝠侠还是影武者联盟
另外,电影也对权力和现实边界进行了思考。蝙蝠侠和影武者联盟就是两个掌握大权力而又打击罪犯的代表,而区别在于前者不杀人的原则和后者对罪恶的极端打击及对哥谭市的“屠城”举动。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冲突,蝙蝠侠是自发的义警行为,影武者联盟更倾向于宗教组织,其信仰就是对罪恶的绝对打击和对领导者的绝对忠诚,但这种极端的信仰使他们成为自己打击的罪恶中的一员,类似贼喊捉贼,但是觉得自己本身没有错。跟《王牌特工》里的清灭人类计划只留“纯净”人类相同,都是高端主义者的自我决策和自我领导及自我行动。两者的共性与矛盾构成了《侠影之谜》和《黑暗骑士崛起》的主要剧情冲突,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当一个人赋予权力时?他应该有多大的权力,他该如何区分现实和自己臆想的英雄主义?这个度就是影武者联盟和蝙蝠侠的区别。
电影的艺术价值:高级的视听效果
毫不谦虚的说,诺兰是没有本质意义上的烂片的,就算某些影片剧情张力不够,但是他电影中的艺术价值也是在好莱坞电影中极具代表性的。《蝙蝠侠》系列电影的艺术表现最突出的就是视觉效果,诺兰作为一名地道的胶片控逐渐向IMAX靠拢的事情也不是小秘密,在拍《黑暗骑士》与《黑暗骑士崛起》中就有几十分钟IMAX占比,炫酷的科幻效果配上幽暗发冷的场面调度让观众有着非凡的观影体验,而诺兰坚持实拍的特点也保证了影片视觉真实性。好莱坞配乐大师汉斯季默的高节奏性和高戏剧张力性的配乐也是电影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诺兰作为好莱坞的一线大导,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好莱坞商业电影的完全主流化,加入了艺术色彩。笔者试图挖解该系列电影里的人性与社会问题的原因就在于十多年前并没有达到此高度的商业电影。放到如今,蝙蝠侠的三部曲也是不可超越的地位,笔者一直认为看大场面电影不单纯是为了飚肾上腺素,更重要的获得一些除剧情之外的深度思考,杨德昌有言“电影使人类的寿命延长了三倍”,实则对于笔者或者大部分影迷来讲,每看一部优秀的电影,都是一次生命的新体验。而诺兰的蝙蝠侠就是这样的存在。
网友评论